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二 比例2.3《比例尺》(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二 比例2.3《比例尺》(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6 13:49: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例尺》一课导学案
科目:数学 课题:比例尺
授课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任课教师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 上课时间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二单元《比例》的第二节新授课《比例尺》。这部分知识是在六年级上学期学过比的意义、比的化简、比的应用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对于比例尺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如地图上的比例尺等。尽管如此,比例尺的应用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教材从讨论“淘气和笑笑画的平面图”的活动,体会比例尺的必要性,并教学比例尺的意义。初步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教材在出示了房屋平面图后,结合平面图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在问题的讨论 中学生将了解比例尺的含义及比例尺应用的相关问题。学生对于比例尺的知识虽不难理解,但是在具体的计算时,还是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学时,不能把比例尺仅仅作 ( http: / / cpro. / cpro / ui / uijs.php adclass=0&app_id=0&c=news&cf=1001&ch=0&di=128&fv=17&is_app=0&jk=9190fe41e6856b48&k=%BE%AB%C3%DC%C1%E3%BC%FE&k0=%BE%AB%C3%DC%C1%E3%BC%FE&kdi0=0&luki=1&mcpm=0&n=10&p=baidu&q=yklxs_cpr&rb=0&rs=1&seller_id=1&sid=486b85e641fe9091&ssp2=1&stid=9&t=tpclicked3_hc&td=1833853&tu=u1833853&u=http%3A%2F%2Fwww%2Eshuoke8%2Ecn%2Farticle%2Fshuoke4207%2Ehtml&urlid=0" \t "_blank )为一个知识点让学生记忆背诵,而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思考,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掌握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测量,绘画,估算、计算等活动,学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会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点拨法,把握重点、各个击破
教学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学习内容
导学环节 时间 创设情境 教师行为 期望的学生行为
开门见上直入主题,问题情景引入,认识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动手操作,小组交流合作,认识比例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汇报集体评价知识应用总结归纳提升意义 515155 创设激发学生兴趣情境创设思维探究情景创设展示学习情境创设反思情境 出示教学目标,明白这节课要掌握的四个内容:1.比例尺的意义;2.比例尺的分类;3.根据比例尺画出平面图;4.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教师导语:同学们,有件事老师很郁闷,希望同学们帮老师解决!出示激趣题。小红从北京到上海搭飞机用了2小时10分钟,而一只蜗牛从北京到上海只用了2分钟,这是为什么呢?(设计这个问题目的有二,一是激发兴趣,活跃课堂。二是认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这里恰好引出了小蚂蚁在地图上爬行的便图上距离,而我们坐动车所走过的路程就实际距离,非常直观形象的区分了两个概念,为新课做好铺垫。)1.师:同学们拿出直尺在练习本上画直尺的长度10cm,数学书的长15厘米和一条路长1km,2.小组合作讨论:采取什么办法把1km长的路画在练习本上呢?3.根据比例尺含义,同学们算算你们画这条路的比例尺,让学生汇报,老师认真聆听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找出问题,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一条路你们的比例尺不同呢?4.生活中你们在哪里见过比例尺呢?5.比例尺分类:老师出示不同的图与比例尺表示方法,让学生发现比例尺的分类,并会互化。6.通过练习,会口述两种比例尺所表示的意义。1.通过例题,学会根据比例尺计算社区活动中心的位置,并画出社区活动中心,2.通过两个练习,让学生尝试根据所给比例尺及条件,计算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达到学习这节课第四个内容的目的。1. 学习了比例尺的知识,你还有什么不清楚的?谈一谈,学习了这节的课的收获。
让学生自读教学目标,做到对这节课内容心中有数。让生以极大热情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非常直观形象的区分了两个概念。学生前两条很容易画出,第三条迟疑,让学生动手参与。通过小组讨论,得出比例尺意义。汇报者组织好语言,汇报本组讨论结果。其他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通过观察,学生发现比例尺不同表示方法,会给比例尺分类。让学生学以致用,动手计算,动手操作。自主尝试,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说说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多谈收获或者存在问题。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