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珍珠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珍珠鸟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14:1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精心地呵护珍珠鸟,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教学重点:
  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作家冯骥才的《珍珠鸟》,知道在作者的精心照顾下,珍珠鸟有了自己的雏儿。现在大家回忆一下,课文里提到珍珠鸟是一种怎样的鸟儿?
生:珍珠鸟是一种可爱的、胆小怕人的鸟。
师:一只胆小怕人的小珍珠鸟在与作者我朝夕相处了一段时间以后,它还怕“我”吗?
生:不怕。
师:这只珍珠鸟最后胆子大到敢落在作者“我”的肩头干什么呢?
生:睡觉。
师:从胆小怕人,到敢落在“我”的肩头睡觉,小珍珠鸟的变化可真大!孩子们,在小珍珠鸟胆子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的吗?
生:我想知道珍珠鸟为什么胆子会越来越大?
生:我想知道它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作者的?
生:我想知道……
师:你们提出的问题很有探究的价值。是呀,作者是如何精心呵护珍珠鸟的?小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作者的?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将要探究的内容。
[体会:复习质疑引入,巩固了旧知,提出了教学目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的欲望。]
二、自读自悟,讨论交流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提示学习课文第6——15自然段,孩子们读一读学习提示。
(师出示课件,学生读学习提示:
带着以下问题先快速默读6-15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相关的词句段,再在小组内交流。
1、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关爱?
2、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作者的?)
师:打开课本,开始学习吧!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师巡视。)
师:孩子,如果你勾画好了,就与小组同学交流下你勾画的词句。
[体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交流汇报,品读理解
师:孩子们,在你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我看到你们大胆地交流自己的收获,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老师为你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到高兴。下面,哪个小组的代表汇报下你们的学习情况呢?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关爱?
生:我们觉得课文的第六自然段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关爱:我呢,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
师:你们这组同学读书读得真仔细!还有孩子补充的吗?
生:我们来补充。我们这组认为这个地方也能体现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关爱: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密的情意。
师:你们真是善于读书,善于思考的孩子,还有孩子要补充吗?
生:我用手抚一抚它身上的绒毛,它也不怕,还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这个句子也能反映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关爱。
[体会:让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

师:你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课文里还有很多地方都能体现作者对珍珠鸟精心呵护。下面咱们重点来看看这几个句子。
(师课件出示句子1:“我呢,绝不掀开叶片往里瞧,连添食加水也不惊动它们。”)
师:哪个词语最能体现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关爱?
生:绝不。
师:把这个词语放进句子里读的时候要注意点什么?
生:要读得稍微重一点。
师:那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这一句。
(生读)
师:小珍珠鸟都被你们给吓住了,孩子们,再读得轻点。
(生再轻声有感情地读)
(师课件出示句子2:我用手抚一抚它身上的绒毛,它也不怕,还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师:哪个表示动作的词语最能体现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生:抚一抚。
师:孩子们做一做抚一抚的动作?
(生做抚一抚的动作)
师:“抚一抚”可以换成什么词语?
生:摸一摸。
师:“抚一抚”换成 “摸一摸”好吗?
生:不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抚一抚”更能体现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关爱。

师:你体会得真好。接下来我们看这句。
(师出示句子3: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密的情意。)
师:“不动声色”怎么理解?
生:声音、神态不发生改变。
师:你理解得真好。从这个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不忍心打扰小珍珠鸟的样子和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
师:你在用心体会!

师小结:孩子们,读书就得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句,读出作者的言中之情,言外之意。从刚才你们找的词句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作者对小珍珠鸟给予了精心的呵护与关爱。
(师板书:关爱)
[体会:通过生活中的体验及换词等方法,多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词句,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技巧。]

师:正是因为作者的精心呵护与关爱,才使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那么,你从课文那些地方感受到珍珠鸟一步一步信赖作者了呢?
(生随机汇报。)
生:我是从课文的11自然段感受到的。
师:你是一个聪慧的孩子,我想听你读读11自然段。
(生读11自然段,师课件出示该自然段。)
师:这一段里有很多表示动作的词语,请同学们把它们圈出来。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同桌交流。
(生圈出该段动词,同桌交流。)
师:孩子们找到了哪些动词?你从这些动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找到了挨近、离、蹦、跑、俯下头、瞧瞧这些动词。我从这些动词中体会到了小珍珠鸟可爱。
师:还有孩子补充的吗?
生:我体会到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
师:那带上我们的理解,读读这一段。
师:珍珠鸟在做这些动作的时候,会怎么想呢?
师:真是一只聪明的、会察言观色的珍珠鸟。
[体会: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动手、动脑、动口交流,培养良好的阅读文章的方法。]

师:你们体会得真好。孩子们想当当可爱的珍珠鸟吗?
生:想!
师:当珍珠鸟可有意思了。读的时候把文中的“它”换成第一人称“我”,把“我”换成第三人称“他”来读。孩子们可以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读之前老师要提醒大家,除了人称代词发生变化,还有什么也要发生变化呢?
生:“去”应该改为“来”。
师:真细心呀!孩子们先自己试着读一读这一段吧。
(生自由练读)
[体会:通过换人称方法进行角色互换的体验阅读,创设了情境,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生:哪位孩子来当当珍珠鸟?
(抽生换角色读该段)
师:孩子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读出了小珍珠鸟的可爱和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
师:当珍珠鸟可真有意思呀!孩子们都来读一读,感受一下珍珠鸟的活泼与可爱,读出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学生齐读)
师:小家伙,你的胆子怎么越来越大呀?
生:因为作者很喜欢我,不会伤害我。

师梳理:珍珠鸟本是一种怎样的鸟啊?
生:胆小怕人的鸟。
师:可我们从小珍珠鸟的动作和它活动的范围,我们可以看出小珍珠鸟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一开始它只敢在哪活动?
生:笼子周围。
师:随后呢?
生:屋里。
师:渐渐地胆子大了,敢落在哪?
生:书桌上。
师:接着,杯子上,稿子上,绕着笔尖蹦来蹦去,还啄我的笔尖和手指,最后居然还——
生:趴在了作者的肩上做着美梦。
师:孩子们,请看插图!
(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并配乐。)
师:孩子们静静地看着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作者正在写作,小珍珠鸟趴在作者的肩头做着美梦。
师:善于观察的孩子。从作者的神情和小鸟的动作中,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小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和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
[体会: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借助课文插图理解文本,借助音乐渲染环境,让学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师:善于思考的孩子!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用文字描绘这幅画面的?
(师引读此段)
[体会:师引读,学生接读,利用多种朗读方式,带动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建设开放民主的语文课堂。]
师:孩子们,小家伙可能梦到什么了?
生:它可能梦到它跟作者一起在蓝天里自由自在地飞翔。
生:它也有可能梦到它跟作者回到了大自然的怀抱,在森林里无忧无虑地生活。
……
师:真是一只幸福的珍珠鸟啊
师:这真是——怕人珍珠鸟,肩头梦中笑。爱心筑桥梁,信赖境界高。让我们在音乐中,用深情的朗读一起来分享这份温馨与幸福吧!
(师课件出示题画诗,播放音乐,配乐朗读。)
师:如果叫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副情景,你会用哪些词语呢?
  生:和谐。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呵呵,你用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
  生:我想用一个成语概括——小鸟依人。
  师:你和我的题词一样啊。那这“依”就是——(生答:依靠,依赖)
[体会: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创设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受到人文熏陶。]
师:作者被此情此景深深地打动,因此,他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课件出示此句话)
师:孩子,此时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呢?在文中这句话下面写出你的理解吧!
(生动笔写出对此句话的理解,师巡视。)
师:谁来读读你的理解。为了得到珍珠鸟的依赖,作者给了珍珠鸟在屋子里撒欢的自由,作者还为它做了什么,请用“为了得到珍珠鸟的依赖,就给它……”说话。
生: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使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他,创造了人鸟相依的和谐境界!
师:现在把你们的感受带进这句话,再读!
(生有感情读此句话。)
[体会:回归到课文的整体,突破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人与鸟的互相信赖才能创造出人鸟相依的美好境界。]
四、拓展延伸
  1.感悟写法:
  有人说,本文作者冯骥才有一支生花妙笔,你同意吗?
  讨论交流:作者的生花妙笔究竟“妙”在哪里?课文如此打动你的原因何在?
  学生自主交流,指名分享。
  2、名家引路;出示冯骥才的话,学生感悟。
  (作者冯骥才的话:“散文,就是写平常生活中那些最值得写下来的东西。不使劲,不刻意,不娇情,不营造,更无须‘绞尽脑汁’。散文最终只是写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罢了。”)
  过渡:在课文中,作者的那一点感觉、一点情境、一点滋味都浓缩成了一句话,就是……(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拓展:
    其实美好的境界不仅存在于人与鸟之间,更存在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那在生活中,要创造出这种美好的境界,我们应做出哪些努力呢?
信赖,是一剂良药,能抚慰受伤的心灵。信赖是一盏明亮的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信赖是一座坚固的桥,她使我们封闭的心灵相通,相融。
  4.升华主题:
  这就是《珍珠鸟》给予我们的一点启示、一点体会、一点感受。我们祈愿让真诚的关爱充满生活的每个角落,让信赖之情流淌于万物之间!
[体会: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了人与动物、人与人相互信赖的美好境界,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板书设计:
珍珠鸟
关爱 信赖


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