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天平称重的具体情境,类比等式变形的过程,抽象出等式性质,即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进一步了解等式性质是解方程的根据。
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形如2X=10的简单方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来解简单的方程。
难点:通过实验,发现“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这一性质。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每组一架天平、相关物品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猜想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游戏——夏季运动会(利用EN5的课堂活动,判断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问:“解这几道方程是根据上节课学习的一个等式性质,谁能说说这个等式性质的内容?”(生答后齐读)师接着问:“受这个规律的启发,你有什么新的猜想吗?”
2、对于他的猜想,谁还有补充?
3、谁能把大家的猜想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
4、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解方程二》,验证大家的猜想。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已经学过了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的性质。上课伊始,先复习所学知识,并由此进行合理猜想,再自然地引入新课,直奔主题。
二、合作交流,尝试验证
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呢?(举例子、用天平)(这个同学给大家的建议不错)
1.小组合作交流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2)学生进行动手操作,验证猜想,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3)小组代表展示汇报
2.验证猜想: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仍然成立。
生1:我们在
天平的左侧放的砝码质量xg,右侧放5g的砝码,此时天平两边平衡。用式子表示:x=5。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教材第70页第一幅情境图,板书式子,并追问:接着要怎么验证?
生2:在天平的左侧加2个xg砝码,右侧也加2个5g砝码。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教材第70页第二幅情境图,引导学生发现:此时天平仍然平衡,用式子表示:3x=3×5。
师:通过你们的实验和所列的算式,可以验证猜想的哪一部分?
生:发现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师过渡语:一个数学规律的探究只做一次实验往往是不够的,数学家们经常要经过很多次的探究论证才能得出,那我们就再来验证一下吧。
师追问:如果左侧加3个xg的砝码,右侧也加3个5g的砝码,还会平衡吗?此时用式子怎么表示?
生回答:平衡,用式子表示是:4x=4×5。
引导学生通过验证尝试归纳:
通过验证,我们发现: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等式是仍然成立。
3.验证猜想: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生1:如果左侧加上2个X克的砝码,右侧加上2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平衡,用等式表示(2X=20)
生2:如果左侧拿走一个X克的砝码,右侧拿走一个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平衡,用等式表示:2 X÷2=20÷2
通过验证,我们发现: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教材第70页第三,四幅情境图,并板书式子让学生明确规律。
通过验证让学生再次归纳:等式两边都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猜想是正确的。
引导学生思考:这里为什么强调是不为0的数呢?因为0不能做除数。
4.小结规律
师: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两个规律,谁能把这两个规律概括为一句话呢?
生: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现在请大家一起自豪大声的读出我们探究的规律。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的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天平两侧的变化情况,加深学生对等式的理解,体会等式的变化规律。
5.规律探究出来了,你会用规律吗?
6.出示4y=2000,集体解方程,根据昨天《解方程一》的经验,你觉得这个方程该怎么解呢?
(师提醒解方程的格式:先写“解:”,等号对齐,未知数一般写在等号左边)
7.y=500对吗?怎么验证呢?(生口答,师板演)
8.老师现在还有一个疑问:方程两边为什么要同时除以4呢?淘气给大家刚才解方程的过程配了一副图,谁能看懂,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再总结:4y=2000表示4个y的和是2000,要求一个y就要用4y÷4就是一个y了,左边除以4,根据等式性质右边也要同时除以4。)
三、学以致用,小试牛刀。
同学们,现在,你会运用今天所学的规律解方程了吗 有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
课件出示 x÷3=9 7y=28
生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展示学生解方程的过程并展讲。每汇报一题答案后,并说说“解这道方程用的是规律的哪一部分?追问:“为什么第一道方程的两边同时x3,而第二道同时÷7呢?
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同学们,你觉得自己今天掌握的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去“智慧加油站”给自己再加加油吧!
第一站:火眼金睛
1.这样解方程,对吗? X-19=19 3X=36
(没写“解:”;左边加19,右边却减了19;少写了3x÷3,格式不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格式要求呢?)
"知识链接":等号在方程中它就像一个隐形的天平,表示天平的左右两边平衡,所以在解方程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等式两边平衡,并通过一步步加减乘除的相互抵消,才能正确求出方程的解。因此,3x÷3不能省略不写,去掉后这个天平就失去了平衡,等号两边就不相等了,这个方程显然是不成立的。。)
第二站:实际应用
2.长方形游泳池占地600平方米,长30米,游泳池宽多少米?出示题目后,让学生找出题目给出的什么信息?求什么?你能从题中找出等量关系吗? (长×宽=面积) 那同学们根据这个等式列出方程并求解。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先运用不同的方法解方程,让学生在体会解方程的方法的同时掌握解方程的书写格式,再师生共同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五、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1.你有哪些收获?
2.播放微课。
六、布置作业
斜坡中的方程问题。
板书设计
解方程(二)
猜想 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验证 x=5 2x=20
3x=3×5 2x÷2=20÷2
应用 4y=2000
解:4y÷4=2000÷4
y=500
检验:4×500=2000对了
课后反思:
以前教材中,学习解方程之前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加、减、乘、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减数+差等关系来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而新教材则是借用天平游戏使学生首先感悟“等式”,比较两种思路:第一种方法是把未知数x优先从背景中筛选出来,依据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x的值;第二种方法用“结构性观点”去看待方程,着眼于其所表明的等量关系,体现了方程思想的本质,较好地解决了中小学关于方程解法的衔接问题。《数学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能“理解等式的性 质,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那么,教材编排的价值是不容置疑的,即不能因为学生思维的轻车熟路,而忽视新知的教学,忽视学生数学思想的进一步提升。教材利用天平这样的事物原形来揭示等式的性质,把抽象的解方程的过程用形象化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解方程的过程是一个等式的恒等变形。教材又通过天平平衡原理过渡到等式的性质,从而利用等式的性质教学解方程,使得解方程变得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学生深刻认识到: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看似麻烦,实则简单,不须思考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虽然这样教学学生有兴趣,学得不错,但也存在局限性,如a-x=b和a÷x=b,虽然教材没有要求解这类方程,但试卷和相应的练习有出现,因此,有必要特别利用一些时间给学生补充讲解这类方程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