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2】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加分宝第32讲物质的分类 学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2】浙江省科学中考一轮复习加分宝第32讲物质的分类 学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3-16 09:05:57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2讲 物质的分类
考点 常见题型 考点分值
1. 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应用) 选择、填空 2~4分
2.知道具体物质的类别(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3.辨认无机物和有机物(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4.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5.知道单质的概念(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6.知道化合物的概念(了解) 选择、填空 2~4分
7.区别单质和化合物(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8.认识常见的化合物(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9. 说明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及操作要点(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10.说明粗盐提纯的过程(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一、物质的分类
物质
1. 纯净物和混合物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概念 宏观 由___________物质组成 由________物质组成
微观 含有多种分子或原子 只含有一种分子或原子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微观示意图 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表示纯净物的是________
判断依据 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有唯一的化学式
联系
【易错警示】判断纯净物、混合物时不要被“纯净”“混合”等词语的表面词意所迷惑,如纯净的空气属于________、冰水混合物属于________。
2. 单质、氧化物、化合物
类别 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
概念 由_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______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____元素的化合物 由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微观表示 A B C按照单质、氧化物、化合物的顺序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判断依据 ①必须是纯净物;②只含一种元素 ①必须是化合物;②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 ①必须是纯净物;②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关系
3. 简单的有机物
(1)定义:从物质组成看,有机物是一类含______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
(2)常见的有机物:甲烷(CH4)、丁烷(C4H10)、乙炔(C2H2)、乙醇(________)。
【特别提醒】由于大部分有机物易挥发,易燃烧,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
(3)甲烷气体的燃烧: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等的主要成分。具有________性,常用作燃料。
①实验现象:产生明亮的________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小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________。
②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醒】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前要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 过滤(物理变化)
(1)原理: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
(2)作用:除去液体中不溶性杂质或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仪器:______、漏斗、______、玻璃棒。
(4)操作要点:
【特别提醒】①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倾倒液体,以防滤液冲破滤纸造成过滤失败。
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a.滤纸破损;b.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 蒸发(物理变化)
(1)仪器:铁架台、________、蒸发皿、玻璃棒。
(2)操作要点:
【特别提醒】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实验1  粗盐提纯
Ⅰ.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漏斗、蒸发皿、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坩埚钳等。
2. 实验装置
3. 实验步骤及要点
实验步骤 操作方法 玻璃棒的作用
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取混有少量泥沙等杂质的粗盐
溶解 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________________
过滤 ①一贴、二低、三靠②若滤液浑浊应重新过滤 ________
蒸发 ①将过滤后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当蒸发皿内有________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________________
计算产率 将提纯得到的精盐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称量并计算精盐的产率产率=×100% 将蒸发皿中的晶体转移到纸上
4. 误差分析
误差 原因
产率偏低 ①称量粗盐时,“左码右物”,且使用了游码;②粗盐没有充分溶解;③过滤时漏斗内仍有少量液体残留,即停止过滤;④蒸发时液体可能______;⑤从蒸发皿中转移固体时固体洒落
误差 原因
产率偏高 ①过滤时液面________滤纸边缘,导致部分泥沙进入烧杯中;②蒸发时未充分蒸干等
Ⅱ.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1. 实验目的:
粗盐中除了含有不溶性杂质外,也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硫酸盐等。为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O,设计方案。
2. 设计思路:将杂质离子(Mg2+、Ca2+、SO)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3. 实验步骤:
(1)流程图
(2)所加试剂及作用:
①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核心素养 质疑与创新
1. 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除上述实验流程图中给出的试剂添加顺序是否还存在其他的顺序?若存在,请写出排列方式(用序号代替),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若在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盐酸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 ________(填“有”或“无”)影响。
3. 工业上制备粗盐时,通过晒盐或蒸煮的方法,可以蒸发盐溶液中水分使之浓缩结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对人体有害的一些物质
物质 危害 生活中常见事例
甲醛 使蛋白质变性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CO 剧毒,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机体缺氧 煤气中毒,碳的不完全燃烧,香烟的烟气等
黄曲霉毒素 损害人体肝脏,致癌 霉变大米、花生等食物
亚硝酸钠 有毒、致癌物质 代替食盐腌制肉制品
重金属盐 导致蛋白质变性 含镉大米
其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甲醇、苯、尼古丁、二英、毒品、工业明胶、地沟油、三聚氰胺、苏丹红和瘦肉精等。
【特别提醒】(1)注意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2)少吃油炸、烧烤、腌制的食品。
(3)注意防腐剂类型,尽量少食用含安全性低的防腐剂食品。
(4)防腐剂可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延长食物的防腐时间,但是过量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应该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合理使用防腐剂。
(5)坚决拒绝毒品。
知识点1 常见的物质
例1:20世纪20年代,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新型氧分子(O4)。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4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O4和O2互为同位素
C. 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变式训练
1.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了解了物质的分类方法。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氧气、水、铜
B. 氦气、高锰酸钾、食盐水
C. 硅、石灰水、二氧化碳
D. 氮气、稀盐酸、空气
2.我们要求实验室的药品要按物质分类来放置,部分药品摆放如下表:
药品柜 甲 乙 丙 丁
药品 CuO、MnO2等 HCl、H2SO4等 KOH、Ca(OH)2等 NaCl、CuSO4等
若“胜哥”需要Na2O2,他能取到该药品的药品柜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知识点2 粗盐提纯
例2:8.粗盐提纯过程中三次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A. 搅拌 过滤 搅拌 B. 过滤 搅拌 搅拌 C. 搅拌 引流 搅拌 D. 搅拌 过滤 引流
◆变式训练
1. 粗盐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___、玻璃棒.
(3)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 ________ 、 ________ (填化学式).
(4)在加热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2.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科学视频《海水晒盐 ( https: / / mp.weixin. / s __biz=MzI2OTY2MDAyMQ==&mid=2247522791&idx=1&sn=96648f2f8130a3730a6e3cdcb3ff903c&scene=21" \l "wechat_redirect )》,深刻感受到了海洋是我们人类的宝藏。
(1)小科用如图方法可进行粗盐提纯,其中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__。
(2)海水晒盐过程中,还能得到氯化镁(MgCl2)。工业上利用氯化镁在通电条件下分解,获得镁和氯气(Cl2)。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3 化学与人体健康
例3: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吸烟,会造成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影响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
B.当沙子进入眼睛时,应立即用水冲洗,不要揉搓眼睛,以免伤害虹膜
C.非处方药虽然可以自行购买,但都必须根据特定的医嘱谨慎用药
D.青春期应适当学习性知识,悦纳自己的性别及性征,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变式训练
1.常有不法商贩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向食品中违规使用化学药品。某果蔬批发市场检出 “甲醛白菜”(喷洒甲醛溶液保鲜的大白菜)。甲醛(HCHO)有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蛋白质变性。
(1)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这些属于甲醛的________性质。
(2)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以上信息,食用白菜前应减少可能由甲醛带来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4 可持续性发展、能源
例4:太阳是一颗恒星,它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变式训练
1. 可燃冰是天然气的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气冰”。。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 2CO2,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O与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_(可多选)。
A. 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B. 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 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大
D. 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 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1.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2  B. NaCl  C. Fe2O3  D. C2H5OH
2. 小科看了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的《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 ( https: / / mp.weixin. / s __biz=MzI2OTY2MDAyMQ==&mid=2247526146&idx=1&sn=91905a2569accfbc026acb352dddd010&scene=21" \l "wechat_redirect ),为祖国感到自豪,心中暗暗发誓:“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它是由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3.我们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就能实现物质转换。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C→CO→CO2 B.Mg→MgO→MgCl2
C.CuO→Cu(OH)2→CuCl2 D.NaOH→NaCl→NaNO3
4.平衡膳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保证。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4Fe+3O22Fe2O3 化合反应
B.Cu+2AgCl===2Ag+CuCl2 置换反应
C.SiO2+3CSiC+2CO↑ 置换反应
D.BaCO3+2HCl===B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6.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H2O、MgO、H2CO3 都属于氧化物
B.H2S、H2SO3、H2SO4 都属于酸
C.NaOH、Ca(OH)2、Fe(OH)2 都属于碱
D.NaCl、Na2CO3、NaHCO3 都属于盐
7.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科学视频《海水晒盐 ( https: / / mp.weixin. / s __biz=MzI2OTY2MDAyMQ==&mid=2247522791&idx=1&sn=96648f2f8130a3730a6e3cdcb3ff903c&scene=21" \l "wechat_redirect )》,知道了盐的来源。只是我们通过海水晒得的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____________。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__(填字母)。
A.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 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8.“胜哥”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演示实验,他用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 “胜哥”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 “胜哥”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________。
A. ⑤③②①④ B. ③⑤①④② C. ③⑤①②④
(3)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
(3)我国批准了32种允许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同时规定了这些食品防腐剂安全使用量与使用范围。但少数厂家违规使用食品防腐剂,影响了食品安全。下列是四名同学对待食品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可多选)
10.毒品危害很严重,海洛因是其中之一,化学式为C21H23NO5,它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吸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下列对待毒品的态度错误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吸毒危害大,坚决要抵制 B.吸毒易成瘾,一定要远离
C.明星有吸毒,仿效也可以
11. 纵观目前我们人类所利用的能源,氢能源和核能是最有前途的绿色能源。
(1)氢能源被称为绿色能源,是因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
(2)发展核能是缓解能源紧张的一种方案,获得核能的途径有核裂变和核聚变,当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________。
1. (2021 衢州)青少年的健康事关国家的未来,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远离毒品不要吸烟
B.体育中考后不再参加体育运动
C.为了学习经常不吃早餐
D.面对心理困惑不向任何人倾诉
2. (2021 宁波)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物质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酸 X
0 a - - -
+4 - b d Na2SO3等
+6 - c e f
A. X表示碱
B. 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 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3.(2021·杭州)吸食或注射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吸毒危害和禁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且毒瘾会越来越大
B. 吸毒会损害人体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
C. 吸毒成瘾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人类遗传病
D.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严禁种植大麻、罌粟等能提取毒品的植物
4.(2021·金华)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1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 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5. (2021·温州)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可用抗酸剂治疗。下列常用抗酸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MgO B. CaCO3 C. NaHCO3 D. Al(OH)3
6. (2021·绍兴)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工业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反应式是: ① 2FeTiO3+6C+7Cl2 2FeCl3+2TiCl4+6CO;②2Mg+TiCl4 2MgCl2+Ti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FeTiO3属于氧化物 B. 钛合金是一种金属单质
C. 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D. TiCl4中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96:71
7. (2021·嘉兴)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嘉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的是石灰石
B. 乙表示的是锌
C. 表中“ “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
D. 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
8. (2021·湖州)某考古团队在发掘被火山灰覆盖的绘画时,用激光设备打碎其表面附着的极小的石灰岩,这个过程会释放出钙离子,钙离子与火山灰周围的氟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CaF2) 。氟化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9. (2021·湖州)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10. (2021·丽水)测定粗盐纯度,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结晶
11.(2020·台州)联合国把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倡导“爱生命,不吸毒”。以下有关毒品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B. 吸毒会使免疫系统遭到损害
C. 每个公民都应参与禁毒活动 D. 为了兴奋可以吸食少量毒品
12.(2020·台州)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 和纯碱(Na2CO3)。
(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________。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___。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________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13.(2020·台州)台州甘蔗制糖有着悠久的历史。甘蔗制糖的部分环节为:清洗甘蔗→压榨甘蔗→分离渣汁 →蒸发浓缩→……
(1)甘蔗在压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2)渣汁的分离与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实验原理相同。
(3)糖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怎么变化
14.(2020·宁波)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补血剂。某硫酸厂产生的炉渣中除了有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兴趣小组利用炉渣尝试制备FeCO3 , 其流程如下:
【已知:Fe+Fe2(SO4)3=3FeSO4;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溶液A中的溶质除H2SO4外,还存在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5.(2021·杭州)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含SO42-、K+的杂质,小金用这种粗盐水经过下列实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
(1)固体A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________。
16. (2021·绍兴)酸碱理论的发展如下:
(1)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Na2CO3属于________(选填“酸”或“碱”)。
(2)根据酸碱电离理论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________。
(3)已知H2CO3→ +H+和 →CO32-+H+,由酸碱质子理论,H2CO3的共轭碱是 ________ 。
(4)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酸碱理论的描述也在不断完善。下列对不同酸碱理论的分析合理的是 。
A.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B.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氧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C.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2讲 物质的分类
考点 常见题型 考点分值
1. 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应用) 选择、填空 2~4分
2.知道具体物质的类别(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3.辨认无机物和有机物(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4.区别纯净物与混合物(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5.知道单质的概念(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6.知道化合物的概念(了解) 选择、填空 2~4分
7.区别单质和化合物(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8.认识常见的化合物(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9. 说明混合物分离的主要方法(过滤、蒸发)及操作要点(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6分
10.说明粗盐提纯的过程(理解) 选择(综合型)、填空 2~4分
一、物质的分类
物质
1. 纯净物和混合物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概念 宏观 由__两种或两种以上__物质组成 由___一种__物质组成
微观 含有多种分子或原子 只含有一种分子或原子
物质  混合物 纯净物
微观示意图 表示混合物的是__AC___(填字母,下同),表示纯净物的是_BD___
判断依据 不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 有唯一的化学式
联系
【易错警示】判断纯净物、混合物时不要被“纯净”“混合”等词语的表面词意所迷惑,如纯净的空气属于_混合物___、冰水混合物属于__纯净物_。
2. 单质、氧化物、化合物
类别 单质 氧化物 化合物
概念 由_一种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_两种_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__氧__元素的化合物 由__两种或两种以上____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微观表示 A B C按照单质、氧化物、化合物的顺序排列依次为__B___、___C___、___AC___(填字母)
判断依据 ①必须是纯净物;②只含一种元素 ①必须是化合物;②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 ①必须是纯净物;②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关系
3. 简单的有机物
(1)定义:从物质组成看,有机物是一类含__碳__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大多含有C、H、O、N等元素。
(2)常见的有机物:甲烷(CH4)、丁烷(C4H10)、乙炔(C2H2)、乙醇(__C2H5OH___)。
【特别提醒】由于大部分有机物易挥发,易燃烧,保存时一定要密封,做实验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着火或爆炸。
(3)甲烷气体的燃烧:甲烷是天然气、沼气等的主要成分。具有__可燃__性,常用作燃料。
①实验现象:产生明亮的__蓝色___火焰,放出大量的热,小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__浑浊__。
②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H4+2O2 CO2+2H2O_________。
【特别提醒】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时,易发生爆炸,故点燃甲烷前要______检验甲烷气体的纯度___。
二、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1. 过滤(物理变化)
(1)原理:把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分离。
(2)作用:除去液体中不溶性杂质或用于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3)仪器:__铁架台__、漏斗、__漏斗_、玻璃棒。
(4)操作要点:
【特别提醒】①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不能直接倾倒液体,以防滤液冲破滤纸造成过滤失败。
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a.滤纸破损;b.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 蒸发(物理变化)
(1)仪器:铁架台、__酒精灯__、蒸发皿、玻璃棒。
(2)操作要点:
【特别提醒】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实验1  粗盐提纯
Ⅰ.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漏斗、蒸发皿、量筒、托盘天平(带砝码)、坩埚钳等。
2. 实验装置
3. 实验步骤及要点
实验步骤 操作方法 玻璃棒的作用
称量 用托盘天平称取混有少量泥沙等杂质的粗盐
溶解 加水溶解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__搅拌,加速溶解___
过滤 ①一贴、二低、三靠②若滤液浑浊应重新过滤 ___引流___
蒸发 ①将过滤后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边加热边用玻璃棒不断搅拌;②当蒸发皿内有__较多固体__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其蒸干 __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或晶体飞溅___
计算产率 将提纯得到的精盐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称量并计算精盐的产率产率=×100% 将蒸发皿中的晶体转移到纸上
4. 误差分析
误差 原因
产率偏低 ①称量粗盐时,“左码右物”,且使用了游码;②粗盐没有充分溶解;③过滤时漏斗内仍有少量液体残留,即停止过滤;④蒸发时液体可能_溅出__;⑤从蒸发皿中转移固体时固体洒落
误差 原因
产率偏高 ①过滤时液面___高于___滤纸边缘,导致部分泥沙进入烧杯中;②蒸发时未充分蒸干等
Ⅱ.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
1. 实验目的:
粗盐中除了含有不溶性杂质外,也含有较多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l2、硫酸盐等。为除去粗盐中的Mg2+、Ca2+、SO,设计方案。
2. 设计思路:将杂质离子(Mg2+、Ca2+、SO)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3. 实验步骤:
(1)流程图
(2)所加试剂及作用:
①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______SO_____;
②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__________Mg2+_______________;
③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除去_________Ca2+、Ba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除去___________OH-、CO____________________ 。
核心素养 质疑与创新
1. 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除上述实验流程图中给出的试剂添加顺序是否还存在其他的顺序?若存在,请写出排列方式(用序号代替),并解释原因。___存在,添加的顺序还可以为②①③④、①③②④,试剂的添加顺序中碳酸钠溶液必须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否则溶液中过量的氯化钡无法除去,而稀盐酸必须在最后一步添加,否则溶液中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无法除去______。
2. 若在步骤④中加入的稀盐酸过量,则对所得到的氯化钠纯度 ___无___(填“有”或“无”)影响。
3. 工业上制备粗盐时,通过晒盐或蒸煮的方法,可以蒸发盐溶液中水分使之浓缩结晶,理由是___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__。
三、对人体有害的一些物质
物质 危害 生活中常见事例
甲醛 使蛋白质变性 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CO 剧毒,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机体缺氧 煤气中毒,碳的不完全燃烧,香烟的烟气等
黄曲霉毒素 损害人体肝脏,致癌 霉变大米、花生等食物
亚硝酸钠 有毒、致癌物质 代替食盐腌制肉制品
重金属盐 导致蛋白质变性 含镉大米
其他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甲醇、苯、尼古丁、二英、毒品、工业明胶、地沟油、三聚氰胺、苏丹红和瘦肉精等。
【特别提醒】(1)注意卫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2)少吃油炸、烧烤、腌制的食品。
(3)注意防腐剂类型,尽量少食用含安全性低的防腐剂食品。
(4)防腐剂可以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延长食物的防腐时间,但是过量使用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应该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合理使用防腐剂。
(5)坚决拒绝毒品。
知识点1 常见的物质
例1:20世纪20年代,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新型氧分子(O4)。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4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 O4和O2互为同位素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 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解析:(1)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为同位素原子;(3)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4)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
解析:A. O4只有一种元素组成,肯定为单质,故A错误;
B.O4和O2的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同,为同一种元素,不是同位素,故B错误;
C.O4和O2的分子组成不同,则性质肯定不同,故C错误;
D.O4和O2是两种不同的物质,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故D正确。
答案: D
◆变式训练
1.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了解了物质的分类方法。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氧气、水、铜
B. 氦气、高锰酸钾、食盐水
C. 硅、石灰水、二氧化碳
D. 氮气、稀盐酸、空气
解析: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据此分析判断。
A.氧气、水、铜,分别为单质、化合物和单质,故A不合题意;
B.氦气、高锰酸钾、食盐水,分别为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故B符合题意;
C.硅、石灰水、二氧化碳,分别为单质、混合物和化合物,故C不合题意;
D.氮气、稀盐酸、空气,分别为单质、混合物和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
答案: B
2.我们要求实验室的药品要按物质分类来放置,部分药品摆放如下表:
药品柜 甲 乙 丙 丁
药品 CuO、MnO2等 HCl、H2SO4等 KOH、Ca(OH)2等 NaCl、CuSO4等
若“胜哥”需要Na2O2,他能取到该药品的药品柜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甲属于氧化物;乙属于酸;丙属于碱;丁属于盐。Na2O2属于氧化物,所以得从甲药品柜取用。
答案:A
知识点2 粗盐提纯
例2:8.粗盐提纯过程中三次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
A. 搅拌 过滤 搅拌 B. 过滤 搅拌 搅拌 C. 搅拌 引流 搅拌 D. 搅拌 过滤 引流
解析:根据溶解、过滤和蒸发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判断。
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玻璃棒在溶解中的作用是搅拌,从而加快溶解;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在蒸发结晶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发生飞溅,故C正确,而A、B、D错误。
答案:C
◆变式训练
1. 粗盐中含有少量不溶性杂质(泥沙),还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Na2SO4、CaCl2、MgCl2).现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________、玻璃棒.
(3)加入适量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 ________ 、 ________ (填化学式).
(4)在加热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地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
解析:(1)氯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其中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钠杂质完全除去;故答案为:Na2SO4+BaCl2═BaSO4↓+2NaCl;使硫酸钠杂质完全除去;
(2)经过操作a得到固体和液体,因此是过滤操作,过滤中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漏斗;故答案为:过滤;漏斗;
(3)由于加入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是过量的,所以加入盐酸是为的与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故答案为:NaOH、Na2CO3;
(4)蒸发时,要使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防止受热不均,使液滴飞溅;故答案为:防止受热不均,使液滴飞溅.(1)根据氯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分析作用;(2)根据过滤可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操作中需要漏斗等仪器;(3)根据所加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过量,分析盐酸的作用;(4)根据蒸发操作分析玻璃棒的作用.
答案:(1)Na2SO4+BaCl2═BaSO4↓+2NaCl;使硫酸钠杂质完全除去 (2)过滤;漏斗
(3)NaOH;Na2CO3 (4)防止受热不均,使液滴飞溅
2.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科学视频《海水晒盐 ( https: / / mp.weixin. / s __biz=MzI2OTY2MDAyMQ==&mid=2247522791&idx=1&sn=96648f2f8130a3730a6e3cdcb3ff903c&scene=21" \l "wechat_redirect )》,深刻感受到了海洋是我们人类的宝藏。
(1)小科用如图方法可进行粗盐提纯,其中操作②的名称为________。
(2)海水晒盐过程中,还能得到氯化镁(MgCl2)。工业上利用氯化镁在通电条件下分解,获得镁和氯气(Cl2)。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将不溶物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2)根据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得出。
答案:(1)过滤 (2)MgCl2 Mg+Cl2↑
知识点3 化学与人体健康
例3:下列与人体健康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期吸烟,会造成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影响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
B.当沙子进入眼睛时,应立即用水冲洗,不要揉搓眼睛,以免伤害虹膜
C.非处方药虽然可以自行购买,但都必须根据特定的医嘱谨慎用药
D.青春期应适当学习性知识,悦纳自己的性别及性征,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解析:健康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为了身体健康应不要吸烟、不喝酒、心理健康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情愉快。
A.长期吸烟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风、 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 A不符合题意;
B.当沙子进入眼睛时,应立即用水冲洗,不要揉搓眼睛,以免伤害角膜, B不符合题意;
C.非处方药可以自行购买,注意用药安全,服用-段时间后症状不减轻仍然要咨询医生或到医院检查, C不符合题意;
D.青春期应适当学习性知识,悦纳自己的性别及性征,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 D符合题意。
答案: D
◆变式训练
1.常有不法商贩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向食品中违规使用化学药品。某果蔬批发市场检出 “甲醛白菜”(喷洒甲醛溶液保鲜的大白菜)。甲醛(HCHO)有毒,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引起蛋白质变性。
(1)甲醛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这些属于甲醛的________性质。
(2)食品安全至关重要。根据以上信息,食用白菜前应减少可能由甲醛带来的危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甲醛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描述的是甲醛的物理性质。(2)利用甲醛易溶于水的性质,将白菜用水多浸泡几遍清洗干净,能将白菜中的大部分甲醛除去。
答案:(1)物理 (2)将白菜用水多浸泡几遍,清洗干净
知识点4 可持续性发展、能源
例4:太阳是一颗恒星,它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解析:太阳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可以给绿色植物提供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太阳能可以发电,阳光下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等。太阳能不会像煤和石油一样在燃烧时产生废气来污染环境,更不像煤和石油有耗尽的一天,不会用核能发电带来危险和后遗症,不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 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台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在大气、海洋、陆地形成-个全球性的水循环系统,并成为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 D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 D
◆变式训练
1. 可燃冰是天然气的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气冰”。。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 2CO2,CH4+2O2 CO2+2H2O。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的CO与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_(可多选)。
A. 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
B. 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
C. 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大
D. 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
E. 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
解析:(1)根据化学式CH4,C、H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1)∶(1×4)=3∶1。(2)根据题干,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根据化学方程式,燃烧2个一氧化碳分子需要消耗1个氧气分子,燃烧1个甲烷分子,需消耗2个氧气分子,因此相同体积的一氧化碳与甲烷,消耗氧气较多的是甲烷。(3)可燃冰存在于低温、高压环境下,常温、常压下为甲烷,大量开采,或能会引起海底塌方,观点A必须考虑;其次可燃冰储存在海底深处,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开采难度大,C也需要考虑,而B是可燃冰开采的意义,DE与题设无关,因此从专家的角度考虑,选AC。
答案:(1)3∶1 (2)CH4(或甲烷) (3)AC
1.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学习了物质的分类方法。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2  B. NaCl  C. Fe2O3  D. C2H5OH
解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满足题目条件的只有C。故选C。
答案:C
2. 小科看了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群发的《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 ( https: / / mp.weixin. / s __biz=MzI2OTY2MDAyMQ==&mid=2247526146&idx=1&sn=91905a2569accfbc026acb352dddd010&scene=21" \l "wechat_redirect ),为祖国感到自豪,心中暗暗发誓:“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它是由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火箭采用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其中液氧属于---(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化合物 D. 混合物
解析:液氧就是液态的氧气,氧气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液氧属于单质。故选A。
答案:A
3.我们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就能实现物质转换。通过物质间相互反应可以实现物质间的相互转化。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化学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
A.C→CO→CO2 B.Mg→MgO→MgCl2
C.CuO→Cu(OH)2→CuCl2 D.NaOH→NaCl→NaNO3
解析:
A、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B、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C、氧化铜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正确。
D、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转化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
答案:C
4.平衡膳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保证。食物中的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下列食物中主要为我们提供糖类的是---(  )
解析:番茄、黄瓜富含维生素;米饭、土豆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牛肉、鸡蛋富含蛋白质;色拉油、花生富含脂肪,故选B。
答案:B
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A.4Fe+3O22Fe2O3 化合反应
B.Cu+2AgCl===2Ag+CuCl2 置换反应
C.SiO2+3CSiC+2CO↑ 置换反应
D.BaCO3+2HCl===BaCl2+H2O+CO2↑ 复分解反应
解析: A.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氧化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错误;
B.氯化银是一种难溶性的盐,所以铜不能置换出氯化银中的银,故错误;
C.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D.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故正确。
答案:D
6.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一组是---(  )
A.H2O、MgO、H2CO3 都属于氧化物
B.H2S、H2SO3、H2SO4 都属于酸
C.NaOH、Ca(OH)2、Fe(OH)2 都属于碱
D.NaCl、Na2CO3、NaHCO3 都属于盐
解析: A、H2CO3 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B、H2S、H2SO3、H2SO4 都是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都属于酸,故正确;
C、NaOH、Ca(OH)2、Fe(OH)2都是电离时电离出来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都属于碱,故正确;
D、NaCl、Na2CO3、NaHCO3 都是由金属离子和硝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属于盐,故正确。
答案:A
7. 小科通过微信公众号“胜哥课程”观看了科学视频《海水晒盐 ( https: / / mp.weixin. / s __biz=MzI2OTY2MDAyMQ==&mid=2247522791&idx=1&sn=96648f2f8130a3730a6e3cdcb3ff903c&scene=21" \l "wechat_redirect )》,知道了盐的来源。只是我们通过海水晒得的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A、B、C三个步骤。
(1)B步骤称为____________。
(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______(填字母)。
A. 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 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 继续加热蒸干水分,再移去酒精灯
解析:(1)过滤是将固体和液体进行分离的一种操作,B步骤为过滤。(2)蒸发结晶时应注意: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析出时,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答案:(1)过滤 (2)B
8.“胜哥”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演示实验,他用粗盐(含杂质Na2SO4、MgCl2、CaCl2、泥沙)为原料制备精盐。
(1) “胜哥”加水溶解后,用如图装置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2) “胜哥”为除去Na2SO4、MgCl2、CaCl2,并得到中性的食盐溶液,下列所加试剂和操作:①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过滤,③加过量的NaOH溶液,④加适量的稀HCl,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能达到目的的顺序是________。
A. ⑤③②①④ B. ③⑤①④② C. ③⑤①②④
(3)用pH试纸检验溶液是否呈中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在如图过滤装置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2)氯化钠中混有硫酸钠、氯化镁和氯化钙,先除镁离子,即③加过量的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镁沉淀;⑤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硫酸根离子;①加过量的碳酸钠除去钡离子和钙离子,②把所有的沉淀都过滤,④用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得到中性的氯化钠,故选C。(3)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答案: (1)引流 (2)C (3)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试纸上,将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9.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碱性。
(3)我国批准了32种允许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同时规定了这些食品防腐剂安全使用量与使用范围。但少数厂家违规使用食品防腐剂,影响了食品安全。下列是四名同学对待食品的一些观点,其中合理的有________。(可多选)
解析:(3)食用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容易造成细菌性食物中毒,甲正确;食品添加剂容易造成化学性食物中毒或致癌等情况发生,所以乙、丁错误,丙正确。
答案:甲、丙
10.毒品危害很严重,海洛因是其中之一,化学式为C21H23NO5,它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吸毒对人体健康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下列对待毒品的态度错误的是_______(选填字母)。
A.吸毒危害大,坚决要抵制 B.吸毒易成瘾,一定要远离
C.明星有吸毒,仿效也可以
解析:由海洛因的化学式C21H23NO5可知,海洛因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吸毒对人体的损害几乎是毁灭性的,对待毒品我们要坚决抵制,并且远离它,C错误。
答案:四(或4) C
11. 纵观目前我们人类所利用的能源,氢能源和核能是最有前途的绿色能源。
(1)氢能源被称为绿色能源,是因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
(2)发展核能是缓解能源紧张的一种方案,获得核能的途径有核裂变和核聚变,当前核电站获得核能的途径是________。
解析:(1)氢能源被称为绿色能源,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是因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2)原子核裂变时能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目前核电站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
答案:(1)水(或H2O) (2)核裂变
1. (2021 衢州)青少年的健康事关国家的未来,下列属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是---( )
A.远离毒品不要吸烟
B.体育中考后不再参加体育运动
C.为了学习经常不吃早餐
D.面对心理困惑不向任何人倾诉
解析: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必须和社会相适应,人也要和环境相和谐,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一分为二地看待世界上的事,摆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
A、毒品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吸烟也损害人体健康,所以要远离毒品不要抽烟;故A正确;
B、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保持适当的体育运动;故B错误;
C、一天三餐要按时,营养要均衡;故C错误;
D、心理困惑要适当的与人倾诉,有助于心理健康;故D错误;
答案: A
2. (2021 宁波)含硫元素的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同,不同类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可能相同,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类别物质化合价 单质 氧化物 酸 X
0 a - - -
+4 - b d Na2SO3等
+6 - c e f
A. X表示碱
B. 物质a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物质b是二氧化硫,它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 物质d和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Na2SO4和H2O
解析:(1)碱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2)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判断;(3)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确定氧化物b的化学式,并根据它的性质判断;(4)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确定氧化物d的化学式,并根据它的性质判断。
A.根据化学式 Na2SO3 可知,亚硫酸钠由金属离子和亚硫酸根构成,则x为盐而不是碱,故A错误;
B.a为硫单质,它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蓝色火焰,故B错误;
C.设氧化物的化学式为SxOy,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4)x+(-2)y=0,解得:x:y=1:2,那么化学式为SO2 , 它有刺激性气味,严重污染空气,故C正确;
D.物质d为酸,其中S元素化合价为+4价,那么应该为H2SO3 ,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Na2SO3和H2O,故D错误。
答案:C
3.(2021·杭州)吸食或注射毒品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吸毒危害和禁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且毒瘾会越来越大
B. 吸毒会损害人体神经、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从而引发多种并发症
C. 吸毒成瘾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人类遗传病
D.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严禁种植大麻、罌粟等能提取毒品的植物
解析:吸毒危害极大,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都有很大的损害,可产生异常的兴奋、抑制等作用,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失眠、烦躁、惊厥、麻痹、记忆力下降、主动性降低、性格孤僻、意志消沉、周围神经炎等。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
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吸食很难戒除,且毒瘾会越来越大,严重危害人体身心健康,危害社会。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等都有很大的损害,并引发多种并发症,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吸毒成瘾其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涉及神经生物学、精神科以及社会学等问题,所以吸毒成瘾不属于遗传病的范畴,C错误,符合题意;
D、毒品种类繁多,大致可分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冰毒等。大麻、罌粟等是能提取毒品的植物,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严禁种植大麻、罌粟等植物,D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2021·金华)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1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 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D. 建立自然保护区,有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A、垃圾分类,有助于资源回收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故A错误;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故B正确;
C、积极植树造林,可以增强光合作用,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故C错误;
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的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符合人与自然共生的主题;故D错误;
答案:B
5. (2021·温州)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可用抗酸剂治疗。下列常用抗酸剂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MgO B. CaCO3 C. NaHCO3 D. Al(OH)3
解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A、 MgO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 ,符合题意;
B、CaC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由
C、NaHC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D、Al(OH)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答案:A
6. (2021·绍兴)我国发明的新型钛合金,为“奋斗者”号下潜万米海底、从事科考任务解决了材料难题。工业制取金属钛的主要反应式是: ① 2FeTiO3+6C+7Cl2 2FeCl3+2TiCl4+6CO;②2Mg+TiCl4 2MgCl2+Ti 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 FeTiO3属于氧化物 B. 钛合金是一种金属单质
C. 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 D. TiCl4中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96:71
解析:A、根据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分析;FeTi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B、根据合金属于混合物分析;钛合金是混合物,。
C、根据置换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分析;反应②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都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TiCl4中钛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为48:142 ,不符合题意。
答案:C
7. (2021·嘉兴)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嘉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的是石灰石
B. 乙表示的是锌
C. 表中“ “应该表示为“黑色固体”
D. 也可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丙、丁分类
解析:A.甲中含有多种物质,那么它应该是混合物,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同时含有其它杂质,应该是混合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乙中只含有一种元素,那么它应该是单质,而锌就是单质,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硫酸钡为白色固体,故丁是硫酸钡,而丙为黑色固体氧化铜,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硫酸钡和氧化铜中都含有氧元素,无法利用是否含有氧元素对二者分类,故D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8. (2021·湖州)某考古团队在发掘被火山灰覆盖的绘画时,用激光设备打碎其表面附着的极小的石灰岩,这个过程会释放出钙离子,钙离子与火山灰周围的氟离子结合形成氟化钙(CaF2) 。氟化钙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解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分析。 氟化钙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在物质分类上属于盐。
答案:C
9. (2021·湖州)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每时每刻向外辐射太阳能。下列关于太阳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
B.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C.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
D. 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
解析:太阳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可以给绿色植物提供能量进行光合作用,太阳能可以发电,阳光下的紫外线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等。太阳能不会像煤和石油一样在燃烧时产生废气来污染环境,更不像煤和石油有耗尽的一天,不会用核能发电带来危险和后遗症,不会产生废气污染环境。
A、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归根到底来自太阳能,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传递(流入下一营养级,流入分解者)和散失(各生物的呼吸作用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循环是由太阳能推动的,在大气、海洋、陆地形成一个全球性的水循环系统,并成为地球上各种物质循环的中心循环,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太阳能来源于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D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10. (2021·丽水)测定粗盐纯度,需经过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
A. 称量 B. 溶解
C. 过滤 D. 蒸发结晶
解析:A、根据天平的使用要求分析;称量时要求“左物右码”,不符合题意;
B、根据量筒的用途分析;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物质,不符合题意。
C、根据过滤“一贴二低三靠”分析;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不符合题意。
D、根据蒸发的操作要求分析;蒸发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以防止局部受热液体外溅,符合题意。
答案:D
11.(2020·台州)联合国把每年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倡导“爱生命,不吸毒”。以下有关毒品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B. 吸毒会使免疫系统遭到损害
C. 每个公民都应参与禁毒活动 D. 为了兴奋可以吸食少量毒品
解析:
A.毒品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成瘾,很难戒掉,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吸毒会使免疫系统遭到损害,使人体变得虚弱,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每个公民都应参与禁毒活动,形成全民禁毒的大氛围,故C正确不合题意;
D.为了兴奋可以吸食少量毒品,也很容易上瘾,故D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12.(2020·台州)厨房里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NaCl) 和纯碱(Na2CO3)。
(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________。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________。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________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解析:(1)食盐是厨房内非常重要的调味品,因为其有咸味,所以可以腌制酱菜。由于它可以使细胞脱水,因此可以消毒杀菌,使食物不易变质。
(2)方案一: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而氯化钠和稀盐酸不反应;
方案二: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氯化钠和氯化钡不反应。(1)可用于腌制肉类和蔬菜,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食盐(NaCl)。
(2)为鉴别这两种物质,某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方案一:分别滴加少量食醋,有气泡产生的是纯碱(Na2CO3);
方案二:加水溶解,分别滴加CaCl2 (Ba2+、Ca2+的可溶性盐或碱)溶液,有沉淀产生的是纯碱。
答案: (1)食盐(NaCl) (2)纯碱(Na2CO3);CaCl2 (Ba2+、Ca2+的可溶性盐或碱均可)
13.(2020·台州)台州甘蔗制糖有着悠久的历史。甘蔗制糖的部分环节为:清洗甘蔗→压榨甘蔗→分离渣汁 →蒸发浓缩→……
(1)甘蔗在压榨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___。
(2)渣汁的分离与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实验原理相同。
(3)糖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将怎么变化
解析:(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2)过滤操作用于分离液体和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3)根据公式进行分析即可。
(1)甘蔗在压榨过程中,只是它的形状和存在状态发生改变,而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2)渣汁的分离其实就是将液态的糖汁和固态的渣子分离,因此与过滤操作原理相同,故选图B;
(3)糖汁在蒸发浓缩过程中,当没有饱和时,没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不变但溶剂质量减少,根据可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达到饱和后,会不断析出晶体,但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答案: (1)物理变化 (2)B (3)变大(或“先变大后不变”)
14.(2020·宁波)铁的化合物有广泛用途,如碳酸亚铁(FeCO3)可作补血剂。某硫酸厂产生的炉渣中除了有Fe2O3、FeO,还有一定量的SiO2。兴趣小组利用炉渣尝试制备FeCO3 , 其流程如下:
【已知:Fe+Fe2(SO4)3=3FeSO4;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溶液A中的溶质除H2SO4外,还存在________。
(3)上述流程中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解析:(1)根据过滤原理分析; (2)根据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产生盐分析;(3)根据碳酸钠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钠和碳酸亚铁分析。
(1) 操作①将溶液和固体分离,名称是过滤;
(2) 溶液A中的溶质除H2SO4外,还存在氧化铁和氧化亚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铁和硫酸亚铁;
(3) 上述流程中生成固体c是碳酸钠与硫酸亚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FeSO4=Na2SO4+FeCO3↓ ;
答案: (1)过滤 (2)Fe2(SO4)3、FeSO4 (3)Na2CO3+FeSO4=Na2SO4+FeCO3↓
15.(2021·杭州)某种粗盐水中有少量含SO42-、K+的杂质,小金用这种粗盐水经过下列实验流程制取纯净氯化钠晶体。
(1)固体A是________。(填化学式)
(2)加碳酸钠溶液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若将溶液C蒸发至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得到晶体,所得体仍不是纯净的氯化钠,理由是________。
解析:根据流程图中加氯化钡可除去硫酸根离子,加碳酸钠可除去钡离子分析。
(1)固体A是加入过量氯化钡产生的,为硫酸根与钡离子生成的硫酸钡;
(2)加碳酸钠可除去A中过量的氯化钡,反应方程式为 BaCl2 +Na2CO3=BaCO3↓ +2NaCI ;
(3)因整个过程中没有除去钾离子,所以所得晶体不是纯净氯化钠。
答案:(1) BaSO4 ; BaCl2 +Na2CO3=BaCO3↓ +2NaCl;(3)钾离子未除去
16. (2021·绍兴)酸碱理论的发展如下:
(1)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Na2CO3属于________(选填“酸”或“碱”)。
(2)根据酸碱电离理论理解酸碱反应的实质是: ________。
(3)已知H2CO3→ +H+和 →CO32-+H+,由酸碱质子理论,H2CO3的共轭碱是 ________ 。
(4)随着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酸碱理论的描述也在不断完善。下列对不同酸碱理论的分析合理的是 。
A.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
B.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氧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C.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D.酸碱质子理论扩大了酸和碱的范围,不再具有局限性
解析:(1) 根据朴素的酸碱理论,Na2CO3属于碱;
(2)按酸碱电离理论可知,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
(3) 由酸碱质子理论,H2CO3的共轭碱是;
(4) 酸碱电离理论认为酸碱是两种不同的物质,A正确;酸碱电离理论认为氢元素是酸中必不可少的元素,B错误;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C正确; 酸碱质子理论没有扩大酸和碱的范围,,D错误;
答案:(1)碱;(2)酸电离出的氢离子和碱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的过程(或H++OH-=H2O) (3) ;(4)AC。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