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 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6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6 16:1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八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人从滑梯上加速滑下,人和滑梯间有摩擦力,对于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2.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下列关于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加速度a=和电场强度E=的定义都运用了比值法
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C.驾驶员通过操作方向盘不能使汽车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转弯
D.“鸡蛋碰石头,自不量力”,说明石头撞击鸡蛋的力大于鸡蛋撞击石头的力
3.如图所示,自动卸货车的车架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在一段时间内,车厢在液压机的作用下与水平面间的夹角逐渐增大,货物相对车厢未发生相对滑动。关于这段时间内货物所受支持力和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货物所受支持力逐渐增大 B.货物所受摩擦力逐渐减小
C.支持力对货物不做功 D.支持力对货物做正功
4.小明同学周末米到哈尔滨融创乐园游玩,小明乘坐过山车经过半径为30米圆轨道的最低点时发现动力已关闭,此时速度显示屏上的数字为60m/s,当到达最高点时小明体验到了完全失重的感觉。过程可简化为下图,如果小明的质量为60千克,g=10m/s2,那么小明从最低点运动到最高点的过程中(  )
A.小明的机械能守恒
B.小明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是7200N
C.小明在最高点时,他的重力的功率是7320W
D.小明的机械能不守恒,他损失的机械能是63000J
5.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的O点,这时弹簧恰为原长l0,物体的质量为m,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将物体向右拉一段距离后自由释放,使之沿水平面振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O点时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B.物体将做阻尼振动
C.物体最终只能停止在O点
D.物体停止运动后所受的摩擦力为μmg
6.质量相等的均质柔软细绳A、B平放于水平地面,绳A较长。分别捏住两绳中点缓慢提起,直到全部离开地面,两绳中点被提升的高度分别为hA、hB,上述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分别为WA、WB。若(  )。
A.hA=hB,则一定有WA=WB
B.hA>hB,则可能有WAC.hAD.hA>hB,则一定有WA>WB
7.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2m,中间用轻杆相连,放在光滑的斜面上.现将它们从静止释放,在下滑的过程中(  )
A.两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不相同 B.轻杆对A做正功,对B做负功
C.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D.任意时刻两物体重力的功率相同
8.如图甲所示,足够长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以弹簧上端位置为坐标原点O,沿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现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原点O正上方高度h处由静止释放,在小球落到弹簧上向下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所受弹力F的大小随x(x表示小球的位置坐标)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若不计小球与弹簧接触时的机械能损失,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时,小球的重力势能与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最大
B.小球动能的最大值为
C.当时,小球的速度大于
D.小球在最低点的加速度大小等于g
9.固定滚轮训练是飞行员为提高空间定向能力而特有的一种训练手段。如图所示,固定滚轮是转轴固定可在竖直面内绕轴自由转动的轮子,训练时飞行员手脚支撑在轮子上做圆周运动。已知飞行员质量为m,滚轮半径为R,滚轮质量可忽略,某次训练中飞行员双臂间的夹角为120°,飞行员恰好能在竖直面内做完整圆周运动,当其头部转动到最低点时,踏板对脚无作用力,此时(  )
A.飞行员脚的线速度大小为 B.飞行员重心的线速度大小为
C.每个手臂的支持力大小为5mg D.飞行员身体的最大向心加速度大小为5g
10.质量为m的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在时间t内,以恒定功率P由静止开始经过距离s达到最大速度vm。已知汽车所受的阻力Ff恒定不变,则在这段时间内发动机所做的功W可用下列哪些式子计算(  )
A. B. C. D.
11.如图所示,有一竖直放置、内壁光滑的圆环,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已知圆环的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小球在最低点的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处于超重状态
B.小球的速度越大,则在、两点小球对圆环内壁的压力差越大
C.当时,小球一定能通过最高点
D.当时,小球始终不会脱离圆环
12.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方固定一水平平台,平台上表面距地面的高度H=2.2m,倾角= 37°的斜面体固定在平台上,斜面底端B与平台平滑连接。将一内壁光滑圆管弯成半径R=0.80m的半圆,固定在平台右端并和平台上表面相切于C点,C、D为细管两端点且在同一竖直线上。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斜面顶端,一质量m=1.0kg的小物块在外力作用下缓慢压缩弹簧下端至A点,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2.8J,AB长L=2.0m。现撤去外力,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脱离弹簧后的小物块继续沿斜面下滑,经光滑平台BC,从C 点进入细管,由D点水平飞出。已知小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80,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及细管内径大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os37°=0.8。通过调整细管长度改变半圆半径R的大小,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欲使从细管下端水平飞出的小物块落地点到D点得水平距离最大,求此时R的大小及小物块落地点到D点的水平距离。(  )
A.R=0.5m,x=2.4m B.R=0.4m,x=2.8m
C.R=0.4m,x=2.4m D.R=0.5m,x=2.8m
二、填空题
13.质量为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开始到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末重力的功率为_______。(取)
14.如图所示,光滑的圆弧的半径R=0.4 m,有一质量m=2.0 kg的物体自圆弧的最高点A处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然后沿粗糙的水平面前进一段距离s=4 m,到达C点停止。(g取10 m/s2)。
(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率v=________m/s。
(2)物体到达B点时对圆轨道的压力FN=________N。
(3)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
15.如图, AB为长度足够长的水平地面, AC为与水平方向成30o的倾斜地面,D为AC中点.已知将某物体以6 J的初动能从D点水平抛出,其落到水平地面时的动能为12J。若将该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从C点水平抛出,要使其恰好能落在A点,则其抛出时的初动能应为________J。
16.“复兴号”动车组用多节车厢提供动力,从而达到提速的目的。总质量为的动车组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该动车组有四节动力车厢,每节车厢发动机的额定功率均为,若动车组所受的阻力与其速率成正比(,为常量),动车组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m。
(1)若四节动力车厢输出的总功率为,动车组匀速行驶的速度为v1,则=_______
(2)若四节动力车厢输出功率均为额定值P,动车组从静止启动,经过时间达到最大速度,则这一过程中该动车组克服阻力做的功为____________(用题目中的字母表示)
17.如图所示为同轴的轻质圆盘,可以绕水平轴O转动,大轮与小轮半径之比为3:1.小轮边缘所绕的细线悬挂质量为m的物块A.大轮边缘所绕的细线与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2m的物体B相连.将物体B从距离圆盘足够远处静止释放,运动中B受到的阻力f与位移s满足关系式f=ks(k为已知恒量).则物体B运动的最大位移为 ,物体B运动的最大速度为 .
三、解答题
18.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 kg的物体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F=10 N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从静止开始移动了距离s=2 m后撤去推力,此物体又滑行了一段距离后停止运动,动摩擦因数0.1 (g取10m/s2),求:
(1)推力F对物体做的功;
(2)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9.如图所示,哈尔滨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运会某滑雪道为曲线轨道,滑雪道长,高度,运动员从该滑道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滑下,不借助滑杆作用力,经到达滑雪道底端时速度,人和滑雪板的总质量,g取,求人和滑雪板:
(1)到达底端时的动能;
(2)下滑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3)在滑动过程阻力做的功;
(4)下滑过程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20.如图所示,额定功率、质量的遥控赛车(视为质点)在水平轨道上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赛车受轨道阻力恒为车重的0.4倍,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求:
(1)赛车运动的最大速度;
(2)若赛车以加速度启动,经多长时间可达额定功率;
(3)若赛车以额定功率启动,经过达到最大速度,则该过程位移为多大。
21.2022年我国北京举办冬奥会,跳台滑雪是其中最具观赏性的项目之一,如图所示为简化跳台滑雪的雪道示意图,助滑坡由长度60m的粗糙斜面AB (倾角)和半径25m的光滑圆弧BC组成,两者相切于B点,过圆弧最低点C的切线水平。 CD为足够长的着陆坡(倾角)。一运动员连同滑板(整体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滑下,从C点以水平方向速度飞出,运动员从C点飞出到着陆用时,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 10m/s2, sin37°=0.6。
(1)运动员在C点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2)该运动员在斜面AB上的运动时间为多少?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B
6.B
7.C
8.B
9.C
10.C
11.C
12.A
13. 20 20
14. 60 0.1
15.9
16.
17.;
18.(1)20J;(2)20J
19.(1);(2);(3);(4)
20.(1)5m/s;(2)4s;(3)1.875m
21.(1) 26m/s ;(2)5s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