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下 第七单元 单元综合练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的“启”与“启发”中的“启”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启事 B.启蒙 C.启用 D.书启
2.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一项:( )
A.遁逃(dùn) 砚台(yàn) 铁杵(chǔ)
B.卒业(cú)船桅(wéi) 机械(xiè)
C.湍急(tuān) 推搡(sǎng)猝然(cù)
D.肇祸(zhào) 须臾(yú) 屡次(lǚ)
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3.天快亮了,规定的时候马上就要到了。( )
A.法规,单程 B.计划,谋划 C.劝告
4.黄继光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 )
A.突然而猛烈 B.凶狠残酷 C.显示出来
5.下面这句话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D.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6.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而作者又写道:“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哈尔威船长真把自己忘记了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哈尔威船长当时心里有点儿慌,一时忘了船上的准确人数。
B.这是有意地没有把自己计算在内,哈尔威船长做好了与船共存亡的准备。
C.天黑,船上一片混乱,哈尔威船长无法统计,六十人只是他的估计。
D.由于船上一片混乱,情急之中他真的把自己忘了。
二、填空题
7.生字扩词。
伦:( )( ) 腹:( )( )
剖:( )( ) 窟:( )( )
8.看拼音,写词语。
xíng shǐ( ) líng chén( ) pōu xī( ) kū long( )
zhì xù( ) qián kūn( ) fú róng( )
jīng huāng shī cuò( )
三、语言表达
9.根据语境及提示描写人物的语言。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安静地等着上美术课。
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美术老师还没出现,教室渐渐热闹起来。这时,班主任吴老师匆匆走进教室。
(1)她微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生气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按要求写句子。
1.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片呼号和嘈杂。(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
______________
2.这怎么不叫人失魂落魄?(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
3.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爱读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外阅读。
跨越海峡的希望之翼
张平宜曾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在2011年之前的十多年里,这个台湾女记者放弃了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投身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的教育事业。为了让这些与世隔绝的孩子能尽快地融入现代社会,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
在那些麻风村的孩子看来,“张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她熟悉每一个孩子的家庭状况与脾气秉性。
200年之前,这所已经成立了十几年的小学,还没有出现过一个毕业生。因此,与家长“抢孩子”,就成了张平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只要发现一个孩子消失,她就会跑到对方家里,“胁迫恐吓那孩子回来读书”。
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很少有孩子能够坚持读完中学,“走路又远,功课会跟不上,还常常被同学歧视和欺负。”最让张平宜难过的是,愿意继续留在学校读书的孩子正在逐年减少。为了给孩子们找出路,她又让在青岛开办工厂的弟弟,为想要外出打工的学生们提供职业技术培训。
“我的十几年青春,就这样献给了这里。”张平宜感叹道。她有时候,遇到一些烦心事儿,她只有请朋友抽烟斗,“借助烟草气息,放松濒临失控的情绪”。她有一定程度的神经衰弱,常会失眠,她的手袋里总塞着几包松弛神经的药物。
许多台湾人都不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疯子要跑到一个山坳坳里的麻风村,去吃这样的苦。”但对张平宜来说,在这片大山里,她似乎背负着某种使命,“我是一个母亲,看到麻风村的那些孩子,我无法掉头离去。”张平宜这样说道。
1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四字词语。
(1)衣物食物应有尽有,不用担心。( )
(2)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 )
1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张平宜原来的身份是___________,可她为了___________,来到了_____________。
13.从“张阿姨就像妈妈一样”你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对“胁迫恐吓那孩子回来读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平宜并不是真正恐吓威胁那些孩子,而是哄着他们来上学。
B.张平宜为了挣钱,采取打骂等手段。
C.张平宜经常吓那些孩子,使他们不得不来上学。
15.许多台湾人都不能理解,认为张平宜是疯子,跑到那里去吃苦,很不值得。你也这样认为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16.“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中“我们”指_______,“你们”指_______。结合课文内容,把不一样的具体表现填一填。
人物 走的速度 上山走的路线 负担 心态
“我们” _____ _____ _____ 专心走,脚踏实地
“你们” _____ _____ 轻装上阵 _____
17.选文第二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__描写,我从中体会到了挑山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8.挑山工的话蕴含着哲理,请你结合生活实际,举出含有类似道理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19.习作。
假如你要参加夏令营,带队老师想让同学们之间尽快熟悉起来,请以“快来认识我”为题,向同学们介绍自己。注意抓住自己的外貌和性格特点,把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说一说,注意结合具体事例来说明。完成不低于400字的习作。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多义字。“启发”中的“启”字意思是“开导”。
A项启:陈述
B项启:开导
C项启:开始
D项启:书信
2.B
【解析】
【详解】
考查学生对对汉字读音的掌握情况。注意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后鼻音以及多音字的读音。B项“卒业”应读zú。
3.B
4.A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学生可以结合句子和对该词的理解去选择正确的解释。
规定:对某一事物作出关于方式、方法或数量、质量的决定。规:计划、谋划。
暴风雨:大而急的风雨。暴:突然而猛烈。
5.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的断句,结合句子的整体含义进行分析,这句话的含义是,(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所以断句应该结合句子的含义进行分析。应该选择A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6.B
【解析】
略
7. 英伦 伦理 鱼腹 腹部 剖开 解剖 窟窿 石窟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了组词的能力,本题是一字组多词的练习,根据题干提供的字,然后结合字义进行组词。
如:“伦”指:1.人伦。 2.条理;次序。 3.同类;同等。 4.姓。可组词:人伦、绝伦、噶伦、鄂伦春族、伦常等等。
“腹”指:1.指内心。 2.指鼎、瓶子等器物的中空而凸出的部分。可组词:腹背受敌、推心置腹、果腹、心腹、腹水等等。
“剖”指:1.破开。 2.分辨;分析。可组词:剖析、解剖、剖解、纵剖面、横剖面、剖腹产、剖白、剖腹等等。
“窟”指:1.洞穴。 2.某类人聚集或聚居的场所。可组词:窟窿、窟宅、巢窟、石窟、窟窿眼儿、魔窟、窟穴等等。
8. 行驶 凌晨 剖析 窟窿 秩序 乾坤 芙蓉 惊慌失措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凌晨”“窟窿”“慌”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9. 同学们,美术老师临时接到通知要去开会,这节课我来上。 一点规矩也没有!这节课就不上美术课了!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解题时,要读懂句子的基础上,以原文为起点炸开充分的想象,做到合情合理、真实生动。
10. 船长威严的声音把一片呼号和嘈杂压倒了。
一片呼号和嘈杂被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 这真叫人失魂落魄。 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
【解析】
【分析】
【详解】
1.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2.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小学生从小要养成爱读书。”成分残缺,在句子后面加上“的习惯”。
11. 衣食无忧 与世隔绝
12. 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 麻风康复村孩子的教育事业 四川凉山一个麻风康复村
13.张平宜把她的爱全部洒在了这些孩子的身上,她是个无私奉献的人。
14.A
15.我不这样认为。因为这个世界太需要像张平宜阿姨这样具有爱心的人,麻风村的孩子太需要教育了,如果大家都不去关注他们,他们就会被遗忘。正因为有了张阿姨的无私奉献,才让他们感到了温暖,才能迎来希望的明天。
【解析】
略
16. 挑山工 游客 慢 折尺形线 背负重物 快 直线 边走边玩,轻松愉快
17. 神态 语言 脚踏实地、坚持不懈
18.身边同学原本成绩不好,经过勤奋学习,期末考到了班级前列。
【解析】
【分析】
16.
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首先要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由选文第二自然段可以知道,“我们跟你们不一样”是挑山工对游客说的话,所以“我们”指的是挑山工,“你们”指的是游客。根据课文内容和挑山工的话可以知道,游客轻装上阵,走直线,走的速度快,但是他们玩玩闹闹,走走停停;而挑山工背负重物,走折尺形线,走得慢,但是专心地走,一直走。
17.
本题考查对人物描写方法的辨析以及对人物的评价。仔细阅读选文第二自然段,“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是对人物的神态的描写,后面都是直接引用挑山工说的话,所以这个自然段是对挑山工的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从关键句“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可以看出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精神品质。
18.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联想的能力。我们要结合生活实际找相关的事例,加深对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哲理的理解。因为挑山工的话所蕴含的哲理是“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就能后来居上”,所有生活中能体现这一精神的例子都可以写。
19.范文
快来认识我
说起我自己,就先从我的名字开始吧,刘柯成。长辈说“刘”姓有“刀斧”的意思,“柯”字有“斧柄”的意思,有斧有柄就完整了,也就是“成”了。我想父母应该是希望我能像我的名字一样,能够劈开生活中的困难,勇敢向前。
08年出生的我,现在也11岁了,是个大男孩了,希望我的自我介绍能让大家更了解我。
家里的老人夸我长得有灵气,虎头虎脑,大眼睛有神,大耳朵扇风,哈哈。
别人都说射手座的人喜欢挑战、喜欢旅行,而我却截然不同,我更多时间会在家里,偶尔出去玩。有人说我是个宅男,可我觉得还行,无忧无虑的。作为学生,我有挺多学习任务,在家里我要安排学习时间。学余的时候,我也会在家打游戏、看书、看电视。
说了我静的一面,再来说我动的一面。
我喜欢打篮球。记得有一次,家庭作业非常多,隔壁班的潘晔浩叫我去打篮球,我心里也纠结,最终我还是同意了。我兴致勃勃地到了操场,玩得都忘记了时间,天都黑了。回家才回过神来,作业都做不完了,惹得爸妈不开心。不过也是教训,安排好时间很重要。
这就是我,有时候动,有时候静。爱学习也贪玩,会犯错但也知错能改。怎么样,这个普普通通的我,你愿意和我交朋友吗?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首先审准题意,这是一道命题的作文,题目是“快来认识我”,主题为自我介绍,内容上题目给出了一些要求:外貌特点、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并且要求结合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学生规划内容时,要注意结合题目要求。
介绍外貌时要注意抓住特点,写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的点,哪怕是自己觉得不足的外貌特点也可,例如脸上有痘痘,喜欢穿什么衣服,觉得什么样的发型比较适合自己等。
性格特点建议抓住一点即可,然后用具体的事例体现这个性格特点,例如容易急躁,可以用处理某件事情时,脾气太冲让别人感到难受;好奇心强,可以用平时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打破砂锅问到底,查明真相的事例等等。
爱好和特长可以略写,也可以详写,事例要列举一件到两件,但篇幅可以控制。
开头:用幽默的话语写出自己的外貌特点,加深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正文:用总分的形式,先总写自己的性格特点,再通过事例,抓住其中能体现这个特点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写具体。兴趣爱好亦然,可以略写这个部分,但事例要有针对性,语言可以活泼一点,仿佛对方就在你面前一样。
结尾:概括总结,亲切地邀请大家来互相认识,表达认识新朋友、建立一个和谐团结的集体的期盼。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