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妈妈格桑拉》 人音版 (五线谱)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妈妈格桑拉》 人音版 (五线谱)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15 20:1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歌曲《妈妈格桑拉》
一、歌曲分析:
《妈妈格桑拉》是一首深情优美的藏族儿童歌曲。歌曲以优美流畅的旋律,朴实深情的语言,表达了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母子之情。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曲情感,表达自己祝福妈妈幸福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表演、实践活动,感受歌曲的旋律和含义,体会藏族歌曲的特点。
3.知识与技能:能用深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以边唱边跳藏族舞蹈的形式,学会歌曲中二声部的部分,初步做到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饱含深情地演唱歌曲,表达自己祝福妈妈幸福之情。
难点:以边唱边跳藏族舞蹈的形式,学会歌曲中二声部的部分,感受藏族民歌的风格特点。
设计思路 :
我设计了以藏族舞蹈导入,介绍藏族的风土人情,引入歌曲的学唱,结合歌曲中的“格桑拉”在藏语中的幸福的意思,用动作代表“格桑拉”学会二声部,设计活动每个学生个妈妈写封信并进行配乐朗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学会感恩。
五、教学准备:钢琴。
六、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音乐问好;
2、发声练习:la li lu
3、节奏练习
(二)新歌教学:
1、猜一猜,跳一跳
a、播放《妈妈格桑拉》歌曲伴奏音乐,老师随音乐做律动,请学生来猜一猜这是哪个民族的舞蹈?有什么特点?
b、师介绍藏族的风土人情,舞蹈的特点。
c、模仿老师舞蹈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动作。(格桑拉,在藏语中,是幸福的意思)这个动作代表着幸福。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和模仿,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藏族歌曲《妈妈格桑拉》。
2、听一听,说一说
a、聆听歌曲范唱。
b、说说歌曲的情绪,歌曲表达了什么?请从歌词、情绪、速度上谈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深情地)
c、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合唱)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在欣赏歌曲的同时,初步感知歌曲所表达的感情,了解歌曲的演唱形式)。
3、听一听,唱一唱
a、朗读歌词。朗诵时要带着感情,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b、师范唱,学生在最有特点的节奏处(格桑拉)做出动作。
c、跟琴模唱歌曲旋律,熟悉歌曲,体会歌曲情感。
d、用听唱法学唱歌曲。(两遍)师纠正不熟的旋律。
e、学生跟琴练唱,巩固歌曲的第一声部。
(设计意图:带着感情和节拍朗读歌词,纠正咬字发音,以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学一学,唱一唱
a、师播放歌曲,跟着多媒体边做动作边演唱二声部,让学生聆听感受二声部的演唱。
b、师带着学生跟音乐合作演唱二声部,并在二声部的“格桑拉”处做动作。(两遍)
c、师生配合演唱二声部,启发学生带着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完整演唱歌曲。
d、跟琴完整练唱歌曲。
(设计意图:能够深情地演唱歌曲,学会歌曲中二声部的部分,初步做到声音的和谐与统一。)
5、唱一唱,演一演
处理歌曲:a、分组演唱,注意切分节奏的正确演唱:前短后长、前弱后强。
b、分男女生演唱两个声部。将学生分成两个声部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c、全体学生和老师随音乐边唱边跳。
(设计意图:用不同的表演形式来演唱,抒发“祝福妈妈”的情感。
(三)拓展练习:
1、配乐朗诵:
请学生给妈妈写一封信,或是写一些祝福的话,随着歌曲的伴奏音乐朗诵,表达孩子对妈妈的爱和对妈妈的深切祝福。
2、谈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写信、配乐朗诵表演形式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母亲的爱与感激,从而激发学生对亲情的珍爱。)
(四)小结:
师:今天我们不但学会了藏族歌曲《妈妈格桑拉》,了解了藏族民歌的特点,并能跟着音乐跳简单的藏族舞蹈,还说出了心里话,并为自己的妈妈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希望同学们能把这首歌唱给妈妈听,感谢妈妈对自己的关怀。
(五)下课
师生音乐再见,学生随着音乐边唱歌曲边拍手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