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3.3 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3.3 曲线型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6 14:3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3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第1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清楚变量的含义,并学会用列表和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会利用表格和关系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并能准确地绘制折线统计图,会利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利用图象深刻体会变量之间关系。
二、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图象直观地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自变量,因变量和图像之间的关系,能够从图象中准确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
1.经历从图象中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2.理解图象上的点所表示的意义。
3.能从图象上获取变量之间关系的信息,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情境引入
1、该图表示了某港口某日从0时到6时水深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下图是一位心理学家根据测试数据绘制的遗忘曲线,它反映了记忆保持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
活动内容:预习课本内容,感受图像表示的变量之间关系
1.某地某天的温度变化情况如下图示,观察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上午9时的温度是 ;12时的温度是 .
(2)、这一天 时的温度最高,最高温度是 ;这一天 时的温度最低,最低温度是 .
(3)、这一天的温差是 ,从最高温度到最低温度经过了 ,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上升?
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温度在下降?
(5)、图中的A点表示的是什么?B点呢?
(6)、你能预测次日凌晨1时的温度吗?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内容:
教师归纳 :前图表示了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它是温度与时间之间关系的图象。图象是我们表示变量之间关系的又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非常直观。
图象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时,通常用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横轴)上的点表示自变量,
用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纵轴)上的点表示因变量。
2、合作探究:你了解它吗—沙漠之舟
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1)一天中,骆驼的体温的变化范围是什么?它的体温从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少时间?
(2)从16时到24时,骆驼的体温下降了多少?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上升?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骆驼的体温在下降?
(4)你能看出第二天8时骆驼的体温与第一天8时有什么关系吗?其他时刻呢?
(5)A点表示的是什么?还有几时的温度与A点所表示的温度相同?
(6)你还知道那些关于骆驼的趣事?与同伴进行交流。
第三环节: 当堂检测
活动内容:
1、海水受日月的引力而产生潮汐现象,早晨海水上涨叫做潮,黄昏海水上涨叫做汐,合称潮汐。潮汐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是某港口从0时到12时的水深情况。
(1)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约是多少?
(2)大约什么时刻港口的水最浅?深度约是多少?
(3)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增加?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港口水深在减少?
(5)A,B两点分别表示什么?还有几时水的深度与A点所表示的深度相同?
(6)说一说这个港口从0时到12时的水深是怎样变化的。
2、某市一周平均气温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1.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谈谈自己的收获。
2.本节课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活动目的:归纳总结的部分留给学生完成,谈谈自己的体会,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教师则可以对本节课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加以表扬。
活动的注意事项:要留出时间进行课堂归纳包括书写反思的过程。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习题1、2。
3、结合课本读一读内容,绘制一张关于自己体温的图像。
板书设计:
3.3.1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的关系
图象是表示变量的又一种方法
水平数轴——横轴——自变量
竖直数轴——纵轴——因变量
特点:非常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