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阅读练习试题(含知识点+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阅读练习试题(含知识点+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30 14:4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知识点+课内+课外阅读练习试题
一、知识梳理
1.《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一首送别诗。首两句写景,用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凄寒孤寂之情,也展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后两句诗人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与前面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之间形成一种有意无意的照应,令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
2.塞下曲:古时边塞的一种军歌。《塞下曲》是由唐代诗人卢纶以汉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五言古体诗。
3.《墨梅》: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4.《“诺曼底号”遇难记》记叙了“诺曼底号”轮船在海上夜航时与“玛丽号”轮船相撞,“诺曼底号”船长哈尔威沉着指挥,使所有乘客和船员得救,自己却以身殉职的故事,赞扬了哈尔威船长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5.《黄继光》写的是在上甘岭战役中,战士黄继光为了让部队完成作战任务而用自己的身躯堵住火力点的故事,赞扬了黄继光英勇无畏、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
6.《挑山工》记叙了“我”登泰山时,看到挑山工登山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事。
现代文
二、课内阅读
(一)“诺曼底号”遇难记〈节选〉
二十分钟到了,轮船沉没了。
船头先下去,须臾,海水把船尾也浸没了。
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惨惨的雾气,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进大海。
哈尔威船长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须臾—( ) 犹如—( )
凝视—( )
2.读画“ ”句子,完成练习。
(1)这句话展现了哈尔威船长______________的品质。
(2)此时,哈尔威船长的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哈尔威船长的牺牲让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体会?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黄继光》节选
营参谋长正在着急,只见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4.用“ ”画出描写黄继光动作的词。
5.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描写,突出了黄继光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6.仿照文段中第二句话的写法,以“爸爸打乒乓球”为主题写一组连续动作。
__________________
(三)挑 山 工(节选)
谈话更随便些了,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 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是一条道 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你看,是不是这个理儿 ”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7.“我”心中的“不解之谜”是 _______________
8.挑山工和游人走路不一样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挑山工的话包蕴着什么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阅读。
(一)那一瞬的感动
车继续飞驰着,我又回头望了一下那身影,心中又涌起更深的感动……
在回老家的路上,我们一路开着车,我卧在座椅上,听着音乐,望着窗外的景色。就在临入高速公路的路口,我突然听见前面的几辆车都“嘟——嘟——”地按起喇叭,并绕开了某个东西飞速驶去。
起初并没有在意,可后来,我们的车突然地急转弯,我惊惶地坐起来,好奇心使我不禁向外望去——车窗下,一个环卫工人蹲在地上,拿着小扫把,一点一点将地面上的一堆玻璃渣扫入小筐中。细看,她约四十来岁,被冻得通红且上面布满干裂口子的双手颤抖着,低着头,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的工作。
背后的车辆仍有许多向她按响不满的喇叭,看到司机们对她不满的眼神时,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佩,是酸楚,是担忧……全都交织在一起,使我心头不觉一热,似乎涌上了一股热血,灼烧着我的思想与灵魂。
仅仅一个身影,一个在高速路口的身影,一个不顾任何危险的身影;仅仅一双手,一双在打扫卫生的手,一双冻得发颤还不顾的手;仅仅一个思想,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仅仅一个灵魂,一个高尚的灵魂……却对我触动如此之大,以至于让我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
看着远去的身影渐渐缩小,这单单是一个身影吗?不!她是千千万万环卫工人的缩影。他们的工作如此平凡,他们的工资如此菲薄,他们的生活如此简单,而他们却用一颗最真诚的心谱写着一支最动人的歌,用最朴实的双手营造着最美丽的世界。
车渐渐走远,可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
10.本文采用了( )的手法。
A.顺叙 B.插叙 C.倒叙
11.文中画线句子是对这个环卫工人的_____、_____、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她对_____。
12.“顿时我心中百感交集——是感动,是敬佩,是酸楚,是担忧……”作者“感动”的是_____;“敬佩”的是_____;“酸楚”的是_____;“担忧”的是_____。
A.她这样会不会有危险 B.她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C.她的工作不被很多人理解 D.她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13.作者为什么说“那个身影却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短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之情。
(二)一碗馄饨
①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②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③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
④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感激!”她忙擦着泪水,对老婆婆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怎么对我?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⑤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去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呢?”
⑥女孩愣住了。
⑦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见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你这淘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凉了!”
⑧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⑨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为什么对自己的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5.联系上下文,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
视而不见( ) 和蔼 ( )
疲惫不堪( ) 感激不尽( )
A.尽管睁着眼睛看,却什么也没看见,指不重视或不注意。
B.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C.态度温和,容易接近。
D.疲惫得难得忍受,形容非常疲乏。
16.文中女孩一共掉了两次泪,说说原因。第一次掉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掉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6段的“女孩愣住了。”女孩子为什么愣住了?此时她会怎么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用“疲惫不堪”“露出了喜色”来描写母亲的神态,这种变化表露了母亲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手托起的太阳
老马突然辞了司机的职位,而去做勤杂,这个工作虽然相对清闲,但工资少,别人都不知道老马是怎么想的。
接下来,人们发现老马总把右手揣在口袋里,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扫地,甚至写字也用起了左手,有人好奇地问老马:“你为什么把右手给搁起来呢?”老马说:“我要练习和尝试用一只手生活。”
没多久,公司情况不景气了,只用左手的老马就成了领导眼里的沙子,他每天都把右手揣在口袋里,样子真是吊儿郎当,最后领导让他去了包装间工作。
老马仍旧只用一只手工作,在包装间里,他用左手笨拙地操练,( )经过反复练习,已日渐熟练,( )仍敌不过别人两只手上阵。
年底时,老马下了岗,他说:“这个工作我也早想辞了,我要用一只手重新干一番事业,不比有两只手的人差。”
老马自己开了家不到十平方米的杂货店,来往的人都能看到一个把右手放到口袋里不动弹的男人在忙碌,他用左手吃力地搬货、码货、点钱。邻居看他平时做饭、洗衣、拖地也是只用一只手,时间长了,人们都认为他是个残疾,但老马并没办残疾证。
( )辛勤地付出,( )会有丰厚的回报。老马用一只手撑起的小店见了起色,他就搬到对面二十平方米的店面去了。
这一天。他用一只手搬完所有的货物,疲惫地回到家,发现桌上放有四莱一汤,虽然做得很粗糙,但老马笑了,这是儿子的杰作,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苦心。
十九岁的儿子用左手给父亲倒了一杯酒,用左手擦去父亲眼角的泪水,说:“爸爸,我也能用一只手生活了。你能,我也能。”
儿子的右臂是空的,两年前因一场意外致残,他在家里闷了整整两年不出门。老马这才伸出了根本没有残疾的右手,和儿子紧紧相拥:“孩子,爸爸用一只手给你演示了一年多,只想告诉你,一只手也能好好生活,谁说一只手托不起太阳?”
19.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再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因为老马只用左手,领导让他_______________,年底他______________,自己开了一家________________。
21.“他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苦心”,老马的苦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抓住了人物的_______和_______来描写,从中我们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老马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歌
一、课内阅读。
(一)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将诗文内容补充完整。
25.从这首诗中,我们知道诗人王昌龄要送别的朋友是________________,他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送别朋友的。诗的前两句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渲染了离别的气氛。
26.这首诗形象地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
27.你还知道哪些送别的诗句呢?快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平时的积累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8.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身上寄予了____________的高尚情操。
29.诗的前两句写实,强调“吾家”的梅花朵朵都是“淡墨痕”的,素净雅洁;后两句__________,说明他画梅花不是为了____________,只是要让___________。
30.从作者描写梅花的诗句中,你感悟到梅花的哪些品格精神?从梅花的品格精神联想到哪些人呢?
_________________。
31.你还知道哪些写梅的诗句?写一两句。
_________________。
(三)
塞下曲(其二)
卢纶
林暗草惊风①,
将军夜引弓②。
平明寻白羽③,
没④在石棱⑤中。
塞下曲(其三)
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①惊风:突然被风吹动。②引弓:拉弓。③白羽:白色羽毛,这里指白羽箭。④没(mò):陷入。⑤石棱(léng):石头的突起部分。
32.《塞下曲》(其二)中描写的将军在“草惊风”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反应是___________;《塞下曲》(其三)中描写的将军在“单于夜遁逃”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决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他们的反应中可以看出,这两位将军有___________的特点。
33.《塞下曲》(其三)中“________”字写出了戍边将士的果敢与勇猛;“________”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两者相衬,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34.试着通过自己的理解将《塞下曲》(其三)描述的情景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我知道的边塞诗句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别董大
[唐]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6.《别董大》是一首_______诗,前两句是写__________,后两句是诗人对友人的宽慰。全诗充满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诗句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名句是:__________。
37.《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______朝诗人_________。“浥”这个字读_______。柳树的颜色是________。古诗前两句是_________(写景/写送别)的。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情。
38.两首诗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
39.通读《别董大》,想象古诗描写的景象,用自的话写出古诗描写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片刻 好像 注视
2. 视死如归 大家都安全了,我尽到了自己的职责,身为船长,我要与“诺曼底号”共存亡。
3.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然而,哈尔威船长在生死的关键时刻,选择了坚守岗位、舍己救人,将生的希望让给他人,将死亡留给自己,他的生命是无私而崇高的。
4.站起来、张开、猛扑、堵住
5. 动作 英勇顽强或视死如归
6.爸爸右手握住拍子,左手托起球,左手抛球,右手用拍子打了出去。
7.挑山工走得很慢,怎么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
8.游人一路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挑山工是一个劲儿往前走。
9.无论做什么事,只有认定目标、坚忍不拔、勇于攀登,才能取得成功。
10.C
11. 神态 动作 外貌 工作的认真负责
12. B D C A
13.因为环卫工人的朴实的身影,敬业的精神印在了我的心中。
14.对环卫工人的敬佩与赞美
15. A C D B
16. 被老婆婆所感动,还有跟妈妈吵架后的委屈、不满,觉得自己的妈妈还不如一个陌生的老婆婆。 她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心生愧疚,也被深深的母爱所感动
17.因为老婆婆的话让她震惊了,让她醒悟,也让她后悔。此时她心里会想:我之前怎么没有发现妈妈对我的爱,我怎么能跟妈妈吵架?怎么能离家出走呢?婆婆一碗馄饨就让我如此感动,而妈妈给了我那么多爱,我怎么就不知道感激呢?还跟妈妈吵架,让妈妈生气,太不应该了。
18.表露出母亲对女儿的担忧和见女儿回来后的欣喜,突出了母亲爱女情深。
19.虽然 但是 只有 才 示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20. 去包装间工作 下了岗 杂货店
21.让失去右臂的儿子知道一只手也可以好好地生活,让儿子积极地面对生活。
22. 动作 语言 儿子意识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儿子要和父亲一样积极地面对生活
23.作为一个父亲,你的一举一动对儿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儿子藏起了自己的右手,用实际行动证明只有一只手也能好好生活,诠释了一个父亲的伟大。
24.寒雨连江夜入吴 一片冰心在玉壶
25. 辛渐 芙蓉楼 寒雨 楚山孤
26. 与友人的离情别意 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
2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8.鄙视流俗、贞节自守
29. 抒情言志 让人夸赞颜色好 它的清香弥漫在天地之间
30.鄙视流俗、贞节自守。文天祥、朱自清。
3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2. 夜引弓(在夜色中拉弓射箭) 欲将轻骑逐(想要带领骑兵追敌) 当机立断(果断)
33. 逐 满 戍边将士不怕艰苦、英勇顽强
34.黑云遮月的夜晚,大雁高飞,单于的军队趁着夜色逃跑。(我方将军)想要率领骑兵追击,大雪从天而降,刹那间落满了身上的弓刀。
35.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36. 送别 景 对朋友的真挚情怀与乐观豪迈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7. 唐 王维 yì 青翠嫩绿 写景 与友人分别的不含之情和相见不知期的惆怅
38. 都是送别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表达情感 第一首诗作者胸襟开,性情乐观;第二首诗有凄凉悲观之感
39.我送别董大那一天,满天阴沉沉的云,太阳也变得暗暗的,北风呼呼地吹,大雁在纷飞的雪花中向南飞去。天气很不好,我和董大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抖精神,拍拍董大的肩膀笑着说:“董大,你不要担心新去的地方没有朋友,凭着你的琴声、你的音乐修养,世上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