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王进行曲》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
知识目标:
通过聆听感受《狮王进行曲》,学生熟记,背唱主题旋律。
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乐曲,使学生了解不同的乐器的不同音色,不同的艺术表现力。
情感目标:
通过欣赏此乐曲,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当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保护动物,爱护人类的朋友的意识。
重难点:
通过欣赏《狮王进行曲》,让学生能够为乐曲划分乐段,熟记、背唱主题旋律、了解乐曲的演奏方式。
教具:
多媒体课件、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进行自我介绍。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堂上,老师带同学们去参加动物狂欢节,大家说好吗?
生:好!
师:如果你是一只小动物,你喜欢成为哪种小动物呢?请同学们到前面,演一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吧!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就藏在乐曲之中。我们一边观看前面同学的表演,一边聆听感受音乐,猜一猜,是哪种动物也来参加我们的动物狂欢节?注意:动物们是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的
(一)教师播放音乐片段,同学们边按照音乐的节奏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边思考问题。
(二)同学们反馈信息,多数人认为音乐中的动物形象是老虎,是狮子。
(三)教师揭示课题《狮王进行曲》。
三、新课教学
A乐段的欣赏教学
(一)聆听音乐、观看图谱、划分乐段
1、教师播放整首乐曲,邀请同学们整体感知,划分乐段。
2、教师在引子部分,创设情境,进行解说,烘托氛围。
3、教师根据音乐的特点,绘制音乐图谱。
4、同学们初步尝试划分乐段。
5、教师讲解简单的乐段划分知识。
(二)聆听音乐、感受音色、猜猜演奏的乐器是什么?
1、邀请聆听A乐段音乐、感受音色、用不同的演奏动作,表示出演奏乐曲的乐器是什么?
2、教师讲解弦乐知识,介绍提琴家族的不同成员。
3、聆听不同提琴演奏相同乐句,感受音色、音高的变化。
(三)观看音乐图谱,模唱主题乐句旋律,画一画旋律线
1、播放主题旋律,感受旋律高低变化。
2、模唱主题旋律,分析乐句旋律规律,找出相同旋律的乐句和不同的乐句,画一画旋律线。
3、熟练演唱主题旋律,教师指导演唱技巧。
4、高质量的演唱主题旋律,加入动作表演狮王出场。
B乐段的欣赏教学
感受狮王吼叫
猜想:狮王怎样让小动物安静下来。
聆听音乐寻找答案。
狮王吼叫了几次,带着问题聆听音乐。
聆听音乐,感受此段乐曲是哪种乐器演奏
聆听音乐,感受此段乐曲的旋律高低、力度强弱的变化
聆听音乐,感受此段乐曲的旋律高低、力度强弱的变化
伴随音乐,用动作表示出来。
A’乐段的欣赏教学
(一)学唱《狮王之歌》
1、聆听教师演唱《狮王之歌》,感受旋律。
2、逐句模唱《狮王之歌》,渗透保护动物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二)创编《 之歌》
1、聆听《爬山之歌》
2、分组创编《 之歌》
3、分组表演
4、单独表演
四、巩固拓展
播放全曲,完整的表现全曲,整体感知乐曲。
演一演你最喜欢的片段。
教师小结。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