《信息系统的软件与应用》 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
本次我说课的课题是必修二第四章《信息系统的软件与应用》。依据课标及教材,本章共分为五个课时,以下是整体的学习活动设计。第一
课时是体验“搭建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的项目范例,引入情境,学习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及开发过程,第二课时是了解基础软件及其作用,搭建信息系统的基础开发环境,第三课时是信息系统的设计,第四课时是信息系统的实施及测试,第五课时是信息系统的展示及评价。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 本节对应课标的内容要求
通过分析常见的信息系统,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借助软件工具与平台开发网络应用软件。
二、本节对应的学业要求
A-8:理解软件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计算思维)。
A-9:借助软件工具与平台,开发网络应用软件(计算思维)。
三、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是信息技术必修 2《信息系统与社会》的第四章《信息系统的软件与应用》,本章通过“搭建校本课程管理系统”项目范例,让学生体验信息系统的工作过程,了解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的作用以及应用软件的开展过程,认识信息系统在社会应用中的优势及局限性,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本节是《4.2.1 基础软件及其作用》的内容,在本单元“搭建校本课程管理系统”项目范例的背景下,让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基础软件的作用,学会如何搭建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
四、本节对应达成的学科核心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实际解决问题的需要,恰当选择数字化工具,具备信息安全意识(信息意识 1)。
主动关注信息技术工具发展中的新动向和新趋势,有意识地使用新技术处理信息(信息意识 1)。
针对给定的任务进行需求分析,明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计算思维 1)。
利用适当的开发平台整合模块功能,实现整体解决方案(计算思维 1)。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评估常用的数字化工具与资源,根据需要合理选择(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1)。
在信息交流或合作中,尊重不同的信息文化,积极、主动地融入信息社会中(信息社会责任 1)。
五、目标分析
项目目标
本章的项目范例是“搭建校本课程管理系统”,本节课的项目目标是完成开发信息系统的准备工作。
学业目标
能够了解基础软件的作用;
能够初步了解 Moodle 平台的主要功能。
能够搭建信息系统的基础开发环境。
重点:
能够了解基础软件的作用。
能够初步了解 Moodle 平台的主要功能。
难点:
(1)能够搭建信息系统的基础开发环境。
六、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处在对新事物很感兴趣的阶段,同时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 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对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有较为系统的认知,也经历过完整的 项目式学习的训练。在第一课时中各小组的项目选题已初步确定,并做了规划, 他们非常积极地希望使用技术手段实现自己规划的信息系统。本节课就是继续学 习开发信息系统需要具备的基础软件条件,并且学会如何搭建基础环境,这是开 发的必经之路,但对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及操作可能会略显枯燥,因此在本节课的 教学设计中应避免过多的理论灌输,合理的使用 Moodle 平台及微课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七、教学方法和策略
基于以上学情,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参照教材内容,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启发教学、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相结合的方式,继续以“搭建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的项目范例串联知识点,设置了三个循序渐进的问题作为项目推动的线索,逐步引导学生在学习范例的同时结合自选项目主题实施项目,使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建构知识。教师适当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帮助和支持,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具体介绍一下本节课的学习活动设计。
八、学习活动设计
本节课主要分成三大环节:
(一)问题导入 创设情境(2 分钟)
(二)合作探究 构建新知(33 分钟)
(三)交流展示 总结升华(5 分钟)
(一)问题导入 创设情境(2 分钟)
信息系统开发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设计意图:由于上节课每个小组都确定了本组的项目选题,也做了初步的规划,所以本节课我采用直截了当的问题导入的方式,迅速的引导学生进入到开发
信息系统的情境当中。
(二)合作探究 构建新知
问题一:在哪里开发系统?
教师提出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在哪里开发系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结合项目范例的工作流程思考以下这张 B/S 结构图里的空缺处应该填写什么,它们分别部署在什么设备上。由此让学生完成探究活动一。
探究一:结合项目范例(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填写图中空缺的
部分,并且分析该信息系统中的 B(浏览器端)和 S(服务器端)分别部署在哪里,
填写《课堂活动记录表》。
接下来教师结合 PPT 的动画演示向学生展示“校本课程管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并讲解在这个信息系统中 Web 服务器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操作系统三者的功能,最后得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要在一台能作为服务器的计算机上开发信息系统,这台计算机上要部署了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和 Web 服务器这几个基础的软件。
设计意图:对学生来说,使用信息系统并不难,但是开发信息系统之前并没
有接触过,因此我还是以分析他们熟悉的项目范例的信息系统为出发点,一步步
的引导学生转变思路,从开发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之后我向学生展示项目范例的信息系统部署的服务器,又展示了常用的云服务器提供商,并在校本课程管理系统里的本节课课程里提供了拓展资料供他们课外时间学习。
设计意图:考虑到课程实施的可行性,本项目以学生机电脑作为信息系统部
署的服务器,但为了不限制学生的思维设置了本环节,同时准备了租用云服务器
的拓展资源,有效的做到课堂教学的延续。
虽然现在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知道了在哪里开发信息系统系统,但是在学生的认知范围内,开发软件必须要具备编写代码的能力,由此提出问题二。
问题二:不会写代码,怎么开发信息系统呢?
教师介绍 Moodle、Discuz、织梦等几款不同类型的不需要写代码也能够进行
系统开发的软件,提出“校本课程管理系统”使用的就是 Moodle 这一开源的课程管理系统,然后让学生结合网络和书本内容,了解 Moodle 相关的信息,完成探究活动二。
探究二:请利用网络搜索 Moodle 的相关信息,阅读书本 P94,了解 Moodle
的功能模块。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我结合实际情况做了部分改动,了解 Moodle 的功能模块这一环节放在了学生已经学习了信息系统的软件运行环境之后,这样学生已经处在开发者的角色中,对接下来安装 Moodle 的基础运行环境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本节课考虑到操作的复杂性,安装 Moodle 使用的是一键安装包。
问题三:怎么安装 Moodle 的运行环境?
探究三:请利用网络搜索 Moodle 运行所需要的基础环境的相关信息,小组
讨论交流并填写《课堂活动记录表》。
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前面已学的内容自行在网络上查找 Moodle 运行需要的基础软件,并且组织学生分享成果,更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探究四:请利用教师提供的安装文件和帮助步骤,完成 Moodle 的基础环境搭建。
探究五:测试 Moodle 的运行环境是否安装成功并初步配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教师事先准备了帮助文档和微课
资源,如有问题,教师及时给出指导,学生也可在课程讨论区中查找答案和分享经验,有效的做到课堂教学的延续。
(三)交流展示 总结升华
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展示初步配置后的信息系统,分享遇到的问题以及接下来的规划设计。
设计意图:展示成果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相互分享经验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发现本小组存在的问题,进而产生完善系统的欲望,也为下一节课奠定了基础。
九、板书设计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单元项目实施的准备阶段,我从学生的角度以三个问题贯穿课 堂,逐步深入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非以单纯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完成, 直至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需要进一步加强自身适应新教材的能力,在后续的教学中应更多的开发贴近教材、适合学生的项目案例,让新课程、新教材更好的在本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