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五柳先生传
教学目标
1.理解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白画像,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的文言词汇。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另外掌握与理解有关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
2.对下面两句话的理解: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教学准备
1.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掌握生字的正确读音。 2.了解陶渊明的生平、思想。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中,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多练习诵读。重点掌握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如“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课文内容了解大意即可,不必逐字对译。有些句子如“曾不吝情去留”“其言兹若人之俦乎”等,只要了解整体意思即可,不宜过细。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不宜讲得过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贯穿文章始终,教师可设计表格,引导学生从其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分析,通过讨论填出内容。这一练习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写人方法,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他隐居农村后,自号“五柳先生”,亲身从事耕种,和农民交朋友。这期间他除了写出许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的诗以外。也写了些表现自己美好政治理想的作品。上学期我们曾学过他写的《桃花源记》,这节课我们学习他用史传笔法写的一篇自传《五柳先生传》。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 (幻灯片显示。)
给下列字注音:
嗜(shi4) 辄(zhe2) 吝(lin4) 褐(he4) 箪(dan1) 汲(ji2) 俦(chou2)觞(shang1)
2.全班齐读课文后,指名翻译课文大意。
三、深入探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怎样的形象?
要点提示: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著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要点提示: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要点提示: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要求固定的答案。
4.“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要点提示: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家笔法加的评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为鲜明。
5.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要点提示: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人胜。四、总结全文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自己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五、齐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把课文译成现代汉语。
3.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资料链接一、关于作者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按:《归去来兮辞》和《五柳先生传》一向被视为姊妹篇,前者作于405年作者弃官归田之日,以乐天知命为主旨;后者作于420年之后,以安贫乐道为主旨,可以相互比较。
2.萧统《(陶渊明集)序》:“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迹焉。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与之京(大)。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乎?”
二、补充注释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曾写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娄。
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持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五柳先生传》说课稿
《五柳先生传》是初二下学期课文,这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在本册书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五柳先生传》这篇文章的篇幅精短,内涵深刻,所以作为重点内容来学习。? 本文的教学目标? 1、识托名自传的独特写法,感受其自然平淡而形象鲜明的写法.
2、理解作者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高洁志趣.
3、背诵全文.
本文的教学重点
学习目标1,难点是学习目标2。
教学方法 以课文为基础,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拓展内容,加深理解。力求让学生达到由文及人、由人推己的读书境界。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是这样安排教学思路的,教法启法诱导式,分层教学,学法为讨论式,分层次三步读书法。常言说得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第一层次诵读疏通文意,第二层次诵读探究文理,第三层次,品味意境。在此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成语“世外桃源”出自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除《桃花源记》外,我们在初一时还学过陶渊明的一首诗?《归园田居》,谁能背诵一遍呢?
目的: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目的: 了解作者及所在时代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目的:给不认识的字注音
四、默读译文,整体感知。
教师提示:传是一种文体
默读译文,划出疑难的句子。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五柳先生的?刻画了怎样一个形象?
目的:使学生抓住刻画人物的特点
3.说说文中赞语的作用。
目的:体会赞语的必要性
五、回读课文,把握情感
目的:要学生读课文,读出情感的同时也是为了使学生重温课文,达到熟读成诵。
六、拓展延伸
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一位你熟悉的人。
目的:在学习本文的基础上,能够学习本文的写作特色。
七、作业:
背诵课文
课件37张PPT。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很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官场不满,辞去官职,归隐田园,过着俭朴的生活。其诗多歌颂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淳朴的农村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
2.了解人物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3.体会朴素凝练的语言风格.
自传,传记文的
一种,是叙述作者自
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
绍自己的字的姓名、
籍贯、年龄、性格爱
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五柳先生传(zhuàn)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Next
嗜 辄 吝 褐
箪 汲 俦 觞
瓢 屡 娄 欤
shāngShìzhélìnhèdānjíchóupiáolǚlóuyú检 查 预 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宴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译文什么地方。许:处所详细地知道文中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现在指:1、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2、了解情况不深入。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喜欢、特殊的爱好。亲戚朋友。亲:亲戚。旧:旧交、旧友。有时往、到就希望、愿望不曾挂心、在意冷清的样子安然自若的样子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
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战国时齐国的隐士。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此人,指五柳先生。朋友、伴侣酒杯译文解释词句1、详:知道
翻译: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2、因:于是
翻译:于是用它作为自己的号3、辄:就,总是
翻译:他一来就要把酒全部喝光4、萧:冷冷清清
翻译: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5、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6、戚戚:忧愁的样子
翻译:不为贫贱而忧虑7、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翻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②每有会意 ( )
( )
③亲旧知其如此( )
④造饮辄尽( )
⑤期在必醉( )处所体会,领会书中的旨意旧交、旧友就希望 解释加点词的意义:⑥短褐穿结(
⑦衔觞赋诗( )
⑧以乐其志( )
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 )
⑩环堵萧然( )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酒杯以……为乐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空寂一词多义:
之{
言{
意{
得{或置酒而招之黔娄之妻有言闲静少言黔娄之妻有言每又会意意暇甚家贫不能常得忘怀得失他,代词的,助词说,说话言语、话意旨神情得到益处其{
甚{
志{
去{亲旧知其如此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不求甚解所欲有甚于生者寻向所志颇示己志日始出时去人近曾不吝情去留他语气词,表揣测、反问详细重要标志志向、志趣离开距离(5)翻译下列句子。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粗布段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快速背诵全文合作探究1.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3.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2.文中含义:读书只求领会意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今义: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读书目的,不是追求名利,是求得精神享受和安慰,寄托感思。1.可见家居环境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3.哪些语句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隐者风范(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书中求乐(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
率真放达(爱好):性嗜酒,期在必醉,曾不吝情去留
安贫乐道(生活):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爱好):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五柳先生性格: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生活:环堵萧然, 晏如也志趣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讨论:
1.何为“赞”?赞语中的哪一句话和“传”中的语句照应?对作者的这种性格,该怎样看待?
2.你喜欢五柳先生吗?五柳先生传赞语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不慕荣利”照应: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请用课文原句答题: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宅边有五柳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 讨论: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品评鉴赏:“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慕荣利”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求甚解”
“家贫不能常得”
“不蔽风日”
“曾不吝情去留”“不”字为一篇眼目淡泊宁静恬淡自足胸襟开阔,意存高远开朗乐观耿直率真 9 “不”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从本文看,你认为写传记应表现哪些内容? 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所以与此相关的内容都要写清楚,写详细。如本文就写了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名、思想、性格、爱好、生活情况。除此之外还应有生卒年代,主要经历和事迹等,写传记要紧的是要真实。探究写法 写人物传记一般要有籍贯、姓名,但本文却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这样写有何意图? 东晋时期,等级观念十分强烈,读书人如果不是出身豪门贵族,即使才高八斗,也难跻身上流社会.五柳先生这样写的意图就是嘲弄、蔑视封建等级制度,表明自己的志趣:不慕荣华,不求仕宦.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作者借此表明他愿过一种隐居的世外生活.从他的思想性格中可以看出他 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因为他不追求名利,就无需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静下来。这与当时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形成鲜明对比,文中塑造的是一个独立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又“不求甚解”? 这里的“不求甚解”是“不死抠字句”的意思,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他“不慕荣利”思想性格的体现,他读书只求精神上的享受,而且“不求甚解”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表现.质疑问难他有什么会意? 从书中得到哲理、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这使我们隐隐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迫害,他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不能说、不允许他说.质疑问难为什么五柳先生有饮酒这一嗜好? 五柳先生生活在污浊的社会里,他的性情与世俗格格不入,内心必有许多愁苦,所以就寄情于酒,借酒消愁,在酒乡中使心里的波澜得到平静,这正是他使自己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的状态也是他率真豁达的表现.质疑问难五柳先生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才华出众,作文章不是给别人看,更不是献给统治者,求官得禄,而只是自娱,这点说明他内心确有会意,有话要说,只是不愿意不能对别人说,所以写文章给自己看.“闲静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应.质疑问难课件21张PPT。陶渊明 陶渊明:东晋时期诗人、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我国著名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诗人,当时社会黑暗,很多人不择手段地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满了虚伪与欺诈,
他因厌恶官场污浊,
在四十一岁那年弃官
不做,归隐田园。他
的诗作对后世诗歌创
作影响很大。二三四一二三四一五六二三四一五六七八九十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从此不再做官.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不为五斗米折腰传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五柳先生?具体内容是什么?质疑问难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二三四一五六七八九十转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五柳先生?具体内容是什么?质疑问难从本文看,你认为写传记应表现哪些内容?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所以与此相关的内容都要写清楚,写详细。如本文就写了五柳先生的籍贯、姓名、思想、性格、爱好、生活情况。除此之外还应有生卒年代,主要经历和事迹等,写传记要紧的是要真实。探究写法 写人物传记一般要有籍贯、姓名,但本文却写道:“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这样写有何意图?东晋时期,等级观念十分强烈,读书人如果不是出身豪门贵族,即使才高八斗,也难跻身上流社会.五柳先生这样写的意图就是嘲弄、蔑视封建等级制度,表明自己的志趣:不慕荣华,不求仕宦.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作者借此表明他愿过一种隐居的世外生活.从他的思想性格中可以看出他 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因为他不追求名利,就无需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静下来。这与当时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形成鲜明对比,文中塑造的是一个独立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又“不求甚解”? 这里的“不求甚解”是“不死抠字句”的意思,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他“不慕荣利”思想性格的体现,他读书只求精神上的享受,而且“不求甚解”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表现.质疑问难他有什么会意? 从书中得到哲理、启示,对当时的混乱丑恶的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人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但只能“会意”不能“言传”,因而“闲静少言”。只是不说,不是不知。这使我们隐隐感到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也感到那个社会对他的限制迫害,他不是无话可说,而是不能说、不允许他说。质疑问难为什么五柳先生有饮酒这一嗜好? 五柳先生生活在污浊的社会里,他的性情与世俗格格不入,内心必有许多愁苦,所以就寄情于酒,借酒消愁,在酒乡中使心里的波澜得到平静,这正是他使自己解脱的一种方法,他饮酒时的状态也是他率真豁达的表现。质疑问难五柳先生写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他才华出众,作文章不是给别人看,更不是献给统治者,求官得禄,而只是自娱,这点说明他内心确有会意,有话要说,只是不愿意不能对别人说,所以写文章给自己看。“闲静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应。质疑问难五柳先生的日常生活状况怎样?精神状态又如何呢? 五柳先生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安贫乐道的思想,在这里不仅写出了五柳先生安于贫困,而且含蓄的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也是如此,他追求的是高尚的道德情操。质疑问难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回归自然。二三四一五六七八九十 讨论: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品味“不”字,初识人物性格志趣。探究写法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1、背诵全文。
2、请用自赏自嘲的语言介绍一下自己,可以是个完整的小传,也可以只是几句话,抓住某个特点表现自己的个性。(100字以上)
作业:请用课文原句答题: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_____________。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赞语中哪句话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宅边有五柳树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不汲汲于富贵《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学习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了解五柳先生性格、思想、生活及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疏通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陶渊明安贫乐道的思想。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成语“世外桃源”出自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除《桃花源记》外,我们在初一时还学过陶渊明的一首诗?《归园田居》,谁能背诵一遍呢? 学生齐背,通过以上两篇诗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陶是一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隐士。你们想更多地了解陶渊明吗?那么让我们一起去采访一下“五柳先生”吧!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末期诗人,散文家。29岁入仕,因不耐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41岁时,毅然辞去在任仅有80多天的彭泽县令,回柴桑老家隐居。此后直到逝世的23年间,再未出仕,以耕读自娱。(大屏幕显示)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请学生朗读
四、默读译文,整体感知。
教师提示:传是一种文体,是一种专门记录某人生平事迹的文字。同学们以同桌为小组自读课文。
1.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五柳先生的?体现五柳先生性格、爱好和生活的语句勾画出来,看哪一组能很好地配合,做得又快又准确。(大屏幕显示)
2.说说文中赞语的作用。
3..写法体味
教师提示:课文文字不多,却能把一个有鲜明个性的人写得有血有肉,同学们仍以同桌为小组一下,这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课文最大的写作特点是多用否定句,即多用含有“不”字的句子,如“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不慕名利”、“不求甚比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等,这些语句的运用,能够很好地体现了他与别人的不同个性,突出了他与众不同的高尚人格。其次,语言诙谐,充满了自赏与自嘲,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五、回读课文,把握情感
六、拓展延伸
进一步体会课文内容和写作特点。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一位你熟悉的人。
七、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大屏幕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