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对比阅读
思考:《迷娘(之一)》和《树和天空》这两首诗是如何组合意象来表达情感起伏流动的?
复习回顾《迷娘》
总结分析意象组合与诗歌情感之间的内在呼应。
(1)诗人选取了一系列具有意大利风情的典型景物,展开意象的描写,组合成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营造或明朗、或哀婉、或神秘的意境。
(2)从对故乡的热烈赞颂到身处异乡怀念故园的哀婉眷念,再到不惧艰险急于返乡的迫切坚定,丰富立体而委婉地传递出迷娘对故乡意大利的热爱、眷恋与思念之情。
意象 意境 情感
第一节 柠檬花、橙子 桃金娘、月桂 蓝天、和风 明媚、优美 这些具有意大利南国明媚风光的意象是迷娘故国之思的寄托之物,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第二节 成行的圆柱 辉煌的厅堂 宽敞明亮的居室 大理石立像 温暖、哀婉 这些具有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传统的意大利建筑意象,承载迷娘幼年生活的回忆,暗示了迷娘心中流离,异国的委屈,渲染了对故园生活的眷恋之情。
第三节 云径、山冈 迷雾、岩洞、龙种 危崖、瀑布 神秘、险峻 通过这些神秘险峻的意象,写出了迷娘返乡路途的艰险,烘托她急于返乡的迫切心情和坚定决心。
小结:这三幅图景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迷娘的故乡意大利的美好、迷人和无穷魅力,构建了一个迷离而又优美、令人神往的艺术世界,抒发了迷娘对美好故乡浓郁的思念之情。
统编教材
《树和天空》
了解作者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 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共发表诗歌200余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在2011年10月6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
——瑞典文学院
听读
找出诗歌中“简洁、凝练的形象”有哪些?
一棵树/在雨中/走动
在倾洒的灰色中/匆匆走过/我们身边
它有急事。它汲取/雨中的生命
就像/果园里的/黑鹂
雨停歇。树/停下脚步
它/在晴朗的夜晚/挺拔地静闪
和我们一样/它/在等待/那瞬息
当雪花/在空中/绽开
特朗斯特罗姆曾说:“我的诗是聚点,它试图在被常规语言分隔的现实的不同领域间,建立一种突然的联系——风景中的大小细节汇集,不同的人们相遇自然和工业的交错等等,就像对立物皆是彼此的联系一样。”
意象组合非常新奇,颠覆了常规的语言和日常的经验。
主要意象 意象组合构成的画面
树
雨 雪花 树在雨中走动
树汲取雨中的生命
树在雨后停下脚步
树在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的瞬息
小结:
1.树是整首诗的核心意象。(画面:动态——静态)
2.树与雨的关系密切。
诗歌中的意象极富跳跃性,暗示了树与天空两者微妙关系。
自读
回归文本,体悟情感,完成下列表格,思考“树和天空”的关系
树的表现 天空的表现 心理(审美感受) 感悟
走动、匆匆走过 有急事、汲取生命 雨 倾洒的灰色
紧张、忙碌
有所作为
停下脚步
挺拔地静闪
晴朗的夜晚
沉静自在
树对生命自觉的充盈和追求
树对宇宙的静观自在
等待
雪花在空中绽开
憧憬期待
树对未来的唯美期待
在意象动静转换之中,感受到了情绪的流动和变化
小结:树和天空都有其象征意义
1.树——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生命主体(“人”)
“和我们”——树和我们的关系是平等的;
“匆匆走过我们身边”——“我们”旁观者、见证者
(1)这一角度突破了人类中心而转向宇宙中心的视角,它体现着诗人更深刻的关怀意识。
(2)以树为抒情主体,实际揭示了人与万物平等的关系,表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2.天空——生命主体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多变、复杂)
启示:我们不能控制外部环境给我们造成的影响,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汲取我们可以成长的东西,期盼和享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点点滴滴美好时光。
齐读小结
“树和天空”的关系——“触及现实”
“ 树”和“天空”之间的关系: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作为生物的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所有的赐予与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等待那雪花的绽开。
人总要相信些什么,才不会度日时,跌入未知的黑洞。
——特朗斯特罗姆
读了《树和天空》这首诗,你能写下几条自己的联想或感悟吗?
①世间万物平等,我们并不比一棵树更高贵。在树的眼里,我们也许才是一棵“树”。
②换一个视角观察和思考人、人生、世界和宇宙,会得到一种新奇的感受,让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更充盈。
③像一棵树那样忙碌地拼搏奋斗是一种美,而在人生旅途中暂时停下来,驻足静观与默想,等待“雪花”绽开的美妙,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好体验。
问题探究
对比阅读
《迷娘(之一)》和《树与天空》这两首诗是如何组合意象来表达情感起伏流动的?
迷娘 树和天空
意象组合 柠檬花、橙子、桃金娘、月桂 蓝天、和风 树、我们、雨、倾洒的灰色
果园、黑鹂
成行的圆柱、辉煌的厅堂、宽敞明亮的居室、大理石立像 树、我们
明朗的夜晚、雪花
云径、山冈、迷雾、岩洞、龙种、危崖、瀑布
情感流动 热烈向往——爱玩眷恋——坚定迫切 生命律动——静观——升华
结论
哥德《迷娘》每一节前四行运用密集而精致意象群,营造出富有画面感的整体情境;后三行则转为直接抒情,让激荡的情感喷薄而出;三小节之间在画面和情绪上不断转换与呼应,造成情感的跌宕起伏和流动变化,直至结尾达到情感的巅峰。全诗在和谐中有丰富的变化,所有变化又归于和谐,展现出歌德在抒情诗上的高超技艺。
特朗斯特罗姆《树和天空》这首诗的情感节奏则体现为这首诗意象“动”与“静”的转换。从第一小节“树”在雨中走动转入第二小节前半部分的“树”的“停歇”与“静闪”,最终随着“雪花”的绽放,又从“静”转入“动”。这首诗就是在动静的反复转换之间,让情感和意蕴流动起来,从而获得独特的内在节奏。
总结
美国著名的意象派诗人埃德拉·庞德说:“意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只是一个思想,它是一团或一堆相交融的思想,具有活力。”
鉴赏外国诗歌要通过想象联想,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知识和经验,从带有浓烈个人色彩的具体意象中,设身处地去体验意象组合营造的独特情境,从意象的转换、跳跃感受情绪的变化流动,并关注意象组合的内在呼应,整体挖掘诗歌隐含的深刻意蕴,并由此感悟出社会人生的哲理真谛。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