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时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中外历史纲要下(统编版)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时练习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6 11:2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一、单选题
1.《欧洲史》中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据此可知,西欧庄园的存在
A.是西欧的开放的经济形态 B.促进中世纪奴隶制发展
C.是有割据性质的政治集团 D.有利于法律的公正实施
2.8世纪中叶,查理大帝在不断对外扩张中推行基督教化的政策,强制人们参加具有救赎价值的弥撒等宗教仪式,违抗者处以沉重的课税。这一情况表明
A.查理大帝是基督教的狂热信徒 B.基督教具有一定的社会教化功能
C.欧洲专制皇权摧毁了中古文化 D.基督教是中世纪欧洲王权的根源
3.12世纪罗马法渗透到了欧洲许多学校,例如1170年前后桑斯大教堂附近的学校里,罗马法与教会法一并被教授。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国家的形成 B.人文主义的复兴
C.教会统治的需要 D.工商业经济发展
4.欧洲城镇当局组织行会,主要是为了控制生产,控制工匠。而控制价格和产品质量既符合商人利益,也符合消费者利益。即使在城镇权贵垄断政权的时期,法律也允许行会成为垄断性的行业组织,只有行会成员才有权从事该行业,行业培训也由本会工匠安排。材料无法说明
A.行会维护本行业生产经营秩序
B.行会制定保护主义政策以排挤新来者
C.行会是工匠和商人的同业组织
D.城市行会集体抵制城市权贵垄断政权
5.中世纪晚期,英国“进步的制造商经常一尽管并不总是远离城市,在农村无限制地发展他们的产业,同时将总部设在一些小集镇或村庄。那些地方随着工业的发展而发展,经常是以一种偶然的形式,不受约束地在庄园领主而不是自治市的庇护下发展”。“进步的制造商”“在农村无限制地发展他们的产业”,主要是因为农村
A.商品经济繁荣 B.行会制度健全 C.制造产业发达 D.环境相对宽松
6.在中古时期的西欧,封建主的领地采取庄园制的经营方式。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且佃户需向领主缴纳租税。庄园内设有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这说明庄园
A.实行的是封君封臣制度 B.是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
C.使农奴受到沉重的剥削 D.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
7.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宗教神权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8.西欧中古时期出现的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到14世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堂的核心位置被冲淡,而市政机关、私人府邸和行会大厦等新型建筑物逐步占领城市的中心位置。这一变化根源于
A.宗教地位日益下降 B.文艺复兴运动得到拓展
C.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D.民主政治建设初建成效
9.13世纪时,法国巴黎羊毛织工在行会章程中写明:“如果没有从国王处购买手工业执照,任何人不得在巴黎做羊毛织工。”法国国王腓力二世依靠城市提供的军队夺回了诺曼底等封建领地,使法国王室的领地扩大了三倍之多。这说明
A.王权阻碍了城市经济发展 B.王权与市民根本利益相一致
C.中世纪后期城市开始兴起 D.城市推动了封建王权的加强
10.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精神”起源于欧洲16世纪争取和维护自治、统一和认同的意识形态运动,这种精神因其强烈的民族感情而激发出爱国经济热情,从而推动国家的经济活力,以致它们的经济竞争力能不断地提升而形成崛起之势。这表明
A.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的崛起 B.城市自治推动民主政治发展
C.专制王权强化增强民族认同 D.思想解放促进资本主义萌芽
11.领主自营地主要由服劳役的封建依附农民耕种,这些农民有不少是农奴,封建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种。自营地上的收获全归封建主,农奴靠耕种自己的份地维持生活。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
A.罗马奴隶制 B.庄园农奴制 C.封君封臣制 D.君主立宪制
12.罗马帝国时期,行政司法官员可以根据每一个别案件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判决的案例成为罗马法的重要来源。这一做法
A.保证了罗马法的公平正义 B.协调了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C.有助于罗马法的发展完善 D.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确立
13.5世纪后期,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①封君封臣制度②庄园与农奴制度③种姓制度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随着货币地租的流行,从13世纪起,法国出现了纳赋永佃和定期租佃制:租种庄园主份地的自由农民拥有永佃权,租额长期不变,领主自营地则开始征收固定地租或分成制地租。这说明法国
A.商品经济发展瓦解了封建庄园
B.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转变
C.赋税征收中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
D.自由农民成为农村社会结构的主体
15.高德步、王珏在《世界经济史》中记载:“在庄园上封建主设置房屋、仓库、马厩,置办必要的农具,喂养牲畜家禽,还有一些触及手工业及农产品加工业,以使它能供应封建主一应生活所需。”该材料体现了庄园经济
A.封闭性 B.落后性 C.脆弱性 D.分散性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使各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
——摘编自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二 在罗马法方面,不仅有举世公认的罗马私法,也有与私法相比毫不逊色的罗马公法制度。例如现代宪政制度中分权与制衡原则就是以罗马宪法为滥觞,在罗马共和宪法中,不仅存在同僚之间的分权(双执政官制),也存在执政官和其他行使积极权力的长官与行使消极权力的保民官之间的分权和制衡,最后还有五大宪制机关:人民大会、元老院、长官、保民官、祭司团彼此之间的分权与制衡,罗马的这些制衡机关也在后世逐渐发展成为议会、参议院、监察机关等政权机构。
——摘编自蒋安杰《正确认识希腊法与罗马法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罗马法律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的历史意义。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材料二 9世纪封臣效忠的誓词如下:我效忠我的主人,爱其所爱,仇其所仇。主人儿践履契约,因我委身投附而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则我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
——(美)约翰,巴克勒等著,霍文利等译《西方社会史》第一卷
这些贵族所经营的自营地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他们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这在西欧是普遍的状况。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结合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对材料一中的“变化”与“不变”加以解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B
3.D
4.D
5.D
6.D
7.D
8.C
9.D
10.A
11.B
12.C
13.A
14.B
15.A
16.(1)因素:政局稳定;领土扩张;民族交往的频繁;商品经济的发展;各族人民平等权利的发展;自然法思想的影响。
(2)意义:缓和矛盾,巩固罗马统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境内各民族的发展;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和近现代法律的先驱;为现代宪政制度提供借鉴;其自然法理念具有永恒价值。
17.(1)变化:为适应现实政治的需要,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行了调整。例如,为加强中央集权,在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度;在君主专制的演进过程中,出现三省六部制、内阁、军机处等机构;在选官制度上,发展为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不变:不变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实施目的及其调整趋势。例如,目的不变: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总趋势不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皇权不断加强。
(2)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