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新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课件(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新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课件(1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5 22: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统编新版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
临安春雨初霁
导入新课
诗界千年靡靡风,
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什九从军乐,
亘古男儿一放翁。
温故知新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温故知新
诉衷情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走进作者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越州山阴人,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诗人。
陆游一生可概括为:科举除名——绝恋沈园——载浮载沉——临终示儿。诗作今存九千多首,内容丰富,主要表现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六十二岁,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写作背景
诵读感知
临安春雨初霁
陆 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合作探究
直抒胸臆,诗歌开头就用了一个生动巧妙的譬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接着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表达了作者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客籍京华的蹉跎的伤感。
首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夜”意为“整夜”。诗人整夜“听春雨”,似在暗示重被起用的他并不快意,也无意与明媚的春光为伍,反而因这“一夜春雨”而辗转不眠,忧患不已。
合作探究
有人说,阅读《临安春雨初霁》诗中颔联,对“一夜”两字不可轻
轻放过,为什么?
合作探究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可当时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多么无聊而可悲,“闲”“细”二字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满腹牢骚。
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孤寂心境及聊以自遣的诗句是哪些?请找出并加以分析。
合作探究
用典。素衣,白衣。这句化用陆机“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意思是“不久即可回家,不必慨叹京城官场中的风气会污染了自已。”表明诗人持守清洁而不想沾染京都官场恶浊的态度,更有对朝廷偏安一隅而己志难伸的不满。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营造了闲适恬静的境界,实际上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有深蕴。
合作探究
这首诗与陆游许多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的诗不同,这首诗所
表现的风格如何?请通过分析诗的内容揣摩诗的意境。
总结提升
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①表达诗人客居京华的郁闷和惆怅。首联“世味”“薄”表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感叹。
②表达诗人壮志难酬的焦虑和悲愤。颈联表面上写优雅闲适,实际上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却作书品茶消磨时光,无法放下自己建功报国的大志,内心抑郁而且惆怅。
③表达诗人羁旅风霜的苦闷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尾联写不愿在京城堕落于风尘,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渴望归家的自我安慰。
比较鉴赏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比较鉴赏
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两诗的异同。完成下表。
角度 《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
写作缘由 情感
手法
风格
比较鉴赏
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两诗的异同。完成下表。
角度 《书愤》
《临安春雨初霁》
写作缘由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情感 不能收复中原的忧愤之情
消磨时光、志不得伸的无聊与可悲
手法 虚实结合
用典
风格 沉郁顿挫、深沉蕴藉
轻松诙谐、惆怅沉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