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训练营(39分)
1.(8分)看拼音写词语。
mì fēng zǔ lì shí yàn sù yǐng
fēn fáng biàn rèn zhǎn shì xiū jiàn
2.(4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四处错误,请找出来在下面画横线,并依次改正。
比较(jiào) 陌生(mò) 灼伤(zhuó)
口吻(wěn) 怒放(lù) 适应(shí)
花圃(pǔ) 逆风(lì) 腹部(fǔ)
(1) (2) (3) (4)
3.(6分)加偏旁组新字填进横线上,使之与后边的字组成词语。
(1)且: 国 成 妹
(2)乔: 傲 嫩 梁
(3)佥: 查 蛋 拾
(4)余:沿 、 法 改
4.(3分)写反义词。
干燥 遥远 陌生
激烈 减少 安静
5.(6分)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
争 斗 昙花 五颜
含苞 鲜花 确 实
6.(12分)句子练习。
(1)照样子,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例: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我把蜜蜂放在纸袋里。
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他用显微镜观察水。 他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
(2)我们讨论并阅读了《草房子》这本书。(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3)牡丹花开了。(改成拟人句)
(4)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阳光洒落在水面上。(缩句)
(5)小鸡破壳而出。(扩句)
(6)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这是什么原因呢?(仿写句子)
二、综合展示厅(5分)
7.(5分)做一个观察记录卡,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发现。
观察及记录卡
时间 地点
观察对象
观察方法
观察结果
三、课本直通车(11分)
8.(5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野渡无人舟自横。
(2) ,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3)下午三点,万寿菊 。
(4)听说蜜蜂有 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 。通过实验,“我”知道了它靠的不是 ,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 。
二.判断.(4分)
9.(1分)植物的开花时间只与光照有关。 (判断对错)
10.(1分)《蜜蜂》的作者法布尔是英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文学家。 (判断对错)
11.(1分)虾是一种卵生动物。 (判断对错)
12.(3分)关键语句都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不需要再做其他工作。 (判断对错)
四、阅读检阅台(20分)
13.(10分)课内阅读。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 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 肚皮下面还沾着花粉呢
(1)给选文中加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
推测﹣﹣
激动﹣﹣
(2)在选文最后一段的方框里加上标点。
(3)在蜜蜂身上做记号的原因是:
(4)根据选文将下列内容按顺序排列,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①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②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③回到家,得知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
④来到离家四公里远的地方
⑤在蜜蜂身上做记号并放飞蜜蜂
顺序是: → → → →
14.(10分)课外阅读。
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有许多很有趣味的科学。如果你不信的话,那就请看:
咦,糟糕,生鸡蛋和熟鸡蛋混在一起了。这种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碰到。那该怎么办呢?
别急,你只要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上一转,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那它就是熟鸡蛋。否则就肯定是生的。你把全部鸡蛋一个一个地转上一遍后,就可以把它们分开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和蛋壳形成了一个整体,因此它就能旋转了;而那些生鸡蛋呢,内部像小孩子闹矛盾一样,不肯团结,那它肯定不能旋转。你看,这里不是有着很有趣味的科学吗?
又比如,在夏天,人们都喜欢穿浅色衣服,而到了冬天,人们又改为穿深色衣服了。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里面也有科学?当然有。因为浅色衣服所含的白色素较多,而白色素可以把所得到的热量散发出去,因此浅色衣服穿起来凉快。所以,人们都喜欢在炎热的夏天穿浅色衣服。而深色衣服呢,里面含有较多能够吸热的黑色素,穿起来比浅色衣服暖和多了。所以,人们都喜欢在寒冷的冬天里穿上深色衣服。你看,在这平凡的小事中,也有科学呢!
再看,哎呀,背着一个大书包,肩头真疼。有什么办法使肩头不疼呢?当然有。这就是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即加大受力面积。因为压力一定时,如果加大受力面积,就可以减小压强。压强减小了,肩头自然就不感到那么疼了。你看,这件事不是很平凡吗?但它里面也有科学。
像这样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比如说腈纶衣服能“放电”啦,鸡蛋放在醋里会变软啦,箱子里的樟脑丸失踪啦,等等,真是无穷无尽。还有许多未被发现的科学,正等待你们去发现,去探索呢!
(1)文中一共举了 个例子来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科学。
(2)第四自然段主要写的是
A.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的衣服。
B.冬天,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
C.人们在不同季节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原因。
(3)如何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4)背着大书包,要减轻肩头疼痛的办法是 。
(5)下列选项中,比较适合作为短文题目的是
A.生活的乐趣
B.趣味大揭秘
C.日常生活的乐趣
D.趣味科学大揭秘
五、习作百花园(25分)
15.(25分)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会遇到许多有趣的事情,请你把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情写下来。题目自拟。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训练营(39分)
1.【解答】答案为:
蜜蜂 阻力 实验 苏醒 分房 辨认 展示 修建
2.【解答】较:比:~量(liàng)。~勁(亦作“叫勁”)。在“比较”中读“jiào”正确;
陌:[mò]田间东西方向的道路,泛指田间小路。[bǎi]通“百”。在“陌生”中读“mò”正确;
灼:烧,炙。在“灼伤”中读“zhuó”正确;
吻:.嘴唇。在“口吻”中读“wěn”正确;
怒:生气,气愤。在“怒放”中读“nù”不读“lù”,故有误;
适:多音字,[shì]切合,相合(连﹣合)。[kuò]古同“ ”。在“适应”中读“shì”不读“shí”,故有误;
圃:种植菜蔬、花草、瓜果的园子。在“花圃”中读“pǔ”正确;
逆:方向相反,与“顺”相对。在“逆风”中读“nì”不读“lì”故有误;
腹:一般指人和脊椎动物躯干的一部分,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内脏(通常称“肚子”)。在“腹部”读“fù”不读“fǔ”故有误。
故答案为:
(1)怒lù(nù) (2)适shí(shì) (3)逆lì(nì) (4)fǔ(fù)
3.【解答】(1)“且“加“礻”组成“祖国”的“祖”,加“纟”组成“组成”的“组”,加“女”组成“姐妹”的“姐”。
(2)“乔”加“马”组成“骄傲”的“骄”,加“女”组成“娇嫩”的“娇”,加“木”组成“桥梁”的“桥”。
(3)“佥”加“木”组成“检查”的“检”,加“月”组成“脸蛋”的“脸”,加“扌”组成“捡拾”的“捡”。
(4)“余”加“辶”组成“沿途”的“途”,加“阝”组成“除法”的“除”,加“氵”组成“涂改”的“涂”。
故答案为:
(1)祖 组 姐 (2)骄 娇 桥
(3)检 脸 捡 (4)途 除 涂
4.【解答】干燥:指缺乏水分。犹干旱。反义词是“潮湿”;
遥远:很远。反义词是“附近”;
陌生:不熟悉。反义词是“熟悉”;
激烈:指的是(动作、言论)剧烈;(性情、情怀)激奋,刚烈。反义词是“平静”;
减少:去掉一部分。反义词是“增加”;
安静:没有声音。反义词是“热闹”;
故答案为:
潮湿 附近 熟悉 平静 增加 热闹
5.【解答】争奇斗艳:形容百花竞放,十分艳丽。
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申为各色各样。
含苞欲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鲜花盛开:形容花朵开得又多又好。
确确实实:确切信实,的的确确。
故答案为:
奇 艳;一 现;六 色;待 放;盛 开;确 实。
6.【解答】(1)注意前一句和后一句之间构成一个完整句子,句子形式是谁观察什么,即: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
(2)词序颠倒,“讨论”和“阅读”调换,即:我们阅读并讨论了《草房子》这本书。
(3)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说成与人相同,根据想象将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考虑“花开了”具有的人物特点,如:牡丹花绽开了笑脸。
(4)考查了缩句,去掉枝叶,抓住主干,缩到最简,去掉“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的,在水面上”,即:阳光洒落。
(5)考查了句子的扩写,句子的形式是什么怎么样,可在“小鸡”“破壳”前加修饰词,即:毛茸茸的小鸡陆陆续续地破壳而出。
(6)注意结合例句分析,写了两种情况下事物的不同情况,最后提出问题,如:同样的作业,龙龙半小时就完成,正确率还很高;亮亮却需要一个小时,还错误百出。这是什么原因呢?
故答案为:
(1)他用显微镜观察水,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挤来挤去。
(2)我们阅读并讨论了《草房子》这本书。
(3)牡丹花绽开了笑脸。
(4)阳光洒落。
(5)毛茸茸的小鸡陆陆续续地破壳而出。
(6)同样的作业,龙龙半小时就完成,正确率还很高;亮亮却需要一个小时,还错误百出。这是什么原因呢?
二、综合展示厅(5分)
7.【解答】注意写清观察的记录表的各项内容,特别是注意写清观察的结果,可以观察一种植物或者动物,要在观察的基础上填写。
故答案为:
观察及记录卡
时间 2018年9月6日上午8:30 地点 校园花坛
观察对象 木芙蓉
观察方法 从整体到部分
观察结果 枝干高大,枝繁叶茂,像枫叶呈3至5叶,裂片呈三角形,叶面锯齿形,两面被毛,颜色翠绿,无气味。
三、课本直通车(11分)
8.【解答】(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出自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意思是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2)《花钟》讲述的是科学家们通过观察,知道了由于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于是成功设置了“花钟”,从而体会科学家观察发现、思考研究、发明创造的精神。熟读课文内容可知,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3)《花钟》讲述的是科学家们通过观察,知道了由于不同的花在不同的时间开放,于是成功设置了“花钟”,从而体会科学家观察发现、思考研究、发明创造的精神。熟读课文内容可知,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
(4)《蜜蜂》是一篇科普文章。课文中讲到法布尔为了证明蜜蜂有辨别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实验:将20只蜜蜂背上做好记号,装进纸袋里,带到两里多外的陌生地方进行放飞,看看它们能否回到蜂窝。通过实验,得到蜜蜂有一个识路的本能。熟读原文内容可知,“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故答案为:
(1)春潮带雨晚来急;
(2)凌晨四点;
(3)欣然怒放;
(4)辨认方向;回到原处;超常的记忆力;本能。
二.判断.(4分)
9.【解答】结合课文句子: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
10.【解答】《蜜蜂》的作者法布尔是法国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
故答案为:×
11.【解答】结合课文句子:有一天,我从缸里捉出几只较大的虾,发现它们的腹部藏着许多圆圆的小卵。不久,缸里的小虾真的多了起来。可知答案。
故答案为:
√
12.【解答】关键句在文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关键句也叫中心句,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和文章意思的句子,关键句大多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也有在中间的。找关键句的方法是分析这段话主要讲什么,按照这个找最核心的句子,还要多看多找。
故答案为:×
四、阅读检阅台(20分)
13.【解答】(1)考查了对近义词的理解。推测:推断,猜测。故近义词为“猜测”。
激动:由于受到刺激而感情冲动。故近义词为“感动”。
(2)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表示直接引用时用引号和冒号;表示强烈感情时用感叹号。即: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可知,为了测试它们是否能找到家。
(4)考查了学生对文段的理解。熟读文段内容可知,正确的排列顺序 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来到离家四公里远的地方,在蜜蜂身上做记号并放飞蜜蜂,回到家,得知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故为:②①④⑤③。
故答案为:
(1)猜测; 感动;
(2)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3)为了测试它们是否能找到家。
(4)②①④⑤③。
14.【解答】(1)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文章内容可知,文章列举了三个例子来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科学。即:①分辨生、熟鸡蛋;②夏天人们喜欢穿浅色衣服,冬天人们喜欢穿深色衣服;③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减轻肩头疼痛。
(2)考查了段意的概括。熟读第四自然段可知,本段写了人们在不同季节穿不同颜色衣服的原因。故选C。
(3)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熟读第三自然段可知,辨别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办法是:你只要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上一转,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那它就是熟鸡蛋。否则就肯定是生的。
(4)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读第五自然段可知,只要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即加大受力面积。因为压力一定时,如果加大受力面积,就可以减小压强。压强减小了,肩头自然就不感到那么疼了。
(5)考查了如何给文章加合适的题目。本文第一自然段“在日常生活中,你只要稍微留意就会发现有许多很有趣味的科学。”点明主题,所以题目应改为:趣味科学大揭秘。故选D。
故答案为:
(1)三;
(2)C;
(3)你只要拿起鸡蛋的一头,在桌上一转,如果它能直着“身子”,在桌上滴溜溜地转上几圈,那它就是熟鸡蛋。否则就肯定是生的。
(4)加大书包带的面积,即加大受力面积。因为压力一定时,如果加大受力面积,就可以减小压强。压强减小了,肩头自然就不感到那么疼了。
(5)D。
五、习作百花园(25分)
15.【解答】范文:
牙齿的故事
我从大班开始掉牙齿,想起这掉牙,故事可真多呀!
我的第一颗是到医院拔掉的,因为老的牙齿松了,一直摇摇晃晃的不掉,拖了一个多月,新的牙齿开始长出来了,妈妈想帮我拔,我每次都哭着不肯,害怕疼,最后只能让医生帮忙了。去医院的时候,我紧张得要死,差点就做逃兵了,但这颗牙齿被拔掉以后,我才觉得其实没我想象得可怕,但是没了那颗牙感觉怪怪的,总觉得嘴里少了点东西。
第二颗牙掉得很平凡,它是自己掉落的,虽然当时我还是吓了一跳,并且为流了血紧张了半天。
我的第三颗牙松动的时候,我又不愿意去医院了,但是松了的牙齿吃东西很不方便,每次都得注意点。爸爸妈妈就商量着把它拔掉,他们跟我说了好几次,可是我就是不愿让人碰,后来爸爸想了个点子,他先让妈妈安慰我,说保证不碰我的牙齿,然后爸爸就来抱着我,让我张开嘴看看,我刚张开嘴,爸爸就一只手捏着我下巴,让妈妈紧紧地抱住我不让我动,另一只手只是轻轻一碰,牙齿就掉下来了,当时我可是狠狠挣扎了,而且还泪流满面,放声大哭,现在想起来满搞笑的。
第四颗牙在一年级暑假快结束的时候摇摇晃晃了,因为上一次的教训,这次我打死都不让爸爸妈妈看我的牙齿。可是我又怎么斗得过我那狡猾的爸爸呢,哎,说起来你们更要笑死了,那天,爸爸在几次说服我没成功后,就说以后再也不看我的牙齿了,我慢慢放下了心,就高兴地去看书了。结果正在我开心的时候,爸爸走过来说:“宝贝,你闭上嘴巴和眼睛,我发誓一定不会动你牙齿的。”我信了爸爸的话,闭上了眼睛,嘴巴也闭得紧紧的。但是冷不防爸爸的手居然往我嘴上一拍,我哇得就哭出来了,那颗牙齿居然也掉了出来。唉,我可怜的第四颗牙齿,就这样和我说拜拜了。
有了上两次教训,我是再也不敢把我牙齿的动静告诉任何人了。可是我总是在长大呀,这不,第五颗牙也要完成使命告别我了,我想就让它自己掉吧,难受就自己忍着点。可是吃东西的时候实在是太难受了,我也越来越讨厌这种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决定自己把它拔下来,我对着镜子,用力抓住这颗牙齿,其实我已经紧张得身体都在发抖了,我抓着这颗牙轻轻转了几下,牙齿终于掉下来了。我高兴得举着牙齿给爸爸妈妈看,他们看到后都非常惊讶,直说我变勇敢了,我好高兴呀。
今年1月,我的第六颗牙齿也完成了使命,它是自己掉落的。有时别人会跟我开开玩笑,说我现在是没有大门,漏风的,但是我已经慢慢习惯了牙齿的掉换,这也是我的成长,每当我想起前面几颗牙齿的经历,我都忍不住笑起来。
第七颗牙齿是自己吃东西掉的,爸爸妈妈们都哈哈大笑,我也不好意思笑了起来。
今天,第八颗牙齿掉了下来,我回想这些故事,哈哈大笑起来。我想,这些故事都要陪伴我到老呢!
第6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