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案
【教材分析】:
《蜜蜂》这支乐曲是G大调、2/4拍、小快板。它的旋律是由一系列三连音组成的,带有“无穷动”体裁的特征。乐曲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蜜蜂在花丛中采蜜地灵巧轻盈地形象。
一开始就出现了连绵不断地三连音和半音上下颤动,模仿蜜蜂振翅飞鸣的嗡嗡声,力度从弱到强,生动逼真,描写蜜蜂从远处飞来,主体与引子紧紧相接,旋律音区连续作八度提升,使人联想到一曲可爱的蜜蜂在盘旋起伏,漫天飞舞的景象。乐曲的中间段落运用了重音奏法,音乐从弱到强,最后用提琴的拨弦轻轻结束,好似蜜蜂采完蜜又飞走了。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欣赏课的学习还不熟悉。它们活泼好动的个性,及心理和生理的发展都处于一个萌芽阶段。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抓了学生的年龄特性和学生行为习惯上来“作文章”。让学生在游戏,模仿、体验中学会聆听音乐,关注音乐。充分展开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使其在欣赏教学课堂中学会“欣赏”。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轻快、活动的情绪,并能在活动参与中,使学生学会静静聆听音乐。
2、通过聆听乐曲《蜜蜂》,在认识、模仿、听辨、表演等活动中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情绪。
3、能合着音乐的节拍,用图线谱及身体的律动感受,并进行表演。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辨知小提琴的音色。
2、难点:能听辨乐曲描绘的不同画面。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蜜蜂
二、新课新授
1、介绍蜜蜂的作者
2、初次聆听并感受乐曲的速度和描绘的画面
3、再次聆听乐曲的演奏乐器,是哪一个乐器在模仿小蜜蜂
4、乐曲模仿的是一只还是一群蜜蜂?是怎样模仿的?
5、分段聆听
三、拓展探究
1、根据场景变化来创编动作
2、听《野蜂飞舞》
3、生活中还有哪些益虫?(为下节《蝴蝶》做铺垫)
四、课堂总结
小蜜蜂、小蜻蜓、蝴蝶、七星瓢虫等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不仅要热爱大自然,也保护身边的小动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共16张PPT)
欢迎来到音乐课堂
猜一猜
小昆虫,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
传花粉,采花蜜,快快乐乐去劳动。
(打一动物)
蜜 蜂
蜜 蜂
人音版2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1课时
弗朗索瓦·舒伯特
弗朗索瓦·舒伯特是德国的小提琴家、作曲家。他的作品大多都是小提琴曲,曾任德累斯顿乐团的首席。
初次聆听
乐曲的速度如何?表现了怎样的场景?
速度很快 蜜蜂在花丛中采蜜的场景
1.乐曲是由哪两种乐器演奏?
2.哪一个乐器在模仿小蜜蜂?
钢 琴
小提琴
再次聆听
乐曲描绘的是一只蜜蜂还是一群蜜蜂?
乐曲是怎样模仿蜜蜂的?
这部分描绘了蜜蜂群怎样的场景?
蜜蜂从远处飞来,并有振翅飞鸣的嗡嗡声......
分段聆听
这部分乐曲让你联想到了蜜蜂怎样的场景?
蜜蜂们盘旋起伏、漫天飞舞的在花丛中采蜜......
分段聆听
乐曲结尾部分力度出现了什么变化?
渐弱、提琴拨弦轻轻结束
结尾描绘了蜜蜂群怎样的画面?
蜜蜂群采完蜜后飞走了
分段聆听
分小组:根据场景的变化来模仿蜜蜂们的动作
小小采蜜家
《野蜂飞舞》
拓 展
想一想
生活中还有哪些像小蜜蜂一样的益虫?
蝴蝶
七星瓢虫
蜻蜓
小结:
小蜜蜂、小蜻蜓、蝴蝶、七星瓢虫等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不仅要热爱大自然,也保护身边的小动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卓同教育艺术部
谢谢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