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 《点与线的魅力》 微课视频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课题 《点与线的魅力》
教材版本 岭南版
教学领域或教学模块 应用·设计模块
年级和教学对象 初一级
教学地点与场室 美术室
教学目标(拟解决的知识点或教学环节):1、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点与线的场景,了解点、线构成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2、感受点的不同构成方式和线的不同状态下的构成方式带来的不同视觉和心理感觉,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表达自己情感的欲望。3、大胆运用点与线绘表达情感和对事物的概括,设计出富有情感的平面构成作品。
教学内容:利用几张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又生活可以见到的场景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什么是点、线。使学生不觉得点线很抽象,对于点、线的理解可以很具体。通过一些生活所见和名家作品,并与名家作品的灵感物体对比,从具体和抽象的两个方面来认识点线的基础,进一步了解不同点、线的形式带来的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总结点、线的构成方法,通过前面图片的观察和学习,学生对于点与线的不同组合的方式有一定自己的理解,让学生尝试概括点、线构成的名字,培养学生用语言赏析艺术作品。让学生从春、夏、秋、冬四个的印象中,尝试用点、线构成来表达一个画面。课后拓展:提出“生活中所有事物都可以用点和线来表达”这个观点,问学生是否同意,留在课后去对生活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和表达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初步感受点与线老师:我们先观看一段视频,看看这个视频的画面有什么特别之处?老师:看看老师这个几个截图,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几个画面的特点是啥?学生:画面中很多点、线。老师: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点与线的魅力。新课:初识点与线老师:今天老师想跟同学们分享几组最近收集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每组图片的特点,同时又对比一下每组之间有什么区别?学生:都是由很多点组成,具有视觉冲击力。老师:那第二组图片呢?学生:主体都是直线组成的,有空间感,有的很整齐,有的很广阔。老师:回答得非常棒,同学们开始有自己对于图片的体会了!那下面我们再观察一下第三组图片。学生:第三组图片有很多曲线,有的连续的,有的短小的;有的让我们觉得很有动感,有的又有很柔和舒适的感觉。老师:同学们观察得仔细,并且总结得非常到位。那我们现在自己尝试画一下。点线的情感一、点老师:前面同学们已经尝试按照自己的对点、线的理解来对图片进行临摹,那我们下面来通过对大师的画的学习,看看大师是通过怎样的技巧来体现画面。老师:首先我们看到是南瓜,那这个南瓜上面是不是都有一些纹路,那同学们会怎么通过什么样方式来画他们呢?学生:用彩色深浅来表纹路。老师:对的,我们一般可以通过彩色来表达花纹深浅,那我们看看画家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对南瓜进行概括。老师: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一位摩登老奶奶,叫草间弥生,她是通过圆点的整齐排列,并且由小到大的变化,用圆的变化完整表达物体的轮廓,勾勒出物体的边缘外形,颜色夸张、明艳,又营造无限延伸的空间,并带来有趣怪诞的感觉。老师:这位老奶奶也会讲圆点带到空间中,做一些装置设计,下面我们看看这两个装置,请同学们说说有什么的感觉。学生:《无限镜屋》比较梦幻,圆点前后重叠交错出现,房子无限的延伸扩大。老师:房子里灯光通过镜子的作用下,形成虚实、前后、大小的变化,感觉圆点在运动,在扩大。《正在消失的屋子》的圆点上部分比较密集,下部分的圆点比较稀疏。感觉房子要被圆点侵占了。老师:对!正是这个疏密分布的方法,营造了一种运动的心理感受,感觉房子正在消失。直线老师:同学们对百老汇有什么认识吗?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关百老汇的图片。学生:在美国纽约,有很多歌剧表演。很热闹,很繁华。老师:那在画家笔下又会呈现怎样作品呢?我们先来认识 蒙德里安和他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同学们觉得像什么?学生:垂直和水平的线相交一起,像百老汇纵横交错的马路。老师:简单而又规矩的线条纵横交错,体现理性、秩序的画面,并具有爵士音乐独特的节奏感。曲线长曲线老师:下面去一个环境很优美的旅游胜地《狮子林》,同学们看看那里的假山有什么特点。学生:假山都是弯弯曲曲,错落有致的。老师:我们看看吴冠中大师怎样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达家乡的山水。画面由干净的笔触,简约的点、线组成,通过抽象手法来表现具象的山水,同时疏密有致,创造了画面的韵律节奏、生命动感及视觉张力,显示出一种柔美。短曲线老师:大家对星空应该很熟悉,那大家知道星轨吗?知道星星是怎么运动的吗?下面我们来观察一下星星的运动轨迹。老师:因为地球运动所以会形成这圆弧的运动轨迹。那我们看看画家是怎么营造星星运动轨迹的。老师:讲到星空,必须要介绍梵高的《星空》,通过浓重且短促的笔触,交织弯成旋转线条,海浪般的图形使画面呈现出炫目的奇幻景象。点线构成法则老师:那世间万物中,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法来发现点线的魅力呢?老师:首先我们今天介绍的点、线构成是平面构成的基础。是最简单、最基础的平面构成之一,我们分为两种大类的构成,一种是有秩序的构成,有三种重复、渐变、发射。那我们看看第一种是属于哪一类?学生:重复。老师:下面这一种呢?学生:渐变。老师:对的,另外同学们要注意一下,渐变可以通过大到小的变化,可以远近、疏密等变化。老师:最后一个就是发射了。老师:下一步介绍的是无秩序构成的,运用大小,疏密、轻重虚实的对比构成不同的美感。老师: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下面一些画面用了怎样的构成法则。作业练习从春、夏、秋、冬四个的印象中,尝试用点、线构成来表达一个画面。要求:1、要有点、线的大小、长短、粗细、疏密、虚实等对比关系和变化。 2、给自己的作品起一个富有文采的名字,在右下角注明。 3、需要其他同学一眼就能识别出是哪个季节。课后延伸我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发现了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点与线,使得我们的生活很美好。同时也学会了点与线的运用,同学们回去要继续用发现美得眼睛发现身边更多的美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设计理念(着重学法的设计和研究)与教学特色:让学生初步体会感知什么是点与线,点与线的构成常常出现在我们生活中。借助名家作品,使点和线从具体到抽象,并感受画家要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如何从精彩万千的世界中找到具有魅力的点和线,所以要介绍平面构成的方法。对具体物像的观察,用有魅力、有感情的点与线来表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