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工业的区位与区位布局第2课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工业的区位与区位布局第2课时(共6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3-15 20:5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第二课时
美墨边境两侧景观
猜猜看
读美国墨西哥边境
图片左侧是哪国
美国
墨西哥
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地区,由一连串城镇和工业区组成。墨西哥政府在北部边境设立出口加工区。
学习新知
1. 说一说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两侧的景观有什么不同?
2. 在蒂华纳、墨西加利、华雷斯、马塔莫罗斯等城市中,
选择一个出口加工区,说一说它的区位优势条件。
3. 墨西哥政府为什么要在北部边境地区布局出口加工区?
美国与墨西哥的边境地区,并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地图所表示的那样,仅仅是一条线,而是由一连串城镇和工业区组成的地带。1965 年墨西哥政府制定了《边界地区工业化议程》,在北部边境设立出口加工区。鼓励企业从美国免税进口原材料和零部件,在墨西哥境内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制成品出口到美国。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蒂华纳、墨西加利、华雷斯、马塔莫罗斯等城市都建有出口加工区,这些城市与美国南部边境地区的圣迭戈、加利西哥、埃尔帕索、布朗斯维尔等城市相邻。
学习新知
1. 说一说美国与墨西哥边境两侧的景观有什么不同?
2. 在蒂华纳、墨西加利、华雷斯、马塔莫罗斯等城市中,
选择一个出口加工区,说一说它的区位优势条件。
3. 墨西哥政府为什么要在北部边境地区布局出口加工区?
1.美国一侧经济繁荣,工农业发达;墨西哥一侧杂乱无章,工业相对落后。
2.以上四座城市的出口加工区都主要承担组装和加工工艺,故该类工业布局于美墨边境的有利区位条件是:墨西哥境内毗邻美国,市场广阔;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价格较低;原料和产品的运费低等。
3.利用本国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吸引美国的企业前来投资设厂,从而获取工业利润。主要有装配型产业(如汽车)、转包型产业(如纺织业),具体为:汽车、纺织、电子产品、服装、玩具、家用电器的生产和组装。
1.工业布局的概念
工业布局是指工业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
2.工业布局的类型和影响
宏观
包括工业部门、多个企业的总体布局,某工业部门的战略配置,区域工业综合布局
01
微观
是指工业企业的布局(主要是厂址选择),工业点的布局等
02
合理的工业布局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地区产业均衡发展,有利于城乡统筹。
3.地域表现形式—工业区
(1)工业区类型
工业区是工业布局的地域表现形式,可分为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或专业性工业区与综合性工业区。
(2)分布
世界上规模宏伟的工业区有欧洲西部工业区、北美工业区、俄罗斯工业区、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我国东部沿海工业区等。
世界工业有分散的趋势,依然集聚为主。
资源型
新原料新燃料型
临空型
资源型
市场型
临海型
资源型
(3)特点
工业基地向大型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01
工业布局在近原料地、近燃料地、近消费地、临海型的基础上,又出现了临空型、科技型的新布局类型
03
工业布局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02
世界各国各地区工业布局的不平衡状态依然存在
04
1. 查找有关资料,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2. 说一说美国本土工业区转移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3. 对比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条件,并作出简要评价。
五大湖丰富的铁、阿巴拉契亚山丰富的煤炭,原燃料充足;
五大湖、密西西比河,丰富的水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
市场广阔。
特点
丰富的煤、铁资源
工业部门
煤炭、钢铁、机械、汽车、化学、造船工业
工业类型
重工业、大型企业
传统工业区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美国传统制造业面临日本、西欧各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逐渐呈现衰落趋势,钢铁、汽车、化学、机械等部门的发展停滞不前。由于东北部工业区以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再加上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等原因,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上升,遗弃的设备锈迹斑斑,因而又被称为“锈带”。而在西部太平洋沿岸和南部“阳光地带”,高科技园区、新兴工业区则迅速崛起。分析传统工业区衰落的原因。
外部原因
国际竞争压力大;新技术革命出现了新的工业部门和新兴工业区。




重化工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地价昂贵、高税收。
“锈带”的原因
二战以后,新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技术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技术革命的新阶段。
硅谷崛起
1. 查找有关资料,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兴起和衰落的原因。
2. 说一说美国本土工业区转移主要受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
3. 对比分析美国本土东北部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的布局条件,并作出简要评价。
美国南部工业区以石油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区
高技术工业的特点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较短
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的比例高
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美国硅谷区位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背山面海)
气候宜人(阳光充足,工作环境)
交通便捷(航空港、高速公路)
靠近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
军事订货
知识总结:世界主要工业区的区位条件及特点  
工业区 形成条件 工业部门 发展特点
欧洲西部工业区 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多优良港湾;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市场广阔 纺织、钢铁、机械制造、石油、化学、电子等 工业化最早的地区;现代工业高度发达
俄罗斯—乌克兰工业区 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工业基础好 钢铁、机械、有色金属、化学、核工业、宇航、飞机、电子等 以重工业为主,消费品制造业发展缓慢;核工业、宇航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北美工业区 自然资源极其丰富;海运便利,区内水陆交通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汽车、钢铁、化学、军事、石油、宇航、飞机、电子等 工业现代化程度高;微电子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日本工业区 多优良港湾,海洋运输便利;较高的科技水平;劳动力丰富 钢铁、汽车、造船、石油化工、电子、纺织等 大力发展海上航运,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
(4)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科技创新使工业区位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
区域从封闭转向开放,资源、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动性显著增加,提高了企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政策、交通、通信网络的日益完善,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使工业区位的选择愈发复杂和灵活。
1970 年,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联合创建了跨国飞机制造公司。目前,该公司已发展成全球领先的飞机制造商。公司员工来自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该公司以资本为纽带,将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的飞机制造能力进行整合,建立标准化制造中心,各制造中心进行专业化分工,再将各种零部件运送至总装厂进行最后装配。该公司总装厂分别位于法国图卢兹、德国汉堡、中国天津和美国莫比尔。
1.简述该公司选择全球布局的原因。
提示:飞机生产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因此零部件生产厂全球分布。这样可以利用各地区比较优势(或技术、或劳动力、或原料、或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举例:飞机轮胎——马来西亚——
发动机——美国——
总装厂——中国天津——
原料
技术
市场、劳动力
2008 年,该公司在我国天津建立大型客机总装线。以此为龙头,天津相继引进了60多个航空制造项目,涵盖飞机总装、研发、维修、部附件组装、零部件制造、租赁、物流、销售、培训和服务等产业链,形成了大规模的航空产业集群。
2.分析航空配套企业在天津大型客机总装厂周边集聚的原因。
有利于企业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减少交易开支;
加强技术协作和信息交流,促进集成创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提示:工业集聚优势 形成完整产业链
产业链作用
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有利于孵化新企业;有利于企业创新;有利于打造“区位品牌”;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
扩展资料:
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的标杆
二、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工厂
土地
水源、能源
劳动力、资金
技术
原料
零部件
产品
废气
废水、废渣
部分再循环
(一)工业生产系统
1.原料投入
2.生产活动
3.产品产出
工业生产的一般过程
(二)工业联系
1.生产上的联系
印染厂
织布厂
纺纱厂
棉花
棉纺
棉布
成品布
你能说出布的制作过程吗?
①投入-产出联系:前一道工序与下一道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叫纵向联系
钢材形成
②零部件生产与组装厂之间的联系,也叫横向联系
南京六合经济开发区局部图
南京市齐
本制衣厂
菲时特管业
金禾食品公司
南京办公
家具厂
嘉创日用
制品公司
南京晶品
速冻食品
大东玩
具公司
思考:下图各工厂之间存在什么样的联系?
2、空间上的联系: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或者共同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
3、信息上的联系:工厂之间的信息联系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将越来越重要。
工业联系
1生产联系:
2空间联系
3信息联系
工业的集聚
工业联系
便于生产
节省运费
练习:
1.下列工厂中存在着投入——产出联系的是( )
A 皮革厂、纺织厂 B 炼铁厂 、炼钢厂
C 化工厂、电镀厂 D 糕点厂、家具厂
2.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来看,在下列工厂中,宜靠近钢铁厂布局的是( )
A 汽车厂 B 化纤厂 C 电视机厂
D 造船厂 E 机床厂
B
A D E
1、概念:
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称为工业的集聚。
(二)工业集聚
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2、意义:
3.工业集聚的好处:
a、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和协作;
b、降低中间产品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形成规模效益
c、共用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投资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概念:
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称为工业地域。
形成:
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
(三)工业地域
开发区
专业化产业区
(1)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传统工业区如美国五大湖工业区等)
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
1、按形成分类:
意义:聚集可以加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
原料和产品的运输量都较大
造船厂
汽车制造厂
燕山石化基地
(2)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我国许多地方的新兴技术开发区。)
在生产上没有联系,是利用集聚的规模优势,扩大自身的影响。
1、按形成分类:
硅谷
先建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青岛开发区:
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集群化布局、专业化招商、职能化服务”的工作思路,着力引进高、精、尖项目,开放型经济呈现新局面。已有55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约74.8亿美元。引进投资过千万美元项目411个,投资过亿美元大项目17个,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4个。对内开放步伐不断加快,海尔、海信、中船重工、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入区。2008年,外管局到账外资5.05亿美元;利用内资到位资金73.1亿元。
思考:各工厂(?联系)纷纷落户黄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你分析是自发形成还是规划形成的?
规划形成
“筑巢引凤”
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特点:面积广,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形成工业城市
钢铁城 :鞍山/包头/马鞍山/芝加哥(美)/福山(日)石油城 :大庆/克拉玛依/阿伯丁(英) 汽车城:长春/十堰/底特律
2、按性质分类:
发育程度低的工业地域
特点:面积小,工业联系简单,生产规模小,发展潜力小。
如食品工业:面粉厂/制糖厂/糕点厂/糖果厂
(四)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1、开发区
形成条件:
发展特点:
2、专业化产业区(以珠三角为例)
形成条件:
发展特点:
改革开放后,由政府规划建设形成
大量引进资金技术,发展方向明确,技术工艺先进,产品面向国际市场。
得邻近大城市之利;
得三资企业涌入之利;
得传统产业之利
“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企业间独立经营、密切协作,形成高效的产供销体系。
“一县一品”“一镇一品”“一乡一品”
开发区 发展方向明确
技术工艺先进
产品大规模进入国际商场
专业化产业区
专业化协作
专业商场营销网络 社会化服务
同一部门企业集聚
资金技术
专业化产业区
广东省饶平县新塘镇南村村(茶叶)
一村一品
北京市顺义区南彩镇河北村(樱桃)
专业镇崛起的三大必然
◆得传统产业之利
不少专业镇是依托本地传统产业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南海的西樵纺织镇和佛山的石湾陶瓷,均属此例。这两个镇的产品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他们充分利用原来的产业基础、当地资源和市场,把产业规模做大做强,使专业镇经济蒸蒸日上。
◆得邻近大城市之利
珠三角专业镇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重要的成因是,由于靠近大城市,许多大中型企业所需要的零配件通过外发给周边地区加工生产。这就使邻近广州、佛山的珠三角许多镇有了这种机会。由于这些镇的土地、劳动力成本较低,比大城市里专门从事零配件加工生产的企业具备优势和吸引力,因此也就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得三资企业涌入之利
改革开放后,大量外资外商进入珠三角,独资或全资办厂。这些“三资企业”一般都集中分布在一个区域内,并逐步建立起配套关系,从而带动了专业镇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①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
(五)工业转移
②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原因
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亚、拉丁美洲——我国
工资水平不断提高 发达国家
传统工业区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 发展中国家 工资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投资环境明显改善
劳动密集型产业
③发达国家维持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美国硅谷——信息技术产品
法国——高档化妆品
瑞士——名牌手表
日本——数码电子产品
德国——高级轿车
1、转移原因:
(寻求更优区位)
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等
2、世界工业转移的特点:
①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轨迹
1850
1880
1900
1930
1990
2010(年)
英国
日本
美国
德国
东亚、拉丁
美洲的一些
国家和地区
1850
1880
1900
1930
1990
2010(年)
②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原因、方向
劳动密集型
产业
工资水平不 断提高
传统工业区 日益沉重的 环境压力
工资水平较低
基础设施
明显改善
投资环境
明显改善









然而,那些高品质的产品、迅速创
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得服务,几乎是
由少数地区供应的。一些发达国家维持
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高端信息技术产品
美国 硅谷
法国
高档化妆品
 
德国
高级轿车
瑞士
名牌手表
日本
数码电子产品
(1)老工业区的分散现象
工业集聚的问题:
用地紧张,水资源、原燃料供应不足,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基础设施;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加剧等。
新建企业迁移出老工业区
美国:由东北部向西部和南部扩散
日本:由中部向国土南北两端扩展
俄罗斯:由西部向东部扩展
德国: 由北向南扩展
老工业区处于饱和,争水、争地、争动力、争公共设施,环境污染加剧等许多社会问题使新建企业分散迁出。








日本
美国
总部:芬兰
美国
日本
组装:中国
体积小,重量轻,价格昂贵的电子元器件厂与组装工厂之间的工业分散(轻、薄、短、小,原料(或零部件)及产品的运输量较小,甚至可以空运,运费占成本少)
(2)现代工业分散
第一种情况
趋向
全球化;中小型
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市场、原料、劳动力等),降低成本,获得经济效益
复杂产品的生产
跨国公司
福特汽车的全球化生产网络
美国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是在全世界70多个国家生产的。
第二种情况:
工业的分散
3、老工业区趋于饱和状态,资源缺乏,新建企业外迁
2、复杂产品的生产: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降低成本,获得经济效益(如以汽车为代表的跨国公司)
1、工厂之间不要求工业集聚(如电子产品:轻、薄、短、小)
小结:
工业分散 工业的地域联系
条件:现代化的交通运输、通信技术和手段
意义: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质、信息的流动
工业分散的意义: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或接近廉价劳动力、或接近消费市场、或利用所在国的科技力量、或接近资源和能源产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规避贸易壁垒等。
(六)工业与环境
污染物排放量少,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较高。随着处理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单位产量的污染控制费用在逐渐变小。
循环经济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循环经济模式
传统增长模式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再生
资源
产品
废弃物
清洁生产
产品生产制造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利用回收
产品废弃处理
环 境
资源的摄取
原材料加工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读甲乙两类工业生产成本构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甲类工业生产成本比重最大的是[ ]
A.原料运费 B.产品运费
C.工资投入 D.科技投入
2.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A.西北内陆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
C.山东半岛 D.辽东半岛
3.乙类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
A.制糖工业 B.印刷工业
C.航天工业 D.电子装配工业
我国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提出了“到2020年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底我国在建、筹建机器人产业园60多家。图9为“2018年我国机器人产业园布局统计图”。据此完成4~5题。
4.据图分析,影响机器人产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分布和历史传统 B.交通运输和自然资源
C.产业结构与生态环境 D.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
5.我国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短缺 ②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提高
③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升级 ④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