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单元测试(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5 21:0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卷
(60min 100分)
选择题(每题3分,1~8为单选,9、10双选,共30分)
1.(2021·广东东莞·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在使用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U形纱剪 B. 开瓶的起子
C. 羊角锤 D. 核桃夹子
2.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的认识,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潼南大气压强比1.0×105Pa略小
B.一个乒乓球重约10N
C.高空飞行的民航飞机的升力约为1N
D.机械的效率可大于或等于100%
3.下列关于滑轮和滑轮组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定滑轮实质是个等臂杠杆
B.动滑轮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C.使用动滑轮省力但费距离
D.使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省距离
4. (2021·江苏海州·九年级阶段练习)同一滑轮用如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
滑轮重20N、绳重和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则(  )
A.手的拉力:F甲=F乙 B.手的拉力:F甲C.手的拉力:F甲>F乙 D.无法确定
5.(2021·四川游仙·二模)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斜靠在竖直墙壁上,墙壁光滑,地面粗糙。木棒受到的重力为G,墙壁对木棒的弹力为F,如图所示。现让木棒的倾斜程度变小一些至虚线所示位置,木棒仍能静止斜靠在墙上。则与原来相比,G和F变化情况为(  )
A.G不变,F变小 B.G不变,F变大
C.G变大,F变小 D.G变小,F变大
6.(2021·广西凤山·八年级期中)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中,不计滑轮重,挂上A、B两物体后恰能静止,则两物重关系为(  )
A.GA:GB=1:1 B.GA:GB=1:2 C.GA:GB=2:1 D.GA:GB=3:1
7.如图所示为我国第一部物理学著作《远西奇器图说》所记载的一机械装置,书中对小球A、B的质量大小关系作出了正确的推测。若小球A的质量为10克,不考虑摩擦和绳重,则两小球匀速移动时,小球B
的质量可能为(  )
A.14克 B.12克 C.10克 D.8克
8.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把重物匀速提升到一定高度,重物的重力为G,每个滑轮的重力为,此装置的机械效率为,则工人所用的拉力在下述表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9.如图质量不计的杠杆已经水平平衡,每个钩码重0.5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端减少一个钩码,右端减少两个钩码杠杆仍然平衡
B.左右两端挂点同时向支点移动等距离,杠杆仍然平衡
C.支点O处的支持力为3N
D.左右两端钩码同时浸没水中,杠杆平衡后支点压力不变
10.(改编)如图所示,天花板上挂着一个滑轮,绳绕过滑轮后两端分别连接A、B两物体,A、B两物体所
受重力为GA=6N,GB=9N,B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B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滑轮和绳的重力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对A的拉力大小为9N B.绳对B的拉力大小为9N
C.地面对B的支持力大小为3N D.天花板所受拉力大小为12N
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1.(2021·广西钦州·八年级期末)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之一,当队员们拿着船桨奋力向后划水,龙舟向前______;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桨属于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2.(2021·广西八步·八年级期末)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由图可知,滑轮______是定滑轮(选填“A”或“B”);如果汽车受到的阻力为1000N,则乙图的人匀速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N(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
13.(2020·河南汝州·八年级期末)一根粗细均匀的长方体细长木棒重3N,下底面积为40cm2,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有四分之一的长度露出桌面外,如图所示,则该木棒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Pa;在棒的右端至少施加______N的竖直向下的力,才能让它的左端离开桌面。
14.如图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把一个重为1000N的物体,沿着长5m、高1m的斜面由底端匀速推到顶端,推力的大小为300N,则推力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为______N。
15.如图所示,把重为2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F为125N,拉力所做的功为 _______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作图题(每题3分,共6分)
16.画出图中拉力F的力臂l。
17.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要达到最省力的效果,请画出绕绳方法。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
18.小红和小婷同学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如图所示,所用的器材有:支架,刻度均匀的杠杆(每小格为1cm),细线,重0.5N的钩码若干。
(1)实验前,杠杆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甲所示,此时杠杆处于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状态;
(2)接下来,她们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她们分别在杠杆两端加减、移动钩码,每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后,将实验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帮她们将表头栏目补充完整;
次数 _____________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_______________
1 1.5 2 1 3
2
3
(4)小红同学通过对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与小婷同学交流后,小婷同学为了证明她的结论是错误的,在图乙的基础上,做了如图丙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示数为______N;该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小红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
19.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下表是各次实验记录的数据:
次数 钩码重(N) 动滑轮重(N) 拉力(N) 机械效率(%)
1 0.5 0.4 0.31 53.8
2 1 0.4 0.5
3 1 0.5 0.54 61.7
请你对表中各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回答下列问题:
(1)第2次实验中漏了一个数据,它的值是____________;
(2)通过分析第1、2次的数据可得出结论:使用相同的滑轮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____;
(3)将上述三个机械效率取平均值,并认为它是这个滑轮组准确的机械效率,这种做法对吗?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题(每题11分,共22分)
20.如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使重10N的物体在5s内匀速升高0.2m,绳子自由端所用的拉力F为6N。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
(2)拉力F做的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
21.大明驾驶额定功率为100kW,质量为3t的某小型载重汽车,把装在车上的6t砂石运送到山顶上的施工现场,若g取10N/kg。请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的山路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山路这样修其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汽车先以20kW的功率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10min,速度为10m/s。该过程汽车受到的阻力为多少?
(3)然后汽车从山坡底沿如图所示的山路,又以额定功率行驶了2min,将砂石运送到50m高的坡顶。该过程汽车运送砂石所做的有用功和总功分别为多少?
(4)从坡底向坡顶运送砂石时汽车的机械效率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