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小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黄江镇中心小学万何兰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32-3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
2.过程与方法:在数数中使学生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通过观察、比较,以及自主探究建立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教学难点】抽象概括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互动。
1.小游戏。
2.数正方体。
二、导入。数正方形,明确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先数几张完整的红色正方形,再出示一张不完整的红色正方形,学生产生疑问这时“该用什么数字表示红色部分”,从而引出小数。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数数方法,将小数产生的历史用最简洁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经历小数的产生过程,明确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三、新授课。
1.一位小数的意义:初步了解小数的十进关系及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
(1)出示的正方形纸无法判断具体用什么小数表示,引导学生把正方形“1”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是0.1,然后数出红色部分所占份数,所以红色部分是,用小数表示是0.7,通过数数知道“7”表示7个0.1,引出课题:小数的意义。
(2)出示4个图形,判断哪些图形是可以用0.7表示的。通过比较不同图形的不同分成,总结出要把图形平均分成10份才能直接用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根据导入部分复习的自然数“满十进一”的道理,学生易想到把正方形纸平均分成10份,那红色部分就是0.7,在数数中学生也能深刻明白0.7表示的意义,进而引出课题。另外通过比较不同图形的不同分成,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再增加一个长条,用小数表示就是0.8,并说出小数的意义。另外提问白色部分又该用什么小数表示?(0.2)
【设计意图】再增加一个长条,其实就是求0.7+0.1是多少,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明白0.8里面有8个0.1。另外还充分利用现成题目,让学生求出白色部分是0.2,初步理解10个0.1是1。
(4)师:请同学们看这些小数,这3个小数中你觉得哪个最重要?
生:0.1(为什么?)其他几个数都是用0.1数出来的。
师:是的,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知道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观察小数,回忆小数产生过程,让学生意识到0.1的重要性,从而知道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2.两位小数的产生和意义。
(1)接着0.8猜猜:比0.8多一点的是什么?学生很容易想到是0.9,但实际却不满0.9,从而引出0.01。
师(提出疑问):你怎么知道它是0.01?
生想到把正方形再进行切分,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份是
就是0.01,从而数出红色部分是0.88。
【设计意图】1份比0.1小该怎么表示?由此产生学习两位小数的必要性。利用学生已有整数和一位小数的经验进行迁移,得到只要把0.1再平均分成10份,其实就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在学生已有的认知里,分母是100的分数就是两位小数,从而沟通了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之间的联系。
(2)师(疑惑):咦,两个8,这两个8一样吗?(引导学生说出两个8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长的一样但位置不同的数字比较,充分理解数字所处位置不同时其表示的意义也不同。
(3)看课件抢答:0.89、0.90还可以写成0.9。
师(疑惑):咦,有2个答案,这些都对吗?(引导学生说出各自表示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0.9和0.90,寻找两者之间的共性,明晰小数和分母为10、100的分数有关系。另外,通过抢答方式,不断增加1个0.01,让学生在“数形结合”中深刻明白0.1和0.01之间的进率。
师:这几个小数中他们的计数单位是什么?(0.01)那10个0.01是多少?(0.1)。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观察小数,回忆小数产生过程,让学生意识到0.01的重要性,从而知道0.01也是小数的计数单位,顺势引出10个0.01是0.1。
(5)看课件抢答:1
通过数形结合,学生很容易可以知道10个0.1是1,所以0.1和0.01之间的进率是10,从而推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设计意图】继续增加涂色部分,这时整个正方形都被涂满,就是“1”,从而知道10个0.1是1,再结合前面知道的10个0.01是0.1,可以推出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三位小数的意义。
(1)师:同学们,请认真观察一下这些小数,他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这些小数是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
师:那你们能不能创造出一个三位小数来?(学生创造出一个三位小数,并说出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
师(疑惑):咦,你这个0.001是怎么来的?(引导学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1000份)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特点,类推出三位小数,并说出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从这里可以培养学生的类推思想,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从这里还能了解到学生对新知的掌握情况。
(2)小组合作:把创造出的小数在正方形纸上涂色表示。(先请一位学生说说小组成员分工。)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要求,以小组分工图展示出来,让学生对小组分工一目了然。另外把创造出的三位小数在正方形涂色表示,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请2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并汇报创作过程。
师:同学们,那这几个小数中他们的计数单位又是什么呢?(0.001)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观察小数,回忆小数产生过程,让学生意识到0.001的重要性,从而知道0.001也是小数的计数单位。
4.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看这里的分数和小数,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联系不?
生:分母是10的分数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的分数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分母是1000的分数可以用三位小数表示。
师:是的,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数和小数,发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化理解小数的意义。
5.播放微课。了解小数的历史。
【设计意图】利用微课的特点,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小数的渊源,进一步体会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四、课堂检测。
1.抢答(①用数表示涂色部分、②小数计算、③说生活中小数的意义)。
2.完成书本P32-33例1。
【设计意图】先进行3道简单的抢答题,快速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再回归课本,让学习和生活、书本紧密联系在一起。
五、谈收获。
1.学生谈收获。
2.师:同学们,回过头来,三年级我们认识了分数和小数,四年级我们又学了小数的意义,现在请你们思考一个问题,在很久很久以前是先有分数还是先有小数呢?
【设计意图】课堂应该是意犹未尽的,到底是先有分数还是先有小数,这涉及到小数的演变过程,是数学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渴望和兴趣。
六、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
计数单位
)
=0.1 =0.01 =0.001
=0.7 =0.88 0.536
=0.8 8个0.1 8个0.01 5个0.1 3个0.01 6个0.001
=0.9 =0.90
10个0.1是1 10个0.01是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0
七、教学反思。
在讲解《小数的意义》时,我们知道小数的意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构建对小数的理解,需要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第一次上课时,我以米尺为桥梁,让学生找出分数与小数的契合点来构建小数的意义,但没有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缺乏数形结合的直观教学手段,前面一位小数和两位小数的教学不够深刻,部分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掌握不牢,导致后面学习三位小数时也出现困难。第二次我用不完整的色图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用不规则的色图引发概念生长,“色图变换”将直观图示、十进分数、小数意义三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图示的表达中理解了数的概念,在图示的变化中感受了数的变化,使得小数意义的认识不再是浮于表面,而是直观可感,达到了认识数学概念本质的目的。整节课,伴随着直观图的使用与呈现,学生不断经历着从“眼中有图”到“脑中有图”的过程,感受数概念的生长。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进行恰当的评价,可以激起学生的欲望,但对于我这个新教师来说,课堂评价语言缺乏,语言不精炼,习惯性把话重复,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偏少,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