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6 12:4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连页式模板:
课程名称 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
授课人 学校名称
教学对象 科 目 数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依据标准
新课标明确地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现实经验的开放的、创新的、多样化的教学,倡导有效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把《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设计基调定在游戏中交流,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生成,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将人民币的认识分为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和大面额人民币的认识两个层次进行编排,并以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为主,这样的编排,既使学生对我国正在流通的法定货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又突出了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小面额人民币的认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一年级小学生好动、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及难重点(知识与技能,方法和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学习的主体意识教学重难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隐藏在人民币中的数学问题,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和提高课堂参与度;2、游戏激趣策略:通过分一分、认一认游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创设宽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气氛,维持学生学习的动机;3、情境迁移策略: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巩固提高学生应用人民币的方法。
六、教学环境及设备、资源准备
教具:PPT课件、人民币教具学具:人民币学具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设备资源应用分析
一、激趣导入二、探究新知三、创设意境提出问题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小结 1.由主题图引入教学: 教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四张图片。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图片里的主人公都在做什么他们手上拿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还会用到钱?教学例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1)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人民币,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将你认识的人民币介绍给同组的同学听,看谁认得多,认得准。(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人民币的?(3)老师引导并参与学生把人民币进行分类的活动。学生展示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的图案、颜色各有什么特征。老师继续引导学生做换钱游戏,发现角和分的关系:知道了元和角之间的关系,谁能试着猜猜角和分之间会有怎样的关系? 老师手中有1角,可以怎么换?在知道1角可以换10个1分的基础上,还可以拓展换成5个2分、2个5分、8个1分和1个2分等,由此加深对“1角=10分”的认识。出示课本53页做一做第1题和第2题。教师随堂检查,适时纠正。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生观察图片,汇报发现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到过钱,体会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小组汇报: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本组的人民币,教师及时补充。学生各抒己见,介绍自己的好方法。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分类方法,再向全班同学展示学生动手操作,用硬币进行换钱的游戏。 PPT课件
八、教学评价设计
1、真棒,多好的回答呀,连老师也没有想到呢。 2、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学霸。 3、说的好!老师为你自豪。 4、你回答的声音真响亮! 5、你是进步真快,继续努力。 6、我们班同学真不简单,能提出这么多解题方法。 7、对,我们不仅要认识人民币,也要爱护它。
九、课后反思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人民币,有的时候还使用人民币,因此我通过谈话式教学,在激发学生已有经验的同时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人民币的特征时,孩子由于自身发展规律限制汇报得不顾全面,此时我在学生汇报的时候及时给予补充,让孩子有清晰的了解。一年级的学生贪玩好动,组织纪律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吸取教训,组织所有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