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9.《木兰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乐府”的相关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熟记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体会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理解花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爱家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乐府”的相关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熟记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体会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流传了一千多年。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在这个传奇的故事中来寻找答案吧。
二、预习检查
1、作品简介
《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分12类,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很广。《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2、乐府诗介绍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是汉朝的音乐机关,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专门收集民歌,后来把乐府官署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
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3、特点
(1).叙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完整。
(2).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的描写等。
(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五言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色彩。
4、背景资料
这首诗与北魏与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柔然,四世纪中,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权,经常骚扰北魏。据历史记载,从公元407年到493年的80多年间,双方发生的大战役就有15次之多。
北魏因此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后来又灭夏国,灭“北燕”,灭“北凉”,结束了从304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的黄河流域大乱,中国北部重新统一。这次战争是进步的,符合人民的愿望。诗中的木兰参加了这十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正因为这样,《木兰诗》千百年来流传不衰,木兰千百年来受到人民的传颂和赞扬。
5、读准字音
机杼 zhù 可汗kè hán 鞍鞯jiān 辔头pèi 燕山yān
胡骑jì 戎机róng 朔气shuò 金柝tuò 红妆zhuāng
著我旧时裳zhuó 傍地走bàng
策勋 赏赐 溅溅 啾啾 霍霍
三、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要求注意体会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合作朗读全文:
(1)节奏指导:这首诗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
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同样是五字句,⑴组为“二一二”节拍,⑵组为“二三”节拍,⑶组为“二二一”节拍。所以划分节拍不能单看句式,要联系意义表达,应遵循“句不离词,词不离意”的原则。
(2)用几种不同的感情朗读全诗。
决定从军─—苦闷犹豫
踏上征程——凄婉坚定
沙场征战──悲壮豪迈
荣归故里─—欢快喜悦
2、速读课文内容,理清本诗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1-2)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部分:(3)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第三部分:(4)十来年征战生活
第四部分:(5)还朝辞官
第五部分:(6)木兰还乡亲人团聚
第六部分:(7)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四、疏通文意
要求:学生参看注释,理解词义、句意,疏通诗篇大意。
小组合作探究并展示:
一阵唧唧声,又一阵唧唧声,木兰正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的声音,只听到女儿叹气的声音。
问女儿所想的是什么,问女儿所思念的是什么。女儿也没有想什么,女儿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天晚上看到军中的文告,皇上正大规模的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我父亲(老了)没有大儿子(接替),木兰我没有大哥(去参军),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以后替父亲去出征。
去东边的集市买来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去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早晨告辞爹妈离开,晚上住宿在黄河边上,听不到爹妈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流水的声音。早晨告辞黄河离去,晚上就到了黑山头,听不到爹妈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叫的声音。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在将士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十年后才回来。
回来拜见皇上,皇上坐在举行大典的朝堂上。给(我)记了很多次功,赏赐的财物很多很多。皇上问(我)要求什么,木兰不愿意当尚书省的官;希望骑上千里马,送我回到故乡去。
爹妈听到女儿回家来,互相扶持着到外城来迎接;姐姐听到妹妹回来,对着门梳装打扮;小弟弟听到姐姐回来,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打开我东面阁楼的门,坐在我西边阁楼的床上,脱下我身上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对着窗户梳理像云那样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额头的花黄。走出门看看同伍的士兵,他们都吃惊忙乱得不得了:在一起打了十二年的仗,还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孩子。
雄兔静卧时两只脚时时爬搔,雌兔静卧时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贴着地面跑时,怎么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五、文言知识归纳
古今异义。
木兰当户织 古义:门。 今义:窗户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义:只,仅仅。 今义:但是。
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 今义:强壮,强大。
策勋十二转 古义: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 今义:旋转。
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 今义:用于姓氏。
一词多义
①东市买骏马(集市)
市
②愿为市鞍马(买)
①昨夜见军帖(文告)
帖
②对镜帖花黄(通“贴”。)
①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
②愿驰千里足(希望)
六、拓展延伸
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
七、课堂检测
1、解释加点词语
唧唧复唧唧(再,又) 万里赴戎机(战事)
策勋十二转(记功) 赏赐百千强(有余)
出郭相扶将(外城) 当户理红妆(整理)
出门看火伴(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 “火伴”)
雄兔脚扑朔(动弹) 雌兔眼迷离(眯着眼)
双兔傍地走(靠近、临近) 安能辨我是雄雌(哪里,怎么)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D )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下列诗句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万里赴戍机,关山渡若飞。
D.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
第9课《木兰诗》学习流程
(
阅读技法
读写迁移
形神兼备
综合评价
目标导航图
语文知识图
整体把握图
结构层次图
质疑问难图
细读对话图
主旨归纳图
艺术特色图
素养提升图
实践活动
拓展演练
总结写法
欣赏特色
)
(
通读课文
思考问题
)
(
思前想后
贯通文意
) (
文学文体
字词积累
) (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
(
阅读导航
人类诞生于妇女也成长于妇女。若没有女性,人类社会便了无生机;若没有女性形象,文学作品也会黯然失色。很多文学作品,因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而得以永垂不朽,名存千古。同学们知道吗?我国古代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的巾帼英雄形象家喻户晓,美国
迪士尼
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位女英雄的飒爽英姿。
)
(
理清脉络
绘制图示
) (
回扣结构
圈画批注
) (
反思阅读
质疑问难
) (
把握结构
概括层意
)
(
走出文本
归纳感悟
) (
知人论世
明确主旨
)
(
细读语段
品味揣摩
)
(
结合问题
对话交流
)
1
(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读起来朗朗上口。反复诵读,感受民歌的情味是本课的重点之一。
《木兰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诗歌将劳作不已的勤、对父母的孝、对国家的忠、女扮男装的智、征战的勇等优秀的品质集中在木兰身上。千百年来,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木兰的形象也一直深受人们喜爱。教学中,要在品读重点诗句的基础上多角度、立体地赏析人物形象,提高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木兰诗》
学习目标
1.
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
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
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感受人物的魅力。
)
(
《木兰诗》
语文知识
作者简介
文体知识
读读写写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
“
乐府双璧
”
。
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为
“
孝烈将军
”
,设祠纪念
。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
“
乐府诗
”
,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唧唧
jī
机杼
zhù
可汗
kè hán
鸣溅溅
jiān
燕
yān
山
胡骑
jì
鸣啾啾
jiū
朔
shuò
气
策勋
xūn ān jiān(
鞍鞯
) pèi(
辔
)
头
róng
(
戎
)
机
金
tuò(
柝
)
阿
zǐ(
姊
)
红
zhuāng(
妆
)
云
bìn(
鬓
) huò huò(
霍霍
)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
帖:同
“
贴
”
,贴上
)
古今异义
军书十二卷
十二(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从此替爷征
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出郭相扶将
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双兔傍地走
走(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赏赐百千强
强(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
(
《木兰诗》
语文知识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文言句式
帖:昨夜见军帖
(
文告
)
对镜帖花黄
(
同
“
贴
”
,贴上
)
市:愿为市鞍马
(
买
)
东市买骏马
(
集市
)
愿:愿为市鞍马
(
愿意
)
愿驰千里足
(
希望
)
策勋十二转
(
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录
)
愿为市鞍马
(
市: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
省略句
愿为市鞍马(点拨:
“
为
”
后省略
“
之
”
,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点拨:宾语前置句,应为
“
问女所思何
”
。)
成语积累
磨刀霍霍:本形容磨刀声响亮。后常用来形容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
例句:该国当局已经磨刀霍霍,很多居民担心他们可能采取报复行动。
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例句:这一切似乎相当合理,又饱含希望,然而,今年的变化却更加扑朔迷离。
名句积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
《木兰诗》
整体感知
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原文: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原文: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注释:
唧唧:叹息声。
户:门。
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
,织布的梭
(suō)
子。
唯:只。
注释:何所思:想什么。
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点兵:征兵。
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下文的
“
十二年
”
,用法与此相同。
爷:和下文的
“
阿爷
”
一样,都指父亲。
注释:市:买。
原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注释:旦:早晨。
胡骑: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啾啾:马叫的声音。
译文: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木兰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
(
知道
)
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卷卷上面有父亲的名字。
译文:叹息声响了又响,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这个女子的叹息声。
译文: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
(
木兰
)
愿意为
(
此
)
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出征。
译文:木兰跑遍东西南北的集市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早晨辞别父母离开家,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哗啦啦的流水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叫声。
)
(
《木兰诗》
整体感知
原文: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原文:归来见
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原文: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注释:戎机:战事。
朔:北方。
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注释:策勋:记功。
不用:不愿做。
注释:郭:外城。
霍霍:磨刀的声音。
原文: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
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注释: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帖花黄:帖,同
“
贴
”
。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火伴:同伍的士兵。
译文: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
(
论功行赏
)
。
(
木兰被
)
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天子问
(
木兰
)
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做官
;
希望驰骋千里马,返回故乡。
译文: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
译文: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外城
(
迎接木兰
)
;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了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
(
木兰回到家里
)
打开东阁楼的门,坐一坐西阁楼的床,脱去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美丽衣裳。
译文:对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像云那样的鬓发,贴上花黄。出门去见同伍的士兵,同伍的士兵都很吃惊:同行这么多年,竟不知道木兰是姑娘。
原文: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注释:扑朔:动弹。
走:跑。
译文:
提着兔子的
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雄兔的脚喜欢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
(
《木兰诗》
结构示例
无心织布,木兰叹息
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奔赴前线,多年征战
还朝辞官,家人团聚
吟唱比喻,赞美木兰
勤劳孝顺
爱国勇敢
纯朴机智
)
(
《木兰诗》
细读对话
1.
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2.“
东市买
……
北市买长鞭。
”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3.
分析
“
旦辞爷娘去
……”“
旦辞黄河去
……”
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4.
写木兰思乡,对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5.“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6.“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这两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7.“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8.“
爷娘闻女来
……
向猪羊
”
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9.
木兰归家,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10.
结尾用四句诗,有什么作用?
11.
说说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12.
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
)
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故事以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的问答。
2.“东市买……北市买长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这四句运用了排比、互文的修辞手法,将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等的情景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不但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的紧张急切、井然有序,也渲染出战事的紧急。
3.分析“旦辞爷娘去……”“旦辞黄河去……”这两句话的表达效果。
【合作交流】这两组句子表现出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迫切,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以“不闻”开头的两个句子,间隔反复,紧相呼应,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不闻”和“但闻”形成对比,将征程之紧和思乡之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4.写木兰思乡,对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合作交流】没有影响。因为从军之急和思乡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且更能表现木兰舍家卫国的高尚品格。
5.“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这两句自然环境描写,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绘木兰在边塞军营的艰苦生活,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两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合作交流】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概括了战争的频繁持久、战斗的激烈残酷。
7.“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这两句话运用了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侧面描写。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从侧面写出了木兰英勇善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8.“爷娘闻女来……向猪羊”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这几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父母姐弟各自符合年龄、身份特征的举止,长幼有序地描写了家人迎接木兰的情景。一家人忙忙碌碌,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
9.木兰归家,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木兰回家后舒畅的心情,同时写出了她柔情的一面,对女儿妆的喜爱,对美的追求。
10.结尾用四句诗,有什么作用?
【合作交流】用比喻做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雄雌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地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11. 说说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
【合作交流】木兰勤劳善良、纯朴孝顺,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驰骋沙场,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其深明大义的英雄气概。从军多年,她机智谨慎,勇敢刚毅。她虽战功卓著,却不贪图富贵,甘愿过安定平凡的生活。综上所述,她是一个具有非凡智慧和胆略而又勤劳善良、纯朴孝顺的女子。
12. 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为什么这样处理?
【合作交流】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 征途思亲、凯旋辞官、家人团聚,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之所以这样处理材料,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而是重在表现木兰的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
(
《木兰诗》质疑问难
1.“
唧唧复唧唧
”
究竟是什么声音?
2.“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的问话人是谁?
3.“
雄兔脚扑朔
”
等四句该如何理解?
对此历来说法不一。大致有三种:叹息声、织机声、虫鸣声。
(
1
)叹息声。有学者对此做如下解读:
“
当户而织,说明木兰是一个劳动女性,而不是侯门小姐。本应该听到她的织布的声音,但听到的却是
‘
唧唧复唧唧
’
的叹息声。一个
‘
唧唧
’
就已经说明是在叹息了,又重之以
‘
复唧唧
’
,作者还觉得意犹未足,最后又
‘
唯闻女叹息
’
,作者这样反复强调,是要告诉我们木兰的忧思之深,木兰是停机长叹,而不是边织边叹。作者没有写木兰的愁容,也没有写木兰停机长叹的举动,作者只是绘声,通过接连不断的声声叹息,刻画出一个充满忧愁苦闷的木兰女的形象。
”
(张
燕瑾《繁而有味,简能传神
——
读木兰辞〉》)
(
2
)织机声。如果理解为织机声,将有如下情境。诗歌一开始,就出现不停不息的织机声,人未出场声先闻。然后才交代这是木兰正在对门而织,一个勤劳的姑娘形象跃然纸上。但织着织着,有节奏的织机声听不到了,传来的是一阵阵长吁短叹。这究竟是为什么?木兰啊,木兰,是什么事儿让你如此发愁呢?于是转入后面的情节。这样的理解也是合情合理的。
(
3
)虫鸣声。如果将
“
唧唧
”
理解为虫声,在我们眼前就会出现这样一幅画面夜深人静,四下无人声,只有虫儿在夜幕中
“
唧唧
”
鸣唱。接着再写木兰姑娘正对门坐
在织机旁织布,可是她为什么手握织机不织布,却坐在那儿长吁短叹呢?四野的虫声与木兰的叹息声交相应和,渲染出一个女孩儿将要做出一个重大决定之前的心境和气氛。总之,诗无达诂,合乎情理合乎文意即可。
一说是父母在问,认为只是父亲在问或只是母亲在问的,也属此说。的确,父母如果听到女儿的叹息,一定会发出这样关切的询问。一说是叙事人在问,因为《木兰诗》是口头集体创作的民歌,而民歌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歌唱者能以叙事人的身份进行拟问。这两种说法其实并不矛盾。在民间讲唱文学中,演唱者往往有叙事人和故事人物的双重身份,叙事
人的语言与故事人物的语言有时是相融合一的。此,这首诗中的
“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
,以及
“
女亦无所思
……
从此替爷征
”
可视为父母与女儿的问答,也可视为叙事人的拟问拟答。此外,这首诗中常以第一人称来叙事,既可以看作木兰的自述,也可以看作叙事人的转述。
第一,应该先明确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前两句写将兔子提耳悬空时,雄兔和雌兔外在行为举止区别很大,一眼就可以区分;而当兔子一起奔跑时,就难以分辨出性别了。以此比喻在日常生活中男女性别特征明显,而在战场厮杀时,要分出男女就十分困难了。第二,应该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什么
要用这样一个比喻句结束全诗。首先,这个比喻十分形象地解释了
“
火伴
”
们的惊讶,同时也是对读者必然产生的疑问做出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其次,可以将这四句话看作是木兰对
“
火伴
”
的回答。从这四句俏皮风趣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还有什么能比这四句话更有趣巧妙呢?真是个锦心绣口的木兰姑娘!再次用雄兔雌兔来比喻人之男女,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这一机巧的比喻,使全诗为之增色,锦上添花。
此外,这四句诗被认为是吟唱者即叙事人对木兰的赞词,这种说法与将其视为木兰对
“
火伴
”
的回答的看法并不矛
盾。
)
(
《木兰诗》
主旨归纳
本诗通过记述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和荣归故里的故事
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
(
《木兰诗》
艺术特色
1
.有详有略,处理得当。
2
.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传神。
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多年的征战生活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更好地突出了人物形象。
诗中对偶、排比、互文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但突出了木兰的形象,而且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语势。
)
(
《木兰诗》素养提升
读写迁移
阅读技法
《木兰诗》是一首故事性很强的叙事诗,请你将木兰还乡的场景改写成一篇题为《木兰解甲还乡》的小小说。
(200
字左右
)
【例文】木兰骑着千里马,威风凛凛,心急如焚地赶回家乡。城门外,爹娘互相搀扶着来迎接多年未见的女儿,姐姐精心打扮了一番,也在迎接队伍里。小弟拿起锋利的菜刀去宰杀猪羊,准备为姐姐接风。木兰回到闺房,屋里的一切既熟悉,又陌生。她穿上自己的衣裙,恢复女儿身,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已不是从前的模样。出去看看同行的战友,他们都在饮酒作乐,见木兰一身女儿装,非常惊讶。与木兰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竟未察觉木兰是女
郎。众人在惊讶之余不禁感慨:木兰果真是女中豪杰!
【典型例题】木兰归家,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木兰回家后舒畅的心情,同时写出了她柔情的一面,对女儿妆的喜爱,对美的追求。
【技法点睛】动词连用的表达效果主要有:
①
具体细致地描绘事物的复杂情态;
②
准确生动地描写动作的全过程;
③
刻画人物的行为特征,表现特定情境;
④
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内在心理和情感;
⑤
表示强调。
阅读技法:动词连用表达效果分析
读写迁移:改写
)(共38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
《乐府诗集》
第二单元
第9课 木兰诗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花木兰的故事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流传了一千多年。千百年来,木兰这一巾帼英雄的形象,家喻户晓,深受人们喜爱。她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女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木兰诗》,在这个传奇的故事中来寻找答案吧。
学习目标
1、了解“乐府”的相关知识;熟读并背诵课文,熟记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表现方法,体会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叙事方法。
3、理解花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爱家之情。
作品简介
《乐府诗集》由北宋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分12类,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内容十分丰富,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很广。《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是汉朝的音乐机关,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专门收集民歌,后来把乐府官署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乐府”或“乐府诗”,成为了一种音乐性的诗体。
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何为“乐府诗”?
乐府诗介绍
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
1.叙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故事情节完整。
2.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描写人物,如个性化的对话,人物行动和细节的描写等。
3.形式多样,有四言、五言、杂言。五言是乐府民歌的创新。
4.有丰富奇特的幻想,具有浪漫色彩。
乐府诗特点
背景资料
这首诗与北魏与柔然之间所发生的长期战争有密切的关系。柔然,四世纪中,在蒙古高原鄂尔浑河和土拉河流域建立政权,经常骚扰北魏。据历史记载,从公元407年到493年的80多年间,双方发生的大战役就有15次之多。
北魏因此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出击柔然,迫使柔然退到大漠以北。后来又灭夏国,灭“北燕”,灭“北凉”,结束了从304年开始的一百多年的黄河流域大乱,中国北部重新统一。这次战争是进步的,符合人民的愿望。诗中的木兰参加了这十多年的统一北方的战争,打败敌人凯旋还乡。正因为这样,《木兰诗》千百年来流传不衰,木兰千百年来受到人民的传颂和赞扬。
唧唧( ) 机杼( ) 军帖( )
可汗( )( ) 辔头( )
鞍鞯( ) 溅溅( ) 啾啾( )
戎机( ) 朔气( ) 金柝( )
霍霍( ) 著( ) 裳( )
云鬓( ) 傍地( ) 策勋十二转 ( )
zhù
tiě
jī
jiān
kè hán
pèi
jiān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róng
shuò
jiū
zhuó
tuò
huò
cháng
bàng
bìn
预习检查
zhuǎn
(zhù) (kè hán) (ān jiān)
(pèi) (jiān jiān) (jì)
(jiū jiū) (róng) (shuò)
(tuò) (yān) (zhuǎn)
(huò huò)
(zhuó) (cháng)
疏通文意
正字音
机杼声 可汗 鞍鞯
辔头 溅溅 胡骑
啾啾 戎机 朔气
金柝 燕山 策勋十二转 霍霍
著我旧时裳
骑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 )______
( )______
转
( )______
( )______
帖
( )______
( )______
燕
( )______
( )______
强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jì 胡骑
qí 骑马
zhuǎn 转向
zhuàn 转动
tiě 军帖
tiē 张贴
yān 燕山
yàn 燕子
qiáng
qiǎng
jiàng
预习检查
hán
可汗
hàn
汗水
汗
百千强
勉强
倔强
预习检查
戎
róng
戎机
戊
wù
戊戌
戌
xū
戊戌
戍
shù
戍边
形近字
整体感知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
整体感知
合作朗读全文:
(1)节奏指导:这首诗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
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整体感知
(2)用几种不同的感情朗读全诗。
决定从军─—苦闷犹豫
踏上征程——凄婉坚定
沙场征战──悲壮豪迈
荣归故里─—欢快喜悦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1-2)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部分:(3)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第三部分:(4)十来年征战生活
第四部分:(5)还朝辞官
第五部分:(6)木兰还乡亲人团聚
第六部分:(7)比喻赞美,讴歌英雄
速读课文内容,理清本诗情节结构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叹息声一声又一声,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木兰的叹息声。
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
叹息声
对着门织布。当,对着。户,门
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杼,织布的梭子
只
想的是什么
思念
也
木兰诗
疏通文意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可汗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有很多卷,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亲出征。
军中的文告
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
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愿意为(此)去买马和马具。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疏通文意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木兰)到各处集市买了骏马,买了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买了驾驭战马用的嚼子和缰绳,还买了长鞭。
早晨告别父母上路,傍晚住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黄河急速的水流声。
市场,集市
马鞍下的垫子
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早晨
离开
仅,只是
水流声
疏通文意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早晨告别黄河上路,傍晚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的嘶叫声。
(木兰)远行万里,投身战事,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转战多年后胜利归来。
和下文的“燕山”,都是当时北方的山名
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
运用了互文的修辞
战事
越过
北方
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马叫的声音
疏通文意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朝堂上(论功行赏)。(给木兰)记很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天子询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做尚书郎,希望骑上千里马,(让千里马)送自己返回故乡。
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记功
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
有余
想要什么
尚书省的官
赶马快跑
这里是木兰自称
疏通文意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相互搀扶着到城外(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起来;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
木兰打开各个房间的门,坐坐各个房间的床。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
外城
扶持
姐姐
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磨刀的声音
穿
疏通文意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裳。对着窗户和镜子梳理美丽的头发,在脸上贴上花黄。出门去见军中的同伴,同伴们都很惊讶:在同一个军队中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姑娘。
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
同“贴”
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军中的同伴
疏通文意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疏通文意
(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动弹
眯着眼
靠近、临近
跑
疑问代词,怎么
文言知识归纳
对镜帖花黄
一、通假字
“帖”同“贴”,粘贴。
文言知识归纳
二、古今异义词
1.卷卷有爷名
(古:父亲 今:父亲的父亲)
2.赏赐百千强
(古:有余 今:强壮,强大)
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古:副词,只,仅仅 今:连词,但是)
4.策勋十二转
(古:勋位每升一级叫一转 今:旋转)
5.双兔傍地走
(古:跑 今:行走)
文言知识归纳
三、一词多义
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动词,买
名词,市场、集市
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名词,文告
动词,同“贴” ,粘贴。
文言知识归纳
三、一词多义
将军百战死
出郭相扶将
不闻机杼声
万里赴戎机
名词,将领
动词,扶持、扶助
名词,织布机
名词,重要的事务
文言知识归纳
四、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
名词用作动词,记……在策书上;登记。
2.当窗理云鬓
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的
3.愿为市鞍马
名词用作动词,买。
文言知识归纳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2.省略句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宾语前置,应为“问女所思何,问女所忆何” )
昨夜见军帖(省略了主语“木兰” )
愿为市鞍马( “为”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
拓展延伸
点击图片欣赏豫剧《花木兰》选段
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机杼( ) 鞍鞯( ) 胡骑( )
金柝( ) 策勋( ) 赏赐( )
云bìn( ) pèi( )头 扑shuò( ) 雄 cí( ) 阿zǐ( )
zhù
xūn
jì
jiān
鬓
cì
辔
雌
姊
朔
tuò
课堂检查
唧唧复唧唧( ) 万里赴戎机( )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出郭相扶将( ) 当户理红妆( )
出门看火伴( )
雄兔脚扑朔( ) 雌兔眼迷离( )
双兔傍地走(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课堂检查
2.解释下列红色的词语
再,又
战事
记功
有余
外城
整理
同伍的士兵。当时规定若干士兵同一个灶吃饭,所以称 “火伴”
动弹
眯着眼
靠近、临近
哪里,怎么
A.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B.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C.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D.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D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课堂检查
3.下列诗句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A.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B.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万里赴戍机,关山渡若飞。
D.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唯
戎
度
帖
课堂检查
课堂检测
(1) ,雌兔眼迷离。
(2)朔气传金柝, 。
(3) ,壮士十年归。
(4)诗中交代木兰停机叹息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
为此木兰的打算是 。
(5)写木兰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
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写战争旷日持久,
异常残酷的句子是 , 。
雄兔脚扑朔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4.名句默写。
5.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乐府"最初是指主管音乐的官府,"乐府"所采集的诗歌都来自民间,所以我们又称之为"乐府民歌"。
B.唐代出现的仿造乐府诗的某种特点写作的诗,被称为"新乐府"。唐代出现的"新乐府运动"的代表人物是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C.歌、行、吟、 曲都是乐府诗题,并延用后代。我们学过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都是乐府诗。题目中的"歌、行、吟"都是乐府诗题。
D.宋代郭茂倩编辑的《乐府诗集》将乐府诗分为十二类,其中收录的全都是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乐府民歌。
C
歌词来源有二种:一部分是文人专门作的,一部分是从中国民间收集的。
代表人物是元稹和白居易。
《乐府诗集》收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也包括先秦及唐末诗歌
课堂检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