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3-16 14:2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 课 型 精讲
课 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备课标: 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目标 了解《海底两万里》作者、重要情节、人物及科学性和幻想性的特点。(重点)
在阅读中,学习快速阅读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产生科学的兴趣,培养大胆的想象力。 (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 奇妙的书本作者 提问激趣导入 师:有这么一位作家,在电报还未发明之前,他作品里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讯息了。 在飞机还未发明之前,他作品里的人物已经在用直升机代步了。 在潜水艇还未普及之前,他作品里的人物已经利用电力潜水艇,在海洋世界里畅快遨游了 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猜到了,他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先生。 引入创作背景介绍 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 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标题解释 “两万里”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说法,究其实,这里的“里”指的是法国古里,而古法里又有海陆之分,一古海里约合5.556公里,一古陆里约合4.445公里;既然是在海底周游,这里的两万里,理应为两万古海里。如此说来,他们在海底行驶的路程,就应该在十一万公里以上了。
教学环节二: 惊险的航海之旅 故事梗概 1866年,海上发生了一件怪事,出行的船只不断遭到攻击,大家都怀疑是海怪。此时博物学家阿龙纳斯临危受命,被邀请去抓捕这个海上怪物。于是他就和自己的仆人康赛尔一起登上即将出海追击海怪的“林肯号”,但装备齐全的林肯号却被对手轻松打败。生死关头阿龙纳斯一行人误打误撞爬上一艘潜艇,而这艘潜艇恰恰就是他们口中的海怪。自以为得救的生存者就这样被关了起来。幸存者包括阿龙纳斯、康赛尔以及捕鱼能手尼德兰。几天后,他们终于见到了潜艇“鹦鹉螺号”的主人尼摩船长,并且和他一起踏上了海洋探索之旅...... 航海路线及重要事件概述 日本海→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太平洋到印度洋托雷斯海峡→珊瑚王国→印度洋(锡兰岛)→红海→苏伊士地峡→最大的陆间海地中海(希腊群岛)→消失的古国亚特兰蒂斯→美国东岸马尾藻海→南极大陆→南极之外最南端合恩角→墨西哥湾→英吉利海峡→罗佛丹群岛 重要事件分别介绍:土著人袭击、救下采珠人、南极冰山被困、大章鱼袭击和大屠杀的故事。 小结 “鹦鹉螺”号也曾遇险,在珊瑚礁上搁过浅,受到过巴布亚土著的袭击,最可怕的是,在南极被厚厚的冰层困住,艇内缺氧,艇上的人几乎不能生还。但是,凭着潜艇的精良构造和艇长的超人智慧,种种险境,均被化解,终于完成了十一万公里的 海底行程。
教学环节三: 独特的航海乘客 人物分析 尼摩船长:他知识渊博的,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外冷内热。 阿龙纳斯:他是生物学家,博古通今,性情温和,心底善良,富有探究精神。 康赛尔:生性沉稳,他从不大惊小怪。总是那么气定神闲,为人随和,对待教授忠诚,对待学术认真。 尼德兰:性情火爆,勇敢善战。 其中,重点结合前文事例分析了尼摩船长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环节四:神奇的科学世界 一、展示图片 这部小说的奇妙之处当然不仅在于惊心动魄,险象环生的情节,不仅在于性格各异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作品中还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 在航行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壮阔绮丽的海底风光,亲自感受海底森林,看到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色彩斑斓的海底珊瑚。作者还对洋流、地质现象都有详细地科普,通过阅读我们还可以收获不同种类知识。 更重要的是,这部作品中出现的科学预言:如探照灯、海底隧道等等,如今都已经成为现实。当然,老师在这里展示的内容相较文中的描述仅仅是沧海一粟,更多的知识还得要大家阅读后细细品味 本书特点 本书特点:科学性与幻想性结合,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旨总结 《海底两万里》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充满了异国情调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入地、自由翱翔的梦想。小说不但能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而且赞扬了像尼摩船长等反抗压迫的战士形象,体现了他们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环节五:高效的读书方法 像《海底两万里》这样的科幻小说,往往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扣人心弦的悬念,读者很急切地想知道故事或者人物的结局,这时不妨采取快速阅读的方式 介绍读书方法基本要求 详细介绍如何抓住本小说的关键线索
教学总结 如果人们停止了幻想,如果他们不面向宇宙的奇迹 那么这就是人类衰落的真正征兆。 ——《第三命运》 希望同学们都能保持一颗大胆幻想,热爱想象的心,相信你们也可以绽放自己的光芒!下面,就请带着你刚刚的阅读收获,继续进行你奇妙的海洋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