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基础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 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基础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3-16 18:2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一、选择题(共15题)
1.下列过程通过热传递方式导致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搓手 B.古人钻木取火
C.用火炉把水烧开 D.用打气筒打气,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
2.下列例子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用砂轮磨刀具的时候,刀具温度升高
B.灼热的火炉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
C.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觉得暖和些
D.擦火柴时,火柴头上的易燃物质燃烧起来
3.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
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
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
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4.如果铁丝的温度升高了,则 ( )
A.铁丝一定吸收了热量 B.铁丝一定放出了热量
C.外界可能对铁丝做了功 D.外界一定对铁丝做了功
5.下列关于物体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B.物体的内能越大,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C.物体的体积增大时,内能一定增大
D.改变内能的两种常见方式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
6.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包括物体运动的动能
B.0℃C的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C.提起重物,因为提力做正功,所以物体内能增大
D.摩擦冰块使其融化是采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7.关于温度和内能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不计分子之间的分子势能,质量和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具有相同的内能
C.1g100水的内能小于1g100水蒸气的内能
D.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也就是说做功和热传递的实质是相同的
8.关于系统的内能,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B.一个物体的机械能发生变化时,其内能也一定发生变化
C.外界对系统做功W,系统的内能增加
D.系统从外界吸收了热量Q,系统的内能增加
9.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热传递,则一定是(  )
A.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热量
B.比热容大的物体向比热容小的物体传递热量
C.含热量多的物体向含热量少的物体传递热量
D.一个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另一个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
10.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
B.估测油酸分子直径d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
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猛推活塞,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浮在空气中的PM2.5颗粒的运动是分子热运动
B.一定质量的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其内能保持不变,分子势能增大
C.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平均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平均距离,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D.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大饱和汽的体积,最终会减少饱和汽的压强
12.0℃的水和0℃的冰相比较,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冰分子的平均动能
B.水分子的势能比冰分子的势能大
C.1g0℃的水与1g0℃的冰的内能相同
D.1g0℃的水与1g0℃的冰共同升高1℃,它们内能变化相同
13.对于常温常压下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强增大时,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可能减小
B.温度升高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C.要使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外界必须向气体传热
D.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一定增大
14.下列关于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是从含热最较多的物体传到含热量较少的物体
B.热量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物体
C.热量是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到内能较少的物体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
15.下列关于传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热量是从含热量较多的物体传到含热量较少的物体
B.热量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到温度较低的物体
C.热量是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到内能较少的物体
D.热量是传热过程中,物体间内能的转移量
二、填空题
16.在墙壁与外界无热传递的封闭房间内,同时开动电冰箱和电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后,房间内的温度______,这是因为______。
17.在一间隔热很好的房间中,把正在工作的电冰箱门打开,室内空气温度将___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
18.各种方法使物体的内能发生改变:a.电炉通电后发热;b.一杯开水放在桌面上冷却;c.阳光照射下冰块融化;d.锯木头时,锯片发烫;e.人坐在火炉旁取暖;f.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打气后,打气筒变热.其中属于做功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________;属于热传递使物体内能改变的是________.
19.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_______与_______。两者对改变系统的内能是_______。
三、综合题
20.在焦耳的许多实验中,有两个最具有代表性:一个实验是重物下落时带动叶片转动,搅拌容器中的水,水由于摩擦而温度上升;另一个实验是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液体加热.焦耳的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21.铅弹以速度v=200m/s 射入木块后停在木块中,木块没有移动.增加的内能的80%使铅弹的温度升高,铅弹温度升高多少?(C=1.3×102J/kg℃)
22.气体在绝热膨胀时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气体在绝热压缩时它的温度会怎样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分别举一个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时温度变化的实例。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BD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C属于热传递。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B
【详解】
A.用砂轮磨刀具的时候,刀具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灼热的火炉使周围物体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B符合题意;
C.手感到冷时,搓搓手就会觉得暖和些,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擦火柴时,火柴头上的易燃物质燃烧起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D
【详解】
AB.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及物体的质量决定,不是只由温度决定,故A、B错误;
C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所以完全有可能是内能大的物体内能继续增大,内能小的物体内能继续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
试题分析: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了,可以是对物体做了功,也可以是物体吸收了热量,故A错;外界可能对铁丝做了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C对;热传递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B、D错.
5.D
【详解】
A. 温度为0℃的物体,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没有停止,分子动能不为零,分子势能也不为零,则仍然有内能,选项A错误;
B.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以及物质的量等都有关系,则内能越大,温度不一定高,则分子热运动不一定越剧烈,选项B错误;
C.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体积以及物质的量等都有关系,物体的体积增大时,内能不一定增大,选项C错误;
D. 改变内能的两种常见方式分别是做功和热传递,选项D正确;
6.B
【详解】
A.物体的内能是指物体内所有分子的总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不包括物体运动的动能,选项A错误;
B.0℃的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因要放热,则内能减小,选项B正确;
C.提起重物,因为提力做正功,所以物体机械能变大,但是内能不一定增大,选项C错误;
D.摩擦冰块使其融化是采用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选项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于液体分子对颗粒撞击力不平衡造成的,所以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但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质量相等的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而氢气的分子数多,则氢气的内能较大,故B错误;
C.同样温度的水变为同样温度的水蒸气要吸收热量,所以100的水的内能小于100相同质量的水蒸气的内能,故C正确;
D.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但实质不同,做功是其他能和内能的转化,热传递是内能的转移,故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
A.根据内能的定义可知,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平均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
B.物体宏观的机械能与内能无关,故B错误;
C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外界对系统做了多少功W,系统的内能不一定增加多少,同理,系统从外界吸收了多少热量Q,系统的内能也不一定增加多少,故CD错误;
故选A。
9.D
【详解】
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热传递,则两个物体间一定有温度差,即一个温度高一个温度低,而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故一定是一个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另一个物体的分子平均动能。
故选D。
10.D
【详解】
A.如图所示,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估测油酸分子直径d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猛推活塞,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外界对气体做正功,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1.C
【详解】
A.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固体颗粒物,因此它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选项A错误;
B.一定质量的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但溶化过程要吸热,所以内能增大,选项B错误;
C.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平均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平均距离,分子力体现为引力,液体表面存在张力,选项C正确;
D.饱和汽压只与温度有关,选项D错误。
故选C。
12.B
【详解】
A.0℃的水和0它的冰,由于两者都是0℃,故分子的平均动能一样大,选项A错误;
B.0℃的冰熔化成同温度的水,要吸热,此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未变,则吸收的热量只能增加势能,故0℃的水分子的势能比0℃的冰分子的势能大,选项B正确;
C.1g0℃的水与1g0℃的冰分子数是一样的。从以上分析已可得,0℃的水分子比0℃冰分子势能大,故1g0℃的水的内能比1g0℃的冰的内能大,选项C错误;
D.同上也可知1g0℃它的水与1g0℃的冰都升高1℃,它们吸收的热量不同,故它们的内能变化也不同。选项D错误。
故选B。
13.AB
【详解】
A.压强的微观解释可知,压强与分子的平均动能和分子数密度有关,压强增大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分子数密度可能减小,A正确.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B正确.
C.改变内能的方式,可以通过做功,也可以通过热传递,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平均动能增大,C错误.
D.温度升高后,由于体积变化未知,所以分子平均间距无法判断,D错误.
14.BD
【详解】
A.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多少热量,故选项A错误;
BC.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而不是从内能较多的物体传到内能较少的物体,故选项B正确,C错误;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故选项D正确。
故选BD。
15.BD
【详解】
A.热量不是状态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C.在传热的过程中热量总是由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故B正确,C错误;
D.热量是传热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故D正确。
故选BD。
16. 升高 消耗的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
【详解】
同时开动电冰箱和电风扇,工作一段时间后,电流做功,消耗的电能最终转化为内能,房间内的温度会升高。
17. 升高 冰箱门打开后,房间内空气温度将升高,是因为冰箱门打开后,冰箱消耗更多的能量即有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房间内温度升高。
【详解】
冰箱门打开后,房间内空气温度将升高,是因为冰箱门打开后,冰箱消耗更多的能量即有更多的电能转化为内能,所以房间内温度升高。
18. adf bce
【详解】

19. 做功 传热 等价的
【详解】

20.见解析
【解析】
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的功仅由过程的始末状态决定,与做功的具体过程和方式无关.
21.铅弹温度升高了123℃
【详解】
由题意可知铅弹的动能完全转化为木块和铅弹的内能,可得:Ek=mv2=U,
又知增加的内能的80%使铅弹温度升高,可得:0.8U=Cm△t,
可得:
即铅弹温度升高了123℃.
22.温度降低;温度升高;见解析
【详解】
根据功与内能的改变关系,在没有热交换,或时间极短系统来不及跟外界进行热交换的情况下,气体对外界做功(即绝热膨胀),气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外界对气体做功(即绝热压缩),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绝热膨胀实例:用打气筒向用橡胶塞塞住的瓶内打气,当橡胶塞跳出时,瓶内的气体迅速膨胀,系统对外做功,因此,气体的内能迅速减少,瓶内气体温度迅速下降,瓶内水蒸气液化,出现白雾。
绝热压缩实例:引火仪实验中,当迅速下压活塞时,引火仪筒内的气体可看作绝热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易燃物的燃点时,易燃物就被点燃了。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