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课件(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3-15 22:4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材料一 “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
----邓小平
材料二: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到了田头忘了带锄,再去回家逛一逛。
材料三: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②人民公社体制集中劳动,统一经营 ,吃“大锅饭”,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村的稳定是中国稳定的基础。
③靠天吃饭,农民非常贫困。
为什么改革
先从农村开
始?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安徽凤阳小岗村“大包干”契约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农民
分户经营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
保证国家集体
自负盈亏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是个贫因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契约。他们艰苦地干了一年,还了贷款,生活有了改善,自农业合作化以来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打心里乐开了花。
1979年解决温饱的小岗村农民破天荒地向国家踊跃交售公粮
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后的成果
1979年10月,小岗村打谷场上一片金黄,经计量,当年粮食总产量66吨,相当于全队1966年到1970年5年粮食产量的总和。
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邓小平视察农村工作
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了小岗村“大包干”的做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家各户使用,
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土地所有制: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土地公有制
分户经营
自负盈亏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的基础/前提
体现了按劳分配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
注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承包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没有所有权。
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推广:
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
意义: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乡镇企业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各类企业。乡镇企业行业门类很多,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以及商业、饮食、服务、修理等企业。
材料一: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股份制改革北京天桥百货商场成立于20世纪50年代,是新中国第一面“商业红旗”,得到过很多荣誉称号,是当时著名的国营企业。后来,企业效益开始下滑,那个时候的商场,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
材料二:1984年上半年,沈阳这个东北老工业重镇仅根据冶金、轻工、化工等11个工业局测算,就有43户集体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在“大锅饭”、“铁饭碗”的思想影响下,这些企业的工人们没有事做,却没有人发愁着急,因为工资照发不误。——王晓倩《新中国第一家公有制企业破产案》
依据材料说说,改革前的国有企业存在什么问题?
政企不分,企业没有自主权
吃“大锅饭”,职工没有积极性
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城市改革随后全面展开。
改革在农村取得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所有制形式)
外资企业
合资企业
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
集体经济
单一公有制经济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竞争
2、改革的内容: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经营管理方式)
国有企业
政企不分,企业缺少经营自主权
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改革前
改革后
(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从国民生产总值来看,1983年与1978年相比,5年间从3 588.1 亿元增长到 5 809 亿元,增长 2 220.9 亿元;可是以 1988年与1983年相比,从 5 809 亿元增长到 14 018.2 亿元,增长 8 209.2 亿元,是前 5 年增长额的 3.7 倍。国民收入增长到 11 738 亿元,增长 7 002 亿元,是前 5 年增长额的 4 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8 224 亿元,增长 11 763 亿元,是前 5 年增长额的 5.3 倍。农业总产值增长到 5 865 亿元,增长 3 115 亿元,是前 5 年增长额的 2.3 倍。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984年创业初期海尔冰箱厂原貌
美国纽约海尔集团大厦
通过改革,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企业的经济利益、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营成果相联系,企业经营好,职工收入就多,克服了长期以来“大锅饭“的弊端。”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987年,我国国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都比1978年翻了一番。
材料研读:
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的局面,严重压抑了企业和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结合材料,思考为什么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迅速改变了中国长期落后的面貌。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它的弊端也逐渐显露。这种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企业没有经营自主权,从原料采购到产品生产、销售都要按照国家统一计划进行,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要。国民经济按行政系统,行政区划管理,造成条块分割严重,割断了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企业和职工的“大锅饭”思想严重,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充分发挥,制约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市场经济,就是取消公有制,这就是说,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
——《人民日报》1990年12月17日
企业?
市场经济?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计划经济时期的各种票证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1992年邓小平南巡
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党的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影响: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特点:
影响:
超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
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本课小结
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
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实施: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意义: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深化改革意义: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和高速增长。
深化改革:1992年提出,1993年通过决定
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时间:1984年10月,加快城市改革。
内容: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意义: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课堂练习
1、1979年,我国农村地区有这样一副春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春联说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B.农民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非常喜悦D.乡镇企业使广大农民的收入提高
A
2、1984年,石家庄造纸厂推行承包制改革,第二个月就实现利润21万多元,超过了改革前原定的全年指标。第一年承包期满,完成利润140万元,比承包指标翻了一番。这说明 ( )
A.乡镇企业产值迅速提高 B.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注入了活力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