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5 13:5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4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设计原理;
2.掌握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过程;
3.能规范科学地操作实验;
4.积极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创新精神和集体协作精神。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实验流程
(1)实验导入
我们大家回忆一下欧姆定律的内容,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怎样的?
欧姆定律I=U/R的变形公式有几个?
一个是U=IR,一个是R=U/I,对于后者,可不可以说导体的电阻R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而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呢?也就是说,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导体的电阻R就会越大;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就会越小?
学生回答电阻是物质本身的性质,是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的,和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电压多高,以及导体中是否有电流,电流的大小都没有关系。电阻只与本身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有关。所以对于变形公式R=U/I,不能单纯从数学的角度理解。
(2)实验过程
一、伏安法测电阻
提出问题:我们如何测量电阻的阻值?
猜想假设
猜想1:我们只要能测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公式变形可得出灯泡的电阻值。
设计方案:你能设计出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方案吗?
提出思考问题:
1.如何能测出电阻的电压值?
2.如何能测出电阻的电流值?
3.欲使电阻连接在电路中,应该再加一些什么器材?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保护电路; 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与学生一起讨论以上问题,让学生回答电路的设计应该是怎样的,最后确定实验电路图。
巡回指导,听取学生的讨论交流过程,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引导,然后让小组代表发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形成最佳方案: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定值电阻、电流表、电压表.
实验原理:R=U/I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连接电路前先断开开关,并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到最大值处,电流表和电压表要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正确的接线柱。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依次记下电流表的示数,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进行实验
学生独立连接电路,此过程老师巡视纠正学生在实验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将数值填入表格内。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各组的实验都完成后,请一些组的同学把他们的实验成果-----实验测得的数据进行展示。
根据数据我们求出了电阻的阻值,电压变化,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吗?
如何处理数据,电阻的阻值是多少?
【注意事项】
①注意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线处,如果不在,还要注意先调零;
②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要始终处于断开状态;
③如果使用的导线芯是多股细铜线,连接时要将其顺时针缠绕在接线柱上,这样拧接线柱时会越旋越紧。
④合上开关前,滑片应该在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上,以防止电路中电流突然过大。
⑤读数时,眼睛正对刻线,确保读数正确。
归纳小结
R=(R1+R2+R3)/3
例:小峰同学在做“用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R的阻值”的实验中
(1)请你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以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未连接好的电路连接完整.
(2)实验前,为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电压表始终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断路 B.定值电阻R断路 C.定值电阻R短路
(4)排除故障后,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丙所示,则通过定值电阻R的电流是   A,它的阻值是   Ω.
(5)实验中需要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多次测量,其目的是   .
四、板书设计
一、实验原理: R=U/I
二、 电路图:
三、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①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便于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②保护电路
五、作业布置
课后习题1 学习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