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对外开放
一、选择题
1.(2021·四川遂宁·八年级期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其中海南岛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2.(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八年级期末)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这“一进一出”说明了( )
A.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强国
B.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
D.一国两制政策的正确性
3.(2021·四川南江·八年级期末)邓小平指出,他“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所”。“他”指的是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自治区 D.自由贸易区
4.(2021·四川邛崃·八年级期末)1980年,在中央设立的四个特区中,逐渐成长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速度的城市是( )
A.厦门 B.珠海 C.汕头 D.深圳
5.(2021·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末)当今的中国正在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依托,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融入世界的发展道路,如果要追溯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必须要铭记。第一扇“窗”是(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开放城市 D.自由贸易区
6.(2021·四川平昌·八年级期末)一个外国旅游团到我国广东省旅游观光,要求参观在该省设置的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假如你是这个团的导游,你不应该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
A.深圳市 B.珠海市 C.汕头市 D.厦门市
7.(2021·四川雅安·八年级期末)2009年8月10日的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让世界进入中国”开始于
A.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8.(2021·四川内江·八年级期末)1980年后,我国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这座城市是
A.汕头 B.珠海 C.深圳 D.厦门
9.(2021·四川东坡·八年级期末)据报道,1984年,青岛、烟台被开辟为沿海开放城市;1988年,山东半岛成为沿海经济开区;1993年,济南、淄博和潍坊被划为沿海开放区;2019年,济南、青岛和烟台部分地区被划为自由贸易试验区。这说明山东省的对外开放
A.由沿海向内地,程度加深 B.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
C.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D.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10.(2021·四川青川·八年级期末)1990年,上海浦东地区生产总值60亿元;2019年,这一数字已是1.27万亿元,增长了210倍。浦东,以占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1/15的外贸进出口总额,浦东“三十而立”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C.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 D.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
11.(2021·四川省绵阳外国语学校八年级期末)2001年,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全面开放的新阶段,其标志性事件是
A.中国对话八国集团 B.举办亚太经合会议
C.中美经济战略对话的开展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2.(2021·四川平昌·八年级期末)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的事件是( )
A.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D.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
13.(2021·四川广安·八年级期末)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我国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之一。加入世贸组织
①标志着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强国②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 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④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2021·四川内江·八年级期末)2001-2011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从4.3070提高到10.40-/O,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B.开放了14个沿海城市
C.设置了4个经济特区 D.开放了5个沿江城市
15.(2021·四川龙马潭·八年级期末)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2001 年 12 月11日,经过长达 15年的艰苦谈判,中国正式加入( )
A.世界银行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人权组织
16.(2021·四川遂宁·八年级期末)在21世纪初,我国对外开放由“引进来”逐步变成“走出去”,以顺应全球化趋势,其重要标志是( )
A.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D.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二、填空题
17.(2021·四川平昌·八年级期末)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18.(2021·四川甘孜·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老18岁。
——全国第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协议
(1)材料一中“协议”体现了什么地方农民的首创精神?“分田到户”后来发展成为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的优点是什么?
材料二 1979年4月,邓小平在听取中共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的汇报后说,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做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要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哪里?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什么?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三 2016年3月8日,我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3)对比材料二、三,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分析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变化。
材料四 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在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4)依据材料四,请说出中国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原因是什么?
19.(2021·四川平昌·八年级期末)我国的改革开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强国之路,是富民之策。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摘自2018年12月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哪次会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重要地位是什么?
材料二: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实现了三大步的跨越。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进行的?请你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是什么?写出与深圳同年建立的经济特区。(任意两个即可)
20.(2021·四川青川·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此,某校八年级二班开展了“弘扬爱国情,共筑中国梦”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一路筑梦,风雨兼程】
时 间 重 大 事 件
1949年10月 ① 成立
1956年底 ② 完成
1978年底 ③ 召开
1980年 ④ 设立
(1)华宇同学在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逐梦历程时,制作了一张知识卡片并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中的片段,请你帮他完成空缺部分。【梦想绽放,砥砺前行】
(2)1949年9月召开的哪一次会议为①做了准备?1956年的②确立了“新制度”是指什么制度?通过哪一方式确立的这一制度?1978年③的召开,开启了哪一个历史新时期?组织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列举④重大事件件中的一个地区。
21.(2021·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双语学校八年级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的“生死契约”是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之后中央在农村出台了哪一政策?此措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中的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了改革开放前后凤阳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材料二: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2)分析材料二的统计表,说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978年以来,邓小平的哪些重大决策成为了“改变历史的那一瞬间”?
(4)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改革开放以来能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
22.(2021·四川内江·八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o
材料一 大会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藩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大会是哪一年召开的什么会议?大会提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概括这一任务提出的依据是什么?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会议召开于哪一年?为“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 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这次会议作出了什么决策?请用1978年后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史事说明这一决策的表现。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以后,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都有大幅度的增长。结合所学知识,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随后,又开放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经济开放区。我国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以,海南岛属于这一格局中的经济特区,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A。
2.B
【详解】
根据“主要是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等信息可知,这一进一出使我国与世界形成了交流,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B项正确;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经济特区,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一国两制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3.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它们以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它们是对外开放的基地和窗口,A项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BCD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A。
4.D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80年,在中央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特区,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D项正;排除ABC项。故选D项。
5.A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经济特区的建立,迈出了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第一步,打开了第一扇“窗”,A正确;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是在1985年,排除B;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沿海城市,排除C;自由贸易区试验区建立与“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不符,排除D。故选A。
6.D
【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厦门是福建的城市,是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所以在广东省不可能带去厦门,故选D;ABC都是广东的城市,也是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地区,可以带去参观,不符合题意,排除。
7.C
【详解】
题干材料中说明“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设问考查“让世界进入中国”即对外开放开始标志,我国首先开放的区域,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因此C项正确;ABD三项并非开始让世界进入中国,因此排除。
8.C
【分析】
【详解】
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后来又增设海南经济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深圳在短短几年内,从一个小渔村建成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故选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9.A
【详解】
由材料可知,山东的开放特点是从沿海(青岛、烟台)向内地(济南、淄博)逐步扩展,故A符合题意;山东省未建立经济特区,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仅涉及山东省对外开放的步骤,未涉及它的排名,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经济领域、国家和地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0.A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20世纪90年代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是改革开放的扩大,也是浦东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获得巨大发展的原因,A正确;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从新航路开辟就开始了,排除B;第三次科技革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就开始了,排除C;上海的地理位置是浦东发展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故选A。
11.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贸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标志着中国这个世纪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故D正确;2003年中国加入八国集团,故A错误;举办亚太经和会议是在1991年,故B错误;2009年7月27日至7月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故C错误。综上故选D。
12.C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将逐渐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故C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排除A项;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是我国提倡合作共赢的表现,排除B项;中国在朝核六方会谈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中国大国外交的表现,排除D项。故选C项。
13.B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②说法正确。加入世贸组织,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结构调整,③说法正确。加入世贸组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④说法正确,故选B项;加入世贸组织,并不意味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强国,①说法错误,含有①的选项错误,故排除ACD项。
14.A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2001-2011年”“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并结合所学可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经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故A正确;BCD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策,主要发生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此时中国未成为第一出口大国,故错误。综上故选A。
15.C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9月12日至17日,世贸组织第十八次中国工作组会议于日内瓦举行正式会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文件,同时也结束了世贸组织中国工作组的全部工作。这意味着中国工作组正式完成了历史使命,中国长达15年的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全部结束。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为我国参加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故选项C符合题意;世界银行是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世界货币基金组织是的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联合国人权组织是联合国的一个组成机构,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6.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故选项A符合题意;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故B排除;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倡议,故C排除;2009年7月27日至7月28日,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深入地交换了意见,首轮对话取得了积极成果,故D排除。
17.(1)长春
(2)北京
(3)深圳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可知,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长春。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并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可知,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北京。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外国人称之为“一夜崛起之城”。可知,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深圳。
18.(1)安徽凤阳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有力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目的: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科学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从“引进来”到“引进来”与“输出去”相结合。)
(4)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其它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
【详解】
(1)依据材料一“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我们的小孩养活到老18岁”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协议”体现了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的首创精神;“分田到户”后来发展成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制度的优点是农民有力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2)根据材料二“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的信息可知,我国经济特区的“特”体现在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是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科学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依据材料二“经济特区以国家给予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吸引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材料三“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的信息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的变化是经济特区建立时,主要是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一带一路”则重在对外输出产品、技术、设备和资金。
(4)依据材料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的信息可知,中国必须“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原因是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19.(1)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历史的转折点,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从这里开始全面展开,改革开放从这里拉开序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这里为起点正式开辟。
(2)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的全面改革克服了过去经营管理中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适应了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深圳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有很多的优惠政策有利于深圳的发展;珠海、汕头。
【详解】
(1)根据材料“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伟大转折…”,结合所学可知,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党在这次会议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开始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拨乱反正从这里开始全面展开,改革开放从这里拉开序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这里为起点正式开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点。
(2)根据材料“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的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克服了过去经营管理中的弊端,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适应了现代化发展的方向,为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结合所学可知,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深圳得到了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获得了发展;1980年5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这四个出口特区改称为经济特区。
20.(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②三大改造;③十一届三中全会;④经济特区。
(2)会议:第一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社会主义制度,三大改造;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地区:深圳(或珠海、汕头、厦门)。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知识可知,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80年,经济特区设立。
(2)会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共同商讨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制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
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任意一个即可。
21.(1)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变化: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启示:国家制度政策一定要符合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变化:1980年,深圳的GDP和人均GDP在4个一线城市中均居末位;到2017年,GDP居第三位,人均GDP居首位。主要原因:深圳成为经济特区或答实行对外开放或实行改革开放。
(3)决策: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对外开放、提出“一国两制”。
(4)原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
【详解】
(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生死契约”后中央在农村出台的政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根据“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可知变化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由此带来的启示可知是国家制度政策一定要符合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可知,深圳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GDP的变化是1980年,深圳的GDP和人均GDP在4个一线城市中均居末位;到2017年,GDP居第三位,人均GDP居首位。主要原因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深圳成为经济特区。
(3)根据“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决策主要是启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决定对外开放、提出“一国两制”等。
(4)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主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等。
22.(1)1956年,中共八大。任务: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依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2)1978年。改革开放。表现: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特区开放沿海城市沿海开放区;建立浦东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大会正确地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结合所学可知是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任务:根据材料一“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藩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可知当前的任务是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依据:根据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时间,结合所学可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方面分析提出主要任务的依据。
(2)年代:根据材料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可知材料中会议召开于1978年。决策:根据材料二“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结合所学可知这次会议提出实行改革开放。表现: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从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实行对外开放,建立特区开放沿海城市沿海开放区、建立浦东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方面说明改革开放的表现。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