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第一部分 专题知识突破
专题一 地球
微专题2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长夜长的计算公式:
昼弧+夜弧=360° 昼长+夜长=24小时
日出时间=12-昼长/2 日落时间=12+昼长/2
(2) 昼长=日落时间 -日出时间
(1) 昼长=昼弧的圆心角÷15°/时
夜长=夜弧的圆心角÷15°/时
日照侧视示意图
A ●
例:读左图,回答:
1.A地昼长为
小时。
B地夜长为
小时
2.A地日出时间为
8
8时
B ●
4
。
日照俯视示意图
●
A
例:读右图,回答:
1.A地夜长为
小时。
B地昼长为
小时
2.A地日落时
间为 。
6
21时
12
B ●
昼夜长短空间变化规律:
1)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2)春分、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3)赤道终年昼夜平分。
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现象
春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极附近出现极昼,且范围向低纬扩大。
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北半球极昼范围由北极圈向高纬缩小。
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现象。
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附近出现极夜,且范围向低纬扩大。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
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北半球极夜范围由北极圈向高纬缩小。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无极昼极夜现象。
昼夜长短的变化
昼夜状况描述:
昼夜变化描述:
23°26′N
赤道(0°)
23°26′S
春分(3.21)
夏至(6.22)
秋分(9.23)
冬至(12.22)
①
②
③
④
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太阳运动轨迹图
此图较好地再现了北半球中纬度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图中底面大圆为地平圈,外圆半圆弧为苍穹(天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