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中考复习
专题四修辞方法
修辞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对偶。
一、比喻(七上P5)
1.定义
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明喻、暗喻和借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⑵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⑶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
6.答题格式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之情。
二、比拟(七上P9)
1.定义
把物当作人,把抽象的概念当作人或物,或者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写。
2.分类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拟物。把人比作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3.作用
恰当运用比拟,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答题格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之情。
三、夸张(八上P42)
1.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分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
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或者是同时出现的。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宋 范仲淹《御街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3.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同志们,你们看,我们的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实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 、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
4.夸张的作用
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5.答题格式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四、对偶
1.定义
对偶是把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或相反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
2.分类
(1)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作用
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颂。
4.答题格式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五、排比(七下P40)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作用
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气势,增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3.答题格式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之情。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强表现力。
六、反复
1.定义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词组、句子或者段落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还欠十九个钱呢”
3.作用
突出思想,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在议论文中运用反复,能起到强调论点、分清条理的作用;在记叙文、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反复,能表达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
4.答题格式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句子描写的内容),强烈地表达了......(句子表达的情感)
七、设问
1.定义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一问一答
即提出一个设问句,紧跟着写一个答句。此种设问,能迅速集中读者注意力和吸引读者。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几问一答
即先集中提出一连串设问句。然后,集中加以回答。此种设问,能增强论辩力量,引人深思。
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
(3)连续问答
即连续地使用一问一答式。此种设问,能造成一种步步紧逼、势不可挡之气势,具有强大的论辩力量。
蒋介石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就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这是经过调查研究以后才找到的办法。这个调查研究很重要。看到人家手里拿着东西了,我们就要调查一下。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是刀。刀有什么用处。可以杀人。他要拿刀杀谁。要杀人民。
3.常见用法
(1)可以用设问做文章的标题,这样做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
4.注意事项
(1)设问是自问自答。要求问句和答句要贴切,不能答非所问。
(2)设问句应用在描写、议论、抒情的前面,以提醒读者,引起下文。
(3)设问句,要用在节骨眼上,不需要强调时,就不要问。
5.作用
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
6.答题格式
运用设问,引起读者对......的思考和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八、反问
1.定义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句中的修辞方法。句末一般用问号,有时也可以用感叹号。
2.分类
(1)用肯定句表否定的内容
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2)用否定句表肯定的内容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3.作用
增强语气,发人深省,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气势和说服力。
4.答题格式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用力地强调了......,语气更强烈,发人深省。
设问与反问的异同
不同点
形式上:设问是先问再回答;反问是只问不答,但问题的答案却在句子之中。
作用上:设问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反问主要是为加强语气,明确表达某种观点和思想感情。
句意上: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只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语气通常更为强烈。
相同点
设问和反问都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的,都是没有疑问。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复习
专题四 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反复、对偶。
一、比喻(七上P5)
1.定义
又叫打比方。即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2.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种类
明喻、暗喻和借喻。
(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舞女的裙。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⑵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广场上是雪白的花圈的海洋,纪念碑已堆成雪白的山冈。
⑶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4.比喻的作用
(1)化平淡为生动;(2)化深奥为浅显;(3)化抽象为具体 。
5.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就不是比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比喻词。
下面几例不是比喻句:
(1)他的性格像母亲。——同类事物做比较
(2)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表示猜测
(3)不要带着思想包袱去工作。——词的比喻义
6.答题格式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之情。
二、比拟(七上P9)
1.定义
把物当作人,把抽象的概念当作人或物,或者把人当作物、把此物当作彼物来描写。
2.分类
(1)拟人。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拟物。把人比作物,或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
3.作用
恰当运用比拟,可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不仅能让读者对所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4.答题格式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以人的情感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之情。
三、夸张(八上P42)
1.定义
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
2.分类
(1)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
成语:寸土必争、滴水不漏、寸步难行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或者是同时出现的。
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宋 范仲淹《御街行》:“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3.运用夸张要注意的问题
(1)夸张不是浮夸,必须合乎情理,不能脱离生活的基础和依据。
同志们,你们看,我们的力量大如天,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2)夸张和真实要有一定的距离。否则就分不清实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3)夸张要注意应用的场合。严肃的汇告 、报告,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等文体,不宜使用夸张的修辞。
4.夸张的作用
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5.答题格式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突出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表达效果突出。
四、对偶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作用
形式整齐、结构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看起来醒目,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便于记忆和传颂。
4.答题格式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五、排比(七下P40)
1.定义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2.作用
排比往往给人以一气呵成之感,节奏感强,增强气势,增强表达效果,多用于说理或抒情。用排比说理,可以把论点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3.答题格式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之情。语调铿锵,句式整齐,增强语势,突出情感,增强表现力。
六、反复
1.定义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词组、句子或者段落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还欠十九个钱呢”
3.作用
突出思想,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在议论文中运用反复,能起到强调论点、分清条理的作用;在记叙文、文艺作品特别是诗歌中运用反复,能表达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增强旋律美的作用。
4.答题格式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的表现了......(句子描写的内容),强烈地表达了......(句子表达的情感)
七、设问
1.定义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的修辞手法。
2.分类
(1)一问一答
即提出一个设问句,紧跟着写一个答句。此种设问,能迅速集中读者注意力和吸引读者。
谁是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觉得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2)几问一答
即先集中提出一连串设问句。然后,集中加以回答。此种设问,能增强论辩力量,引人深思。
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
(3)连续问答
即连续地使用一问一答式。此种设问,能造成一种步步紧逼、势不可挡之气势,具有强大的论辩力量。
蒋介石总是要强迫人民接受战争,他左手拿着刀,右手也拿着刀。我们就按照他的办法,也拿起刀来。这是经过调查研究以后才找到的办法。这个调查研究很重要。看到人家手里拿着东西了,我们就要调查一下。他手里拿的是什么。是刀。刀有什么用处。可以杀人。他要拿刀杀谁。要杀人民。
3.常见用法
(1)可以用设问做文章的标题,这样做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有的用在一段或一节文章的开头或结尾,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在说理文章中,为了使论证深入,在关键性的内容上,设问说理。
4.注意事项
(1)设问是自问自答。要求问句和答句要贴切,不能答非所问。
(2)设问句应用在描写、议论、抒情的前面,以提醒读者,引起下文。
(3)设问句,要用在节骨眼上,不需要强调时,就不要问。
5.作用
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某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有波澜,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表达作者的某种感情。
6.答题格式
运用设问,引起读者对......的思考和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八、反问
1.定义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句中的修辞方法。句末一般用问号,有时也可以用感叹号。
2.分类
(1)用肯定句表否定的内容
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
(2)用否定句表肯定的内容
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
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
3.作用
增强语气,发人深省,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气势和说服力。
4.答题格式
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更用力地强调了......,语气更强烈,发人深省。
5.设问与反问的异同
不同点
形式上:设问是先问再回答;反问是只问不答,但问题的答案却在句子之中。
作用上:设问主要是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兴趣;反问主要是为加强语气,明确表达某种观点和思想感情。
句意上: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只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语气通常更为强烈。
相同点
设问和反问都是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的,都是没有疑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