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版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会连接电路,会使用滑动变阻器,也学会了欧姆定律的原形以及变形,具备了测量电阻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学会伏安法测电阻。
2、能正确画出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
3、学会正确选择电压表量程,并用试触法确定电流表的量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设计实验电路图,并且比较各个电路图的优缺点,从而确定本实验用哪个电路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产生探测未知阻值的欲望,积极动手操作,感受运用物理知识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设计电路,并能比较出为什么要使用滑动变阻器。
2、能够设计表格,并能理解测小点灯电阻时不需要平均值。
五、教具与学具:
教师:多媒体电脑一台,投影仪一台。
学生:干电池2*8节、开关1*8个、滑动变阻器1*8个、待测电阻1*4个、灯泡1*4个、电流表1*8只、电压表1*8只、导线7*8条。
板书设计: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
----伏安法测电阻
1、原理:R=U/I2、方法: 伏安法3、电路图:4、器材: 5、表格设计:6、步骤:
六、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温习:(一)打出课件并提问:画出探究欧姆定律的电路图(4分)。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3分)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及两个变形是什么?(3分)(二)拿一个学生的用投影仪打出展示。(三)打出答案,教师提升。 1、同桌互相检查、指出错误并赋分。2、学生评价同桌互助的结果。3、学生加深印象。 温故而知新生生同桌互助学生尝试当老师规范作图描述及书写
二、导课: 实验室一些电阻的值已看不清,如何得到它的阻值?引出课题: 四、欧姆定律的应用打出课件并板书 学生思考并讨论。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起求知欲。
三、预习展示:师:本节内容包括几部分?师:在第一部分你预习到了什么,你认为重点是什么,对你来讲还有什么难点? 两部分迅速回忆预习内容并主动回答。 学生对本节课总体进行“庖丁解牛”,同伴互助
续上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进行新课(一)原理及方法:实验原理是什么?实验方法是什么?打出课件并板书 R=U/I伏安法学生闭眼回答。 体会成功感强化记忆
(二)设计实验:1、电路图如何设计?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设计成果。2、需要哪些器材 (为什么要使用滑动变阻器?)打出课件并板书 比较选择思考讨论看图说器材学生闭眼回答。 利用电路想器材,一图多用
(三)实验准备:1、设计表格,小灯泡需要设计平均值一栏吗?(2分)2、课件出示实物图,提问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什么状态?(1分)(2)、滑动变阻器怎么接?(2分)(3)、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该怎么选?(2分)3、用投影仪展示学生连接实物图成果。打出课件并板书 同桌互相检查、指出错误并赋分。说出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是开关应该断开。(2)、滑动变阻器应“一上一下”接,实验前滑片调到阻值最大端。(3)、电压表主要看电源电压;电流表量程用试触法。学生评价。学生闭眼回答。 生生同桌互助学生尝试当老师规范作图培养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能力
(四)、进行实验(教师巡视)1、小灯泡也有电阻,请1、3组测量被测电阻的阻值,2、4组测量小灯泡的阻值。2、打出课件:连、调、读、填、算。 学生实验,收集数据。
(五)、分析讨论1、测量出阻值是多少?2、为什么电阻的阻值与灯泡的阻值变化不同? 小组代表汇报、全班分析数据,大组之间交流,得出结论。
五、小结1、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给待测电阻上写标签。 学生归纳学生写标签 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结构的能力。
六、课堂大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高效课堂》P79第3题、P82第2题、P82第3题、P79第6题、P102第2题2、还有什么新发现吗 (电表示数变化题目月考学者提第9题) 学生讨论。实验 体会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感
七、布置作业
正式作业:完成实验报告。家庭作业:《高效课堂》P102第1、2、5、8题。思考:测出阻值为5欧、10欧、15欧,但现在需要6欧和25欧的电阻,该怎么办?下节课学习。 思考回答 对实验全过程回忆巩固激发学习欲望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