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小学语文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质量调研卷
姓名: 班级: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书写(8分)
1.看拼音, 写词语。
cáo cāo léi gǔ nà hǎn chā rù
shēn sù xiōng táng zhī xī zhē gài
二、填空题(17分)
2.结合语境用“然”字组成合适的词填到括号里。
谁能在三天内造十万支箭呢?( ),这是周瑜在刁难诸葛亮。如果三天内交不出箭,诸葛亮( )会有杀身之祸。诸葛亮( )知道这是周瑜的诡计,可为什么还要答应呢?原因有二:一是诸葛亮此时只能团结周瑜,( )就会影响联吴抗曹大计;二是诸葛亮才智过人,一定会有办法化险为夷的。后来,诸葛亮( )用草船借箭的办法,“造”出了十万支箭,挫败了周瑜的奸计。
3.请给加点的词语换一种说法,保持句子意思不变。
1.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 )
2.有一天,周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 )
3.倘或又跳出一只大虫来时,我却怎地斗得他过? ( )
4.(石猴)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
4.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方法。
武松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
大虫又扑过来,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就势把大虫的顶花皮揪住,把它按下地去,然后朝大虫的面门上眼睛里乱踢。( )
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那里的水。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 )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
5.按课文内容填空。
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作者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草船借箭》一文让我们认识了______的诸葛亮,______的周瑜,______的鲁肃,还有______的曹操。
课文《景阳冈》写的是广为流传的“______”的故事,我还知道这本书里______、______等故事。
古时候,“官府的榜文”指________,“郎中”指_____。
三、选择题(10分)
6.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项是( )
A.丞相(chéng) 血泊(bó) 木塞 拖男挈女
B.绰起(chāo) 獐鹿(zhāng) 猕猿 谋财害命
C.踉跄(niàng) 弓弩手(lǔ) 申报 德才谦备
D.呵呀(a) 豁喇喇(lā) 敞开 运筹帷屋
7.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
B.碣上有一行楷书大字,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C.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D.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
8.下列描写与对应人物不一致的一项是( )
A.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 两耳过肩查又硬。——孙悟空
B.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 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武松
C.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周瑜
D.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贾宝 玉
9.下面选项中不是比喻句的是( )
A.天上的风筝常是不计其数,龙睛鱼的尾巴如美髯公的胡须。
B.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
C.(大虫)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D.见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
10.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老李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张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B.小马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高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 请您多多指教。”
C.王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此次夺冠,为班级增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
D.小兰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她心仪已久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主说:“下次我还会光临 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四、信息匹配(10分)
11.在括号里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虽然……但是…… 不但…而且…… 如果……就…… 因为……所以……
( )没有老师的帮助,我( )不可能顺利地完成这次实验。
( )这个酒很有酒劲儿,一般人喝三碗就会醉,( )武松喝了三碗后店家不再来筛酒了。
武松( )知道冈上有猛虎,( )依然一往无前。
石猴( )钻进了水帘洞,( )毫发无损。
1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写序号)
1.遭:①遇到(多指不幸或不利的事情);②回,次;③周,圈。
(1)这条景阳冈上少也走过了一二十遭。 ( )
(2)何不着他委纸领状,送去走一遭,不致失误。 ( )
(3)这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让躲避不及的人们遭灾了。 ( )
2.遂:①顺心,称意;②成功;③就,于是。
(1)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 )
(2)这回可遂了他的心啦! ( )
(3)因为别人的及时制止,所以他所谋未遂。 ( )
五、语言表达(10分)
13.按要求写句子。
1.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非常佩服诸葛亮。(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
2.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改为反问句)
________
3.鲁肃对诸葛亮说:“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
4.孙悟空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孙悟空与獐鹿为友,猕猿为亲。(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
5.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说说这句话的意 思)
______________
14.能言善辩。
五(1)班以“《西游记》中师徒四人的优点与缺点”为话题开展了一次班级读书交流会,下面是一位同学的观点:
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又爱占小便宜,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物。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你看过的原著或影视作品,表达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好妖精,按落阴云,在那前山坡下,摇身一变,变作个老妇人,年满八旬,手拉着一根弯头竹杖,一步一声的哭着走来。八戒见了,大惊道:“师父!不好了!那妈妈儿来寻人了!”唐僧道:“寻甚人?”八戒道:“师兄打杀的,定是他女儿。这个定是他娘寻将来了。”行者道:“兄弟莫要胡说!那女子十八岁,这老妇有八十岁,怎么六十多岁还生产?断乎是个假的,等老孙去看来。”好行者,拽开步,走近前观看。那怪物:假变一婆婆,两鬓如冰雪。弱体瘦伶仃,脸如枯菜叶。颠骨望上翘,嘴唇往下别。
行者认得他是妖精,更不理论,举棒照头便打。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撇,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儿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山路之下。唐僧一见,谅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师父莫念了!有甚话说了罢!”
15.解释词语。
莫要胡说:_________________
断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短文选自《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片段? ( )
A.奇緣女儿国 B.三打白骨精 C.大战黄袍怪
17.短文中,“行者”是指( )。还写了妖精、( )、( )这几个人物形象。
18.画“____”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__描写,“怪物”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19.读了短文后,你认为唐僧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李逵杀虎(节选)
李逵背着母亲过沂岭,途中将母亲放于岩石上,自己去找水来给母亲喝。
到得松树里边,石头上不见了娘,只见朴刀插在那里。李逵叫娘吃水,杳无踪迹,叫了几声不应。李逵心慌,丢了香炉,定住眼四下里看时,并不见娘。走不到三十余步,只见草地上一团血迹。李逵见了,心里越疑惑,趁着那血迹寻将去。寻到一处大洞口,只见两个小虎儿在那里舐一条人腿。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千辛万苦,把老娘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三两个小虎。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被李逵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里便钻了入去,李逵赶到洞里,也搠死了。李逵却钻入那大虫洞内,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李逵道:“正是你这业畜吃了我娘。”放下朴刀,胯边掣出腰刀。那母大虫到洞口,先把尾去窝里一剪,便把后半截身躯坐将入去。李逵在窝内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李逵使得力重,和那刀把,也直送入肚里去了。那母大虫吼了一声,就洞口带着刀,跳过涧边去了。李逵却拿了朴刀,就洞里赶将出来。那老虎负疼、直抢下山石岩下去了。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颌下。那大虫不曾再展再扑,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管。那大虫退不够五七步,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岩下。
那李逵一时间杀了子母四虎,还又到虎窝边,将着刀复看了一遍,只恐还有大虫,已无有踪迹。李逵也困乏了,走向泗州大圣庙里,睡到天明。
20.以上选文跟《武松打虎》一样,都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____,作者是施耐庵。
21.请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将下列故事情节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怒杀虎仔 B.不见老母 C.再除双虎
( )→( )→( )
22.参照例子,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两位梁山英雄打虎的不同之处。
武松打虎 李逵杀虎
在景阳冈打虎 在沂岭杀虎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23.武松和李逵同为小说中的打虎英雄,你更钦佩谁?请结合课文和所选片段简要说明理由。
_____
七、书面表达(25分)
24.习作。
选择你喜欢的一本书,或针对其中感兴趣的故事情节,或针对其中喜欢的人物形象,或针对其中让你深受启发的一个道理,写一篇读后感。
要求:(1)题目自拟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真情实感;
(3)做到格式正确,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
参考答案:
1.曹操 擂鼓 呐喊 插入
申诉 胸膛 知悉 遮盖
2. 显然 必然 既然 不然 果然
3. 为何 商量 倘若 住所
4. 心理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
5.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红楼梦 施耐庵 罗贯中 吴承恩 曹雪芹 神机妙算 妒贤嫉能 仁义忠厚 狡诈多疑 武松打虎 醉打蒋门神 智取生辰纲 政府的公告 古代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后又指医生。
6.B
7.B
8.C
9.B
10.B
11. 如果 就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不但 而且
12. ② ③ ① ③ ① ②
13. 周瑜知道了诸葛亮借箭的经过,不得不佩服诸葛亮。 诸葛亮神机妙算,我怎么比得上他? 鲁肃对诸葛亮说,都是诸葛亮自找的,他帮不了诸葛亮的忙。 孙悟空不仅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还与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凡是过冈的客商,可以趁着巳、午、未三个时辰成群结队过冈,请不要不听告示,结果害死了自己。
14.我不同意他的观点。在随师父西天取经的道路上,猪八戒虽然没有孙悟空神通广大,却也立下了不少战功。是孙悟空降妖的好帮手。虽然他经常被妖怪迷惑,但能知错就改、听取他人的意见,有着自己的闪光点。
15. 不要胡说 绝对
16.B
17. 孙悟空 八戒 唐僧
18. 外貌 迷惑唐僧师徒
19.唐僧是一个心地善良,但有些愚钝固执、偏听偏信的人。
20.《水浒传》
21. B A C
22. 杀一虎 杀子母四虎 赤手空拳打虎 用刀杀虎 保命杀虎 报仇杀虎
23.我更钦佩武松。因为李逵是凭着刀杀死了老虎。武松更为机智,面对气势汹汹的老虎,他没有靠蛮力去和老虎搏斗,而是先是机智地躲开老虎,消耗了老虎的体力,然后才开始打虎。
24. 读《西游记》有感
同学们,书是灯塔,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书是蜡烛,照亮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书是信念,向提供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每天都沐浴在书海中,接受知识的灌溉。你们一定都看过很多古典名著吧?我也不例外。今天我就要向大家推荐——《西游记》。
《西游记》,大家都再熟悉不过啦。作者吴承恩展开他丰富的想象,将读者们拉进一个奇妙的世界。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到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形象地描绘出了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等个性鲜明的人物。
在这些人物中,我最敬佩的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他护送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时忠心耿耿,对妖魔鬼怪毫不留情,为人间打抱不平正义凛然,面对危险毫不畏惧,勇往直前。在我心里,他就是一个机智勇敢,诚实聪明,无所畏惧,嫉恶如仇的大英雄。他敢于反抗天宫,能上天入地、呼风唤雨,多少次濒临绝境,孤立无援,甚至被妖魔缴去金箍棒,他都从不气馁,往往吸取教训,计上心来,重新抖擞精神,继续作战,终於绝处逢生,赢得胜利。他这种不畏艰险,前仆后继的精神令我敬佩。
《西游记》是一部规模宏伟,结构完整,并用幻想形式来反映社会矛盾的巨著。所有看完这本书的人,都会对它赞不绝口。久久回味在曲折的故事中,你对西游记感兴趣吗?如果感兴趣的话,就买来看看吧。相信你一定会被里面精彩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它爱不释手呢。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