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单元综合练(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20:0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 第八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乾坤 妖怪 规矩 乖巧 B.弥蔓 急躁 幸福 撵走
C.凶涌 瘦弱 汹膛 脸颊 D.允许 切墙 呼啸 婚讯
2.下面说法错误的一组是( )
A.《宝葫芦的秘密》的作者是张天翼。
B.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
C.《巨人的花园》的作者是法国的王尔德,译者是巴金。
D.《海的女儿》的作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
3.下列情节不能表现童话故事“想象奇妙”这个特点的一项是( )
A.张三想要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出现
B.巨人生气地叱责,孩子们吓得跑开了
C.巨人抱起小男孩,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
D.海公主们没有腿,下身是一条鱼尾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括号里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他(   )望去,一缕阳光从窗外射进来。
(2)鹅便(   )大叫,似乎责备人们供养不周。
(3)这个字怎么写?我(   )了。
(4)任岁月潺潺流淌,不能(   )的,始终是老师深情的目光。
A.抬头 昂首 忘怀 忘记 B.昂首 抬头 忘记 忘怀
C.抬头 昂首 忘记 忘怀 D.昂首 抬头 忘怀 忘记
5.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1)每天天刚蒙蒙亮,小明就起床读书,因为他觉得 。
(2)弟弟平时热爱学习,但今天迷上了网络游戏,玩了一天,连作业都没做。邻居劝他:“ ”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②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③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④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A.①④ B.⑤② C.④③ D.①⑤
二、填空题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违抗( ) 满足( ) 研究( ) 恢复( )
改正( ) 取得( ) 宣布( ) 提出( )
答应( ) 归还( ) 开垦( ) 设计( )
7.写近义词。
叱责——( ) 幻想——( ) 丰硕——( )
仍旧——( ) 闪烁——( ) 奇异——( )
三、语言表达
8.按要求写句子。
1.他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他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用关联词合为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改成带问号的句子,意思保持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童话故事推荐。
我向大家推荐的童话故事是《格林童话》,它是由____________根据德国的____________编写而成,这部童话集值得大家读一读,因为它为我们讲述了许多充满______与______、______与______的故事。其中,____________陪伴无数人成长,开启了他们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
四、现代文阅读
美文阅读。
神奇的克隆
《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不过用今天的科学名词来讲,那就是孙悟空能够快速地克隆自己。
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例如,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这都是植物的克隆。
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
那么,高等动物可不可以克隆呢?从二十世纪开始,科学家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轰动了当时的科学界。
克隆技术是一项可以造福于人类的科技成果。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
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10.短文介绍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中不包括( )
A.马铃薯 B.柳树 C.仙人掌 D.玫瑰花
11.“一些单细胞微生物,如细菌,经过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一分为二,再分为四个、八个……这就是低等生物的克隆。”这句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 B.列数字 C.打比方 D.分类别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起了什么作用?( )
A.总述作用 B.承上启下 C.归纳作用 D.总结作用
13.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不包括( )
A.挽救一些濒危物种。 B.培植人体器官。 C.培育高产、优质的粮食和蔬菜。
D.使恐龙重生。
14.“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一句中“装配”的意思是移植,如果把“装配”一词直接换成“移植”,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最棒的玉米
从前有位老爷爷,他在屋子的后面种了一大片玉米。收获的日子一天天近了。
一天,一个颗粒饱满、裹着几层绿外衣的玉米说道:“收获那天,老爷爷肯定先摘我,因为我是今年长得最好的玉米!”周围的玉米听了也都交口称赞着。
收获那天,老爷爷看了看那个最棒的玉米,却没有把它摘走。“老爷爷可能没注意看我。明天,明天,他一定会把我摘走的!”那个很棒的玉米自我安慰道。
第二天,老爷爷收走了其他的玉米,却唯独没有摘这个棒玉米。“明天,老爷爷一定会把我摘走的!”棒玉米仍然自我安慰着。
第三天,第四天,老爷爷没有来,从这以后的好多天,老爷爷也没有来,棒玉米觉得自己被摘走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在一个漆黑的雨夜,棒玉米突然感悟:“我对自己的估计太高了,我总以为自己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其实,我是今年最差的玉米,连老爷爷都不要我。白天,我顶着烈日,原本饱满的颗粒变得坚硬,整个身体像要炸裂一般。夜晩,我又要和风雨搏斗,不久躯体就要腐烂,我真难受啊!棒玉米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就在这时,老爷爷站在他的面前,自言自语地说道:“这可是今年最好的玉米哟!用它当种子明年我的玉米一定会长得更好!”直到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爷爷不摘走它的原因。
正当它想着的时候,这个获此殊荣的棒玉米被老爷爷轻轻地摘了下来……
15.画线句是对棒玉米___的描写,可以看出棒玉米___。
16.“直到这时,棒玉米才明白老爷爷不摘走它的原因。”你认为老爷爷不早摘走它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
17.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文中最棒的玉米经历了从失望到自信的心理过程。( )
(2)假如老爷爷把最棒的玉米和其他玉米一起摘走,他就落入平庸,获不了“殊荣”,成不了种子。( )
18.这篇短文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要相信自己,成功有时需要等待。
B.要强烈谴责不能认识美好事物的人。
C.只有最棒的玉米才能当种子,其他玉米不能当种子。
五、书面表达
19.课文中讲了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的故事,请你从中选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故事,可以创编他得到宝葫芦的经过,也可以创编他得到后发生了什么。(选做题)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B项,弥蔓——弥漫。
C项,凶涌——汹涌;汹膛——胸膛。
D项,切墙——砌墙。
2.C
【解析】
【详解】
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和积累。《巨人的花园》是英国作家王尔德写的一篇童话故事。
3.B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对童话特点的理解。童话最主要的特点是奇妙、充满想象。B项的内容没有想象的成分,故选B。
4.B
【解析】
【详解】
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运用,理解词语含义,然后结合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抬头:意思是抬起某人的头抬头一看或者是取得进展。
昂首:指仰着头。
忘记:是记忆中的一个特殊功能。人类的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非常多。而忘记使得人只保留重要的、相关的信息,减轻大脑空间压力,有积极意义。
忘怀:指忘记;不放在心上。
【点睛】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的积累与运用。
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其揭示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阅读量的大小是写好文章的必要条件,而写作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阅读水平的充分条件。
②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10天的读书的收获,因为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
③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指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开始努力学习就不算晚。
④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就像良药,善于读书的人可以(像医病那样)治疗愚钝。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1)本题指小明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起床读书,因为他觉得清晨是最适合读书的时间,应填入“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本题要劝说弟弟不要整天玩游戏,每天都要学习,应填入“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6. 命令 要求 成果 演出 错误 进展 结果 计划 请求 东西 边疆 图案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词语搭配。
词语搭配是一个词语和另一个词语前后组合。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搭配词语练的就是词语之间恰当的合理的搭配。
我们学习的词语搭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精美的)图案和(认真地)读书。一类是(打垮)敌人。第一类是形容词和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搭配。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名词前面为×××的,动词前面为×××地;二是词语搭配要合理。第二类是动词和名词的搭配。做这类词语搭配的练习,检查很重要,要反复读。如果发现哪一组词语的搭配不合逻辑,读起来不通顺,就说明没有搭配合理;反之,就说明搭配合理。
7. 训斥 想象 丰富 依旧 闪耀 奇特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近义词的理解。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答案合理即可
叱责:偏重于大声喝叱,强调声音大。
幻想:虚而不实的思想;没有道理的想象;无根据的看法或信念;以理想或愿望为依据,对还没有实现的事物有所想象。
丰硕:丰满,肥胖。也指果实又多又大。
仍旧:照旧不变 。         
闪烁: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肯说明确;物体忽隐忽现,变动不定; 
奇异:特别的,突出的,新鲜的,奇特,很新奇。         
8. 因为他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 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怎能不感到无比的幸福呢? 难道这不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吗?
【解析】

9. 格林兄弟 民间故事 美 丑 善 恶 《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语言表达。同学们在做此题时,要用到平时学到的文学常识。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
【点睛】
10.D
11.B
12.D
13.D
14.不好。理由:“装配”能给读者新颖的感觉,而“移植”则比较平淡。
【解析】
10.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注意让我们找“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从原文中“从一棵大柳树上剪下几根枝条插进土里,枝条就会长成一株株活泼可爱的小柳树;把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种进地里,就能收获许多新鲜的马铃薯;把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不久就会生根,长成新的仙人掌”可知列举的先天具有克隆本领的植物有:柳树、马铃薯、仙人掌。
11.考查对说明方法的辨析,要注意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句子中列出了很多数字,比如“二十分钟左右”“四个、八个”等,所以使用的说明方法为列数字。列数字: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可以使说明文更准确、更科学、更具体、更具说服力。通过具体数字,表现语言的准确性,更具说服力。有些事物为便于从数量上说明特征,往往运用一些数字来说明。
12.考查对句子作用的辨析理解,要结合上下文内容和文章的整体内容进行分析。画横线句子为“许多植物先天就有克隆的本领。”而后面内容则是对这句话的证明,所以这句话在文中起到的是总结作用。
1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问题中“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其实也指克隆技术带个人的好处,可以从文章倒数第二段进行分析,从文中“人们将克隆技术与其他科技成果结合,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粮食、蔬菜新品种;也可以培育大量品质优良的家畜,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克隆技术还可以挽救一些濒危物种,让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免遭厄运,从而调节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人们利用克隆技术能够培植人体的皮肤进行植皮手术;能够“制造”出人的耳朵、软骨、肝脏和心脏等人体“配件”,一旦病人需要,就能重新“‘装配’”可知答案。
14.考查对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掌握,可以根据词语解释进行辨析。
装配:把零件或部件配成整体。
移植:意思是指将植物移动到其他地点种植,后引申为将生命体或生命体的部分转移的器官移植,例如转移一个人的肝脏代替另一个人的肝脏,这叫做肝移植。
15. 语言 很自信
16.老爷爷想让它做玉米种子。
17. × √
18.A
【解析】
【分析】
15.
划横线的句子是玉米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玉米认为自己是长得最好的,老爷爷肯定会现摘自己,从“肯定、最好”可以看出玉米棒很自信。
16.
文章第七自然段老爷爷自言自语的话写了老爷爷不摘走它的原因是要用它当种子。
17.
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1)错误,最棒的玉米棒最初认为自己长得最好,这时它是自信的,当老爷爷没有把它摘走后,它很失望,因此文中最棒的玉米经历了从自信到失望的心理过程。
(2)正确
18.
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最棒的玉米一直以为自己长得最好会受到老爷爷的青睐,但是老爷爷一直没有摘它,后来它开始怀疑自己,最后它明白了老爷爷其实是想拿它做种子,文章告诉我们要自信,但也要耐心等待,并在等待中不断考验自己,锻炼自己,使自己更加成熟。
19.示例:老神仙走后,张三低头一看,发现手里的鞭子闪闪发光,接着就变成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宝葫芦。这个宝葫芦真神奇,张三想让它变成皮鞭,它就是一根听话的皮鞭;张三想让它变出帮助人治病的草药,它就能救助山里的病人……真是要什么有什么。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创编故事的能力。文中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情节比较简单,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展开想象:这个人物在什么地方得到宝葫芦?宝葫芦给他带来怎样的变化?写的时候要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