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上册 14.2 荷塘月色 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必修上册 14.2 荷塘月色 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07:07: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朱自清



课文导入

了解作者与背景

整体感知

具体探究

重点分析

小结与作业




朱自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朱自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课文导入
一、课文导入
正值春季,百花盛开,让人陶醉。朱自清在散文《春》中写道: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是啊,春赏桃花、杏花、梨花;秋赏菊,冬赏梅。那么夏天呢?当然是荷花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敦颐 《爱莲说》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3)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回忆学过的关于荷的文章或者诗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朱自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了解作者与背景
二、了解作者与背景



1898-1948
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二、了解作者以及时代背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本文写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先生是一个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涌现出来的知识分子,他信奉民主主义,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可又与时代斗争的旋涡保持一定的距离。他只是一个民主型的战士,虽不满现实,可又缺乏信心和勇气去抗争,只能努力使自己暂时忘却现实中的一切,结果又无法忘却。作者这种矛盾的情绪,是一种难以言传的微妙幽深的情绪。但作者还是惟妙惟肖地“言传”了出来。靠什么言传呢?靠写景,传朦胧的淡淡的哀愁与喜悦之情,使我们沉浸在一种苍茫、淡雅、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朦胧美之中。
本文写作时代背景




朱自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整体感知
三、整体感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1.如何理解题目“荷塘月色”?
题目“荷塘月色”可理解为:荷塘和月色;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这就巧妙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点出了重要内容的写作顺序,即先写下:“月色下的荷”,后写“荷塘上的月色”,可见作者的艺术匠心。
2.文中那些段落写了荷塘?
本文第四、五、六自然段写荷塘。
作者依次描写的对象是:(离)家—煤屑路(荷塘周围)—(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四周—江南采莲—(回)家
3.在此前后写了什么?快速浏览相关段落,画出所提及或描写的事物。
结论:本文写的是作者漫步荷塘时的所见所闻所想。




朱自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具体探究
四、具体探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1、再读课文,文本是单纯展示作者一段观赏荷塘的经历吗?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有何用意?
2.作者从家里出来,心情发生了那些变化?请画出揭示情绪变化的词语,看看作者的情绪经过了一条怎样的变化轨迹。




朱自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重点分析
五、重点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1、第三自然段表达了什么心情?“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另一世界”是怎样的世界?此时的“我”与平常的“我”有何不同?如何理解“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这一句的作用?
2、第四、五自然段极少见到直抒胸臆的语句,为何能感受到作者的“淡淡的喜悦”?
3、为什么想起了“江南采莲”?
4、当作者返回家中,他的心境如何?“不宁静”最终得到解脱了吗?
在分析作者心里变化时,重点讨论下列问题:




朱自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小结与作业
六、小结与作业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小结
通过分析可知,作者因内心的痛苦烦恼而去观赏荷塘月色,当他面对荷塘时也感受到了淡淡的喜悦,但这种喜悦随着他离开荷塘而很快消失。他想通过观赏美景来摆脱现实烦恼的企图不仅没有实现,反而使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本文反映了作者对当时严酷的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
作业
欣赏歌曲《荷塘月色》,比较分析通过文字和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异同。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朱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