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运动和力
一、单选题
1.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 )
A. B.
C. D.
2.一盏探照灯的灯光朝东,斜向下射入原来没有水的游泳池底中央,在池底形成一个光斑,在水缓慢灌满该池的过程中,池底的光斑将( )
A.始终在原地不动
B.先向东移动再向西移,最后静止
C.一直向西移动
D.一直向东移动
3.如图所示,物体只受到竖直方向两个力的作用,关于它的运动情况的描述:①保持静止②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③斜向右上方做匀速直线运动④竖直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可能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4.“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等,都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防止“飞沫传播”的重要防护措施。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原体以飞沫形式从病人口中排出后会继续飞行 1 至 2 米,是因为飞沫具有( )
A.惯性 B.密度 C.质量 D.重力
5.小文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艇内,如果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游艇 B.湖岸 C.湖水 D.岸边的树
6.如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托盘 B.地面 C.餐桌 D.墙壁
7.在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后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电压的是( )
A. B.
C. D.
8.如图为某高速公路上的区间测速警示牌和限速标志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通过这个区间的时间不应小于10min
B.汽车只要不超速可以随意开
C.汽车可以35m/s 的平均速度在这个区间行驶
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相对于护栏是静止的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表示到达某地方还有40km B.乙物体的读数是1.50cm
C.丁物体的温度是85℃ D.丙秒表测量的时间为2分36s
10.课桌上平放着一个文具盒,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
A.课桌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受到的重力
B.文具盒对课桌的压力和文具盒受到的重力
C.课桌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和文具盒对课桌的压力
D.文具盒受到的重力和文具盒对桌子的压力
11.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
A.小张先到达B地 B.小王先到达B地
C.小李先到达B地 D.三人同时到达B地
12.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展示的“飞龙9型”反舰导弹可由飞机或舰艇发射,在离海面很低的高度高速飞行,速度达800m/s,其射程超过64km,世界上只有我国和俄罗斯研制成功了这种反舰导弹,因为它接近敌舰的速度极快,很难拦截.若用它打击32km处的来犯舰,则敌舰最多只有(假设导弹水平飞行) ( )
A.20s防御准备时间 B.40s防御准备时间
C.60s防御准备时间 D.80s防御准备时间
1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 ,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 , 通过的路程之比为1:1 ,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
A.2∶3 B.4∶9 C.1∶1 D.9∶4
14.了解我们身边些事物的物理量数值,是学好物理的基础,下列一些事物的数值判断错误的是( )
A.课间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5分钟
B.我们使用的物理教科书长约为26dm
C.中学生的心率大约为75/每分钟
D.骑共享单车的速度约为4m/s
二、填空题
15.小强同学在踢足球时,用力踢向足球,足球受力后腾空而起,球离开脚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是由于足球具有 。
16.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运动员100m赛跑的时间为12.5s,运动员赛跑的平均速度为 m/s。
17.水结成冰,其质量 .已知冰的密度与水的密度之比为9:10,则质量为90g的水完全凝固成冰,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 cm3.
18.遵义市正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三宜城市,为了宜游,正在加快建设遵义到赤水的高速公路.“遵赤”高速由三段组成,已建成的遵义到白腊坎30km,设计最大时速100km/h,白腊坎到仁怀60km,设计最大时速80km/h,正在建设的仁怀到赤水160km,设计最大时速80km/h.我们坐在汽车里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周围的景物向后退去,这是以 为参照物来描述的,若遵赤高速全程通车后,按规定时速行驶,从遵义到赤水最快需 h.
19.百米赛跑中,观众是以 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而终点裁判员是以 的方法比较运动员运动的快慢.
三、实验探究题
20.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下图甲所示。
(1)实验时,小明将玻璃管翻转后,他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后才开始计时,“0”刻度不在玻璃管最下端的原因是 ;
(2)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图乙的坐标中画出s-t图像。
从O点开始的距离s/cm 0 10 20 30 40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 0 1.25 2.50 3.75 5.00
(4)根据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象,可归纳出:一段路程后,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近似成 (选填“正”或“反”)比,运动速度可以看做是 (选填“改变”或“不变”)的;
(5)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实验要想办法使气泡运动得 (“快”或“慢”)一点;
(6)实验中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气泡运动的快慢可能与 有关;
(7)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正确的是(______)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B.路程与时间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21.学校要开运动会,几个同学讨论怎样才能把铅球掷得更远。
小莉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速度大小有关;
小强认为:铅球掷出的距离,可能与掷出铅球时的射出仰角θ(投掷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有关。
小红说:“我们还是通过实验来探究吧”,于是,他们制作了一个小球弹射器(如上图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弹射方向与水平的仰角,可由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量角器读出,他们通过 5 次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请你根据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关证据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验证小莉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 、 、 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 一定时,物体抛出 越大,抛出的距离越远。
(2)为了验证小强的猜想,应选用序号为 、 、 的实验数据,射出仰角θ为 时,物体抛出的距离最远。
(3)上述实验完成后,小红忽然想到物体抛出的距离是否会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呢?请你帮小红设计一个方案进行探究。你的方案是 。
2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小明设置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等重的砝码,这时木块保持静止;但小明在实验时发现,若向左盘和右盘同时放入不等重的砝码,木块仍然保持静止,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现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将木块换成小车,然后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发生转动,据此可以得出二力平衡时需要满足的一个条件是 。
(3)若将木块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为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不计托盘、细绳的质量和滑轮摩擦)
A.10N B.5N C.0N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红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红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
A.小卡片容易扭转
B.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利用图丙装置 (选填“能”或“不能”)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四、计算题
23.小唐坐在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里,看到一个显示速度的仪表,如图所示,此时汽车速度为多大?照这个速度匀速行驶0.5h可行驶多远.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A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B
15.【答案】惯性
16.【答案】快慢;8
17.【答案】不变;10
18.【答案】汽车;3.05
19.【答案】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20.【答案】(1)为了来得及计时
(2)运动
(3)
(4)正;不变
(5)慢
(6)气泡的大小或玻璃管的倾斜程度
(7)B
21.【答案】(1)1;2;5;射出仰角θ;速度
(2)2;3;4;45
(3)保持射出仰角和射出速度不变,多次改变射出点高度射出,测出每次射出的距离
22.【答案】(1)木块与桌面间有摩擦
(2)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B
(4)D
(5)能
23.【答案】解:
(1)由速度的仪表知,汽车的行驶速度:v=80km/h;
(2)汽车行驶时间:t=0.5h,
由v=得,
s=vt=80km/h×0.5h=40km.
答:汽车速度为80km/h;照这个速度匀速行驶0.5h可行驶40km.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