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高港区)部分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生物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3-15 11:44:32

文档简介

2022年春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八年级生物
(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30分)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
1.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黑毛与狗的卷毛 B.人的双眼皮与人的褐眼
C.玉米的高茎与大豆的矮茎 D.豌豆的红花与豌豆的白花
2.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血缘关系”中的“血缘”实际是指
A.血液 B.血浆 C.遗传物质 D.血细胞
3.已知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若一对夫妇的基因组成都是Aa,那么他们的子女的基因组成可能是
A.AA,aa B.Aa,aa C.AA,Aa,aa D.aa
4.一对色觉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男孩,这个男孩的色盲基因
A.来自父亲 B.来自母亲
C.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D.有1/4可能来自母亲
5.人在正常情况下,人的精子中染色体的组成可能是
A. 22条+X B. 22条+XY C. 22对+XY D. 22对+Y
6.下列有关人类性别决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的性别决定与性染色体有关 B.新生儿的性别比例接近1:1
C.男性产生含X或Y染色体的精子 D.新生儿的性别仅由母亲决定
7.科学家把A生物的某个基因转入到B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培育出的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转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使得B生物发生了能遗传的变异,这一技术被称为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8.同一株水毛莨,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和浸在水中的叶形态明显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性状有时不受基因的控制 B.生物的性状只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C.生物的性状只能受基因的控制 D.生物的性状受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
9.下列变异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健康状况不同引起的变异 B.基因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
C.地理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 D.营养条件不同引起的变异
10.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相比不含有
A. 甲烷 B.水蒸气 C.氧气 D.氢气
11.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A.化石记录 B.地质学 C.胚胎学 D.形态解剖学
12.下列动物中进化成哺乳类的是
A.鱼类 B.两栖类 C.爬行类 D.鸟类
13.下列不属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是
A.体型由小到大 B.简单到复杂 C.低等到高等 D.水生到陆生
14.从古猿进化到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姿态改变是
A.直立行走 B.语言交流 C.制造工具 D.使用工具
15.枯叶蝶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特点:飞行过程中身体呈鲜艳的黄色,便于吸引异性,降落后的体态和体色像一片枯叶。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枯叶蝶体色随环境而改变是一种性状
B. 为了应对敌害,枯叶蝶产生了体色随环境变化的定向变异
C. 在进化过程中,敌害对枯叶蝶的不同变异起到了选择的作用
D. 在进化过程中,枯叶蝶也能产生不利于应对敌害的变异
16.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结合下图叙述错误的是
A.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B.该农药使用初期,害虫的数量明显减少
C.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农药使用一段时间后,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7.下列关于生命起源与人类起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始生命与地球是同时形成的 B.生命起源于原始大气
C.人类与现代类人猿祖先不同 D.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18.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若护理不当极易发生感染,其原因是
A.患者的第一道防线受到破坏 B.患者的第二道防线受到破坏
C.患者的第三道防线受到破坏 D.患者的三道防线均受到破坏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特异性免疫特点的是
A.后天防御 B.可以针对多种病原体
C.人出生以后产生的 D.只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起作用
20.下列属于计划免疫的是
A. 患过腮腺炎的人以后不再患腮腺炎 B. 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
C. 给肠炎患者注射青霉素 D. 给山区人民供应碘盐预防甲状腺肿
21.下列疾病中不属于传染病的是
A.血友病 B.血吸虫病 C.狂犬病 D.艾滋病
22.控制传染病的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是
A.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B.消毒杀菌
C.对传染病患者集中治疗 D.接种疫苗
23.各种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基本环节是
A.传染源 B.传播途径 C.易感人群 D.以上都是
24.2020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作出贡献的科学家。下列有关该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单细胞生物,繁殖速度快 B.没有遗传物质,只能寄生在活细胞
C.个体极其微小,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D.可以被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杀死
25.为了早日“抗疫”成功,全国人民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接种新冠疫苗。从预防传染病角度分析,接种疫苗的行为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切断传播途径 C.保护易感人群 D.加强卫生管理
26.下列调节青春期不良情绪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学会自我安慰,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B.想快乐的事,转移注意力
C.将心中的烦恼向亲朋好友倾诉 D.经常吸烟喝酒,缓解精神疲劳
27.合理使用药物,不仅是医学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每个人应懂得的知识。下列有关科学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越贵药效越好 B.药物既能治病也能致病
C.处方药必须在医院购买 D.非处方药只需注意用法用量即可
28.下列有关急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动为急救车让行,搭建生命通道 B.当有人昏迷时,应用力摇晃唤醒昏迷者 C.发现煤气泄漏需立即开灯查找泄漏处 D.动脉出血时应立即在伤口远心端止血
29.垃圾分好类,地球不落泪。如图为垃圾分类图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废旧电池应投放到乙垃圾箱 B.废纸和塑料应投放到丁垃圾箱
C.餐厨垃圾可被微生物分解利用 D.垃圾分类有利于环保和废物再利用
30.为了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最有效的的措施是
A.颁布并实施相关法律  B.建设自然保护区
C.采取迁地保护  D.用人工养殖栽培和人工繁殖的方法抢救濒危物种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每空0.5分,共15分)
31.(1.5分)健康是指 ▲ 健康、 ▲ 健康和良好的 ▲ 。
32.(3分)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豌豆花位置(如图所示)的遗传情况进行了探究,相关基因用H、h表示。实验结果统计如表:
杂交组合 亲本 子代腋生数量 子代顶生数量
一 腋生×腋生 862 0
二 腋生×腋生 622 199
三 腋生×顶生 436 429
四 顶生×顶生 0 852
(1)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 ▲ ,由 ▲ 控制。
(2)“组合二”亲本都是腋生,子代出现了顶生,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 。根据该组合可以判断花的位置 ▲ (填“腋生”或“顶生”)为显性性状。
(3)“组合三”亲本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和 ▲ 。
33.(5分)科学家将男性、女性体细胞内的染色体进行整理,形成了下列排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根据染色体组成判断, ▲ 图为女性的染色体组成。
(2)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体细胞中有 ▲ 对染色体,其中22对与性别决定无关,叫做 ▲ ,1对与性别决定染色体叫做 ▲ 。
(3)人类的体细胞、精子和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 ▲ 、 ▲ 。
(4)染色体主要是由 ▲ 和 ▲ 组成的,其中 ▲ 是遗传物质。
34.(5.5分)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它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资料2:为了预防新冠肺炎,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日常防控措施。如:定期核酸检测,对患者进行隔离;教室、宿舍和食堂经常开窗通风、定期消毒,学生佩戴口罩勤洗手;安排适量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等。我国从2021年开始为广大人民免费接种疫苗,截至2022年12月,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超26亿剂次。
(1)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 。以新冠肺炎为代表的传染病具有 ▲ 、 ▲ 等特点。
(2)新型冠状病毒 ▲ (填“有”或“无”)细胞结构,该病毒主要由 ▲ 外壳和里面包裹着的 ▲ 构成。
(3)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分析,对患者进行隔离的措施属于 ▲ ;开窗通风、进行定期消毒的措施属于 ▲ 。
(4)从免疫角度分析,广大人民接种的疫苗能刺激 ▲ 细胞产生一种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殊蛋白质 ▲ ,使人体获得抵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免疫能力,该免疫属于 ▲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2021—2022学年度春学第一次独立作业
八年级生物答案
得分: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题0.5分,共15分)
注: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题号下。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 案 D C C B A D C D B C A C
题 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 案 A A B D D A B B A D D C
题 号 25 26 27 28 29 30
答 案 C D B A B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每空1分,共30分)
31.(1.5分) 身体 心理 (前两空可颠倒) 社会适应状态
32.(3分)(1) 相对性状 基因
(2) 变异 腋生
(3) Hh hh (可以颠倒)
33.(5分)(1) 乙
(2) 23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3) 23对(或46条) 23条 23对(或46条)
(4) DNA 蛋白质 (前两空可颠倒) DNA
34.(5.5分)(1) 新型冠状病毒 传染性 流行性
(2) 无 蛋白质 遗传物质(或核酸)
(3)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4) 淋巴 抗体 特异性免疫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