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练习一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练习一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5 20:4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练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6页《练
习一》中的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的列式、计算,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求商方法,增强计算能力,能说明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突出乘法口诀在试商过程中的作用,深刻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进一步突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与“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现象的联系。
教具准备:
学具小棒、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引入课题。
1、口算练习(课件出示)。
师:先来看几道口算题,看谁算的又对又快,举手回答。
7×7= 24÷8= 21÷3= 9×6=
35÷7= 4×7= 56÷7= 48÷8=
指名回答,选择两道除法试题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想商的,用了哪句乘法口诀?)
2、比一比,谁能很快说出( )里最大能填几?(试商方法我最妙)
6×( )<33 ( )×5<46
8×( )<36 ( )×9<53
指名回答。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师:大家对表内的乘、除法口算已经很熟悉了。最近我们又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并且学会了除法竖式计算。谁能说一说有余数的除法在求商时,怎样才能很快地找到合适的商?
指名说一说。(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或除数和谁相乘的积最接近被除数)
师:那在计算时还应注意些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板书: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练习和应用,来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练习
二、基本练习,理解含义。
1、摆一摆,说一说。(每位学生准备10根小棒)
(1)10根小棒,每5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提问:你会列式计算吗?(指名口答)
板书:10÷5 =2(份)
通过计算,谁来说说商为什么是2?(二五一十)有余数吗?(没有)为什么? (正好能够平均分完)
(2)10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还剩几根?
请学生分小棒后,指名列式并计算。
板书:10÷4 =2(份)……2(根)
提问:商为什么还是2?(10里面最多只有2个4或最大只能商2)有余数吗?(有)是几?表示什么意思?(是2,没有分完,还剩2根)
(3)比一比,以上两道题哪一道是有余数的除法?为什么?
师:平均分后有剩余,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来表示。
2、练习一的第1题。
课件出示第1题的插图。
师:观察图片,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中表示的意思吗?
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生一:9个蛋糕,每盘放4个,可以放2盘,还剩1个。
生二:9个蛋糕,平均放2盘,每盘放4个,还剩1个。
师:那你能根据图意的不同描述填写下面的算式吗?注意观察所给算式中的单位,选择合适的算式进行计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集体订正。
师:谁能说一说第一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指名说一说。
师:第二道算式呢?
指名回答。
同桌之间相互再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意义。
师小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可以用有余数除法的算式表示。同一幅图画可以从两种不同角度去描述、去理解。我们在填写算式时,可以根据单位的不同进行区别,填写正确的算式。
3、练习一的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左边的一组填空。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想口诀,最大只能填几)
(2)师:那你能根据刚才填空时的思考过程,快速完成右边的竖式计算吗?同桌之间相互合作,左边同学完成上面两题,右边同学完成下面两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批改。
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同桌之间相互检查。
师:通过刚才的比较,可以知道在除法竖式计算时,要去想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比如:在计算11÷2时,想11里最多有5个2,那11÷2的商就是2。
三、综合练习,训练技能。
1、练习一的第3题。
师:运用刚才的试商方法,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
课件出示第3题,读题。
(1)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巡视指导。(每个小组完成两题竖式计算,根据现场座位摆放来确定)
(2)集体订正,反馈时选择其中一道题引导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师:你能说说竖式计算的步骤吗?每一步计算表示什么?你觉得在摆竖式时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些问题?
根据学生计算时出现的典型错误,组织分析和点评,并注意引导学生看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练习一的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的两列小火车图。
(1)引导学生先观察第一列小火车上的三道算式。
师:比一比每组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注意引导学生先观察中间一道算式的被除数是多少,左右两题的
被除数与它有什么关系(小一些、大一些)
(2)指名口答每一列小火车里中间一道算式的商是几?那左右两题的商又各是几呢?你是怎么想的?(左边算式的被除数比42小一些,所以就只能商6了,而右边算式的被除数比42大一些,但没有超过6,也只能还是商7,)
(3)同桌相互合作,左边同学为第一列小火车,右边同学为第二列小火车,独立竖式计算每组题目,然后相互交流,验证是否与刚才观察的结果一样。
师:在想有余数的除法的商时,可以看除数想乘法算式,找和被除数最接近的积,去想被除数里最多能有几个除数,求出商是几。
3、练习一的第5题。
师:生活中还有许多实际问题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我们一起来看。
课件出示第5题的图文。
指名读题,说一说题意。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应该用什么方法?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并竖式计算完成,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交流反馈。
师:余数是几,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提醒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别忘了单位名称和答语。
师: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简单的平均分还有剩余的数学问题,同学们要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四、拓展延伸,智慧比拼。
智慧大比拼:用一盒火柴棒摆一个 ,如果有剩余,可能会剩下几根火柴棒?最多剩下几根?最少呢?
1、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思考。
2、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前后四人为一小组)
3、交流反馈,并说说是怎么想的。
五、反思总结,布置作业。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通过练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师总结:我们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要想被除数里面最多有几个除数,可以通过乘法口诀帮助我们快速的找到正确的商,同时还得注意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也可以用此来帮助我们检验商是否正确。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10÷5 =2(份)
10÷4 =2(份)……2(根)
(学生竖式板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