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一章 人口
第三节 人口容量
学习目标
1、运用资料,了解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概念和特点。
2、结合实例,分析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3、结合实例,分析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影响。
新知导入
自主探究(P16—P19)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人口合理容量概念
3、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指在保证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
(一个地区最多能养活多少人)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概念:
资源、环境对人口数量的支撑能力是有限的。这种限度可以用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来表示。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时间
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控制
人口数量
假设情景a
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人口数量
人口激增
人口暴跌
资源环境承载力
时间
假设情景b
饥荒
疾病
污染
资源枯竭
一、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案例
复活岛的悲剧
位于太平洋的复活岛,面积大约118平方公里,人口大约二千人。
这个不毛之地,曾有过相当伟 大的历史。早期拉帕努伊人发现的,是一块物产丰富的土地。他们的人口快速地增长,在大约1680年人口膨胀到了大约8千到2万人。他们无节制地开发、使用资源。在公元1200-1500年间,他们大量地建造毛亚。树木被砍伐用于制造船只、房屋,用来运输摩艾,用来烧火取暖,或被烧毁用来做耕地。到15世纪时复活节岛上的森林已经消失,绝大部分树木已灭绝。
人口增长
资源消耗、环境恶化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区域承载力的大小受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水平等因素的制约。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状况.
一般来说,在既定的对外联系、经济技术水平、社会文化条件下,某区域所能承载的人口数量就如同木桶能够容纳多少水一样,是由当地的自然资源“短板”所决定的.
思考:
1.假如各块木板代表不同的资源种类,那么短板效应”揭示了什么道理
某地区或国家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大小取决于数量最少的自然资源。由短板资源决定。
(一)自然资源状况
思考:
2.如果要提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自然资源“短板”问题?
①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新的资源;
②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利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资源;
③调整消费水平,减少人们对资源的消耗。
自然资源越丰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自然资源越匮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自然资源状况是影响人口容量的最重要因素,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呈正相关。
结论: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一)自然资源状况
我国西北地区身居内陆,什么资源是估算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依据。
沙比屋高
废弃的村庄
人类的生活与生产依赖自然资源,如耕地、水、矿产等。人口越多,对资源的需求量越大;而每个区域的资源量都是有限的,只能满足一定数量的人口需求。资源丰富的区域能承载较多的人口。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思考:
我国通过南水北调工程其中西线调水来解决西北缺水,预计调水成功后,西北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可增加一个亿。
那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增加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二)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还可能发现新的资源(如风能、地热能、太阳能),从而扩大资源环境承载力。
科技水平的提高促使交通运输快速发展,从而促进区域间的贸易往来。一些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贸易,获取其他地方的资源,以满足不断增加的人口的需要。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总面积37.8万km2,多山地、丘陵地形,平原面积狭小,且多火山地震,可居住面积11万km2,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46.5/平方公里的7.5倍。日本资源极其匮乏。
日本人口约1.26 亿(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世界第23位。
日本资源短缺,但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通过贸易往来大量利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源,提高了本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三)人均消费水平
资源环境承载力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消费水平而言的。相同的资源环境条件,相对于不同消费水平所供养的人口数量,显然是不同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会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降低。(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消费水平越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地域开放程的高低,直接影响区域外资源的使用情况。
地域开放程度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地域开放程度越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四)地域开放程度
受教育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受教育水平越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五)受教育水平
因素 相关性 影响
自然资源 正相关 资源越丰富,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资源越贫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经济越发达,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越高,能够利用的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均消费水平 负相关 消费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小
地域的外开放程度 正相关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能够利用的区外资源越多,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越大
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思考
地球到底能养活多少人?你赞同哪种观点?
新加坡被称作“城市国家”。截至2018年12月,国土面积约为724.4 km2,总人口约为564万。据此完成1~2题。
1.制约新加坡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科技发展水平 B.热量
C.土地和水资源 D.人均消费水平
2.新加坡资源环境承载力远高于其周边国家,主要原因是( )
A.对外交通便利 B.经济发展水平高
C.矿产资源丰富 D.人均消费水平低
沙场练兵
C
B
右图为某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木桶效应”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省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主要取决于(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4.推断该省区可能是( )
A.新疆 B.湖北
C.山东 D.广东
B
A
沙场练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区域资源环境承载量
(最适宜)
(最大值)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2.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关系: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的必要条件,其数值要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3.意义:制定合理的人口战略
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
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
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必要性
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
人口过快增长
(人口问题)
资源短缺:粮食、水资源短缺等
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土地沙化等
社会问题: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
敬畏人口合理容量——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社会要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 人口合理容量是人口的“合理规模”。小到一个城市,达到整个地球,人口容量到底多大才是合理的?这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引发
4、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
就整个世界来说: 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保证人人拥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就各国、各地区来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都应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02.国际
01.个人
节约资源;
努力学习,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适度消费。
建立公平的国际秩序;
因地制宜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口大国做好计划生育。
从影响因素出发:
活动
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1)我国人口政策调整情况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口从农业社会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过渡到工业化初期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再过渡到工业化中后期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促使这种变化的因素可归为社会转型、经济发展和人口政策。根据人口政策方向,可将新中国分为五个阶段:
1)1949~1970年:限制节育和鼓励节育的交错
2)1971~1979年:以“晚、稀、少”为特征的计划生育
3)1980~2013年:以“一胎化”为基调的计划生育
4)2014年~2019年: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
5)2021年至今:全面三孩政策
活动
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2)谈谈你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
中国的人口政策是指中国政府调节和指导本国人口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规定和措施。主要包括全面开放二孩政策、单独二孩政策、双独二孩政策、独生子女政策,婚姻政策和人口迁移政策等部分。
政府根据全国人民和整体民族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着眼于人口发展与自然资源开发相协调、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兼顾人民意愿和民族习俗等客观条件,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人口政策。中国人口政策概括说来就是“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活动
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3)确定我国人口合理容量要考虑哪些因素?
◇两片草原,一片水源好,生长茂盛,另一片一般,能承载的牛羊数量不同。
◇日本国土狭小,与云南相近,资源匮乏但人口接近1.3亿,但还在鼓励生育。而云南省人口是日本的1/3。
◇深圳25年前是一个3万多人的边陲小镇。至2004年末,户籍人口165万,居住一年以上的有432万,还有居住一年以下、三天以上的有470多万,加起来深圳有统计的人口总共是1071万,还有一些流动的,加起来管理人口近1300万。
◇2005年,美国人均消费石油25桶(中国1桶半),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4倍,全球人口按美国的消费水平,全球石油储量仅够使用不足8年。
自然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
地区开放程度
人们的文化和地区消费水平
活动
讨论:我国人口多少才合适
我国人口众多,一些人认为这是个大负担,给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带来沉重压力;但也有人认为,适当的人口增长可以带来人口红利,即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负担较轻等,是能够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利好因素。
考虑我国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各种因素。很多学者研究过我国的人口容量。早在1957年,人口学家马寅初提出我国的适宜人口数为7亿-8亿。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研究认为,从土地资源来看,我国人口容量应该控制在16亿左右。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6亿
最适宜的 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10亿之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8亿~9亿
富裕型消费水平 7亿之内
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与联系
环境承载力 人口合理容量
不同点 内涵 最大人口数量 最适宜人口数量
体现意义 生存 发展(生活)
人口数量 大 小
相同点 制约因素相同 与资源状况、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与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特征相同 不确定性: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会随时间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 相对确定性:在某一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稳定,可对人口容量进行相对的定量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小结
区域环境承载力
概念
人口合理容量
影响因素
概念
人口问题
应对措施
自然资源状况
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消费水平
人口容量
受教育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
资源短缺
环境问题
社会问题
小试牛刀
广州提出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以内,应该说,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是指环境承载力
B. 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C. 该指标是一个理想的 该指标与资源数量、科技发展水平成反比
D. 该指标与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外开放程度成正比
B
2. 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广州应 ( )
① 超出本地区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 建立公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利
③ 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④ 加快人口的增长,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B
小试牛刀
结合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回答。
3、制约加拿大人口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自然条件为( )
A.矿产资源 B.水资源
C.土地资源 D.气候条件
4、加拿大环境人口容量潜力大,主要表现在( )
A.地域辽阔,地广人稀
B.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集中
C.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优越
D.气温低,人均消费水平低
D
A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