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2 祖父的园子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稚子(zì) 玉磬(qìng) B.寒漪(yī) 蚌壳(bàng)
C.毛嘟(dū)嘟 倭瓜(wěi) D.浩渺(miào) 萌芽(móng)
2.下雨啰!下雨啰!( )
A.比喻 B.排比 C.反复
3.下列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明晃晃 晃动 B.血泊 水泊梁山
C.燕山 莺歌燕舞 D.供不应求 供耕织
4.以下句子中运用的写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B.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C.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
D.采一朵倭瓜花,捉一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蚂蚱不见了。
二、填空题
5.读拼音,写词语。
1.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是蜜蜂、hú dié( )、蜻蜓、mà zha( ),样样都在。
2.祖父在园子里bá c o( ),我跟在后面xiā nào( ),结果误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岛留着。
6.多音字组词。
熬āo( )áo( )
臂bì( )bei( )
脏zāng( )zàng( )
三、语言表达
7.句子练习。
1.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的,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把比喻句补充完整)
2.蝴蝶在菜园里飞舞。(改为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
3.蜻蜓飞得那么快,哪里会追得上?(换种语气,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 )觉得它们并不存在。(补充关联词语,并仿照造句)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请发挥想象,按照课文的样子写一写。
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愿意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
……
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四、现代文阅读
延伸阅读
呼兰河传
后园中有一棵玫瑰,一到五月就开花的,一直开到六月。花朵和酱油碟那么大,开得很茂盛,满树都是。因为花香,_______(飞 跑 招)来了很多蜂子,嗡嗡地在玫瑰树那儿_______(飞 闹 叫)着。
别的一切都玩厌了的时候,我就想起来去摘玫瑰花,摘了一大堆,把草帽脱下来用帽兜子盛着。在摘那花的时候,有两种恐惧,一种是怕蜂子的刺刺人,另一种是怕玫瑰的刺刺手。好不容易摘了一大堆,摘完了可又不知道做什么了。忽然异想天开,这花若给祖父戴起来该多好看。
祖父蹲在地上拔草,我就给他戴花。祖父只知道我是在捉弄他的帽子,而不知道我到底是在干什么。我在他的草帽上插了一圈的花,红彤彤的二三十朵。我一边插着一边笑,当我听到祖父说:“今年春天雨水大,咱们这棵玫瑰开得这么香,二里路怕也闻得到的。”就把我笑得哆嗦起来。我几乎没有力气再插上去。
等我插完了,祖父还是安然得不晓得。他还照样地拔着垄上的草。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儿看,一看就想笑。所以我借机进屋去找一点吃的来,还没有等我回到园中,祖父也进屋来了。
那满头红彤彤的花朵,一进来祖母就看见了。她什么也没说,就大笑了起来。父亲、母亲也笑了起来,而以我笑得最厉害,我在炕上打着滚儿笑。
祖父把帽子摘下来一看,原来那玫瑰的香并不是因为今年春天雨水大的缘故,而是那花就顶在他的头上。
他把帽子放下,他笑了十多分钟还停不住好不容易停住了,过一会儿想起来,又笑了。
祖父刚有点忘记了,我就在旁边提醒说:“爷爷……今年雨水真大呀……”
一提起,祖父的笑就来了。于是我又在炕上打起滚儿来。
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刮了风,下了雨,祖父不知怎样,我却非常寂寞。去没有去处,玩没有玩的,觉得这一天不知有多少日子那么长。
(有删改)
9.从文中括号里选出恰当的字填在横线上。
10.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
(2)原因。( )
11.摘玫瑰、插玫瑰表现了“我”的顽皮,而___________则表现了祖父对“我”的爱。
12.“我跑得很远地站着,我不敢往祖父那儿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
13.说说你对短文最后一段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渡河少年》完成练习。
我立在船头,蓝色的衣服倒映在水里。船身开始晃动,船老大拿着一根竹篙上来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圆脸少年站在河堤上朝老人大声问:“老爹,我没有钱,能让我上船吗?”老人正在弯腰解着缆绳,头也不抬地说:“没钱坐什么船,笑话!”竹篙一点,小船离岸而去。少年像当头挨了一棒,孤零零地立在岸上。离得老远,我看见少年两眼睁得溜圆,牙帮骨在不停地错动,两道小刷子似的眉毛紧紧地蹙在一起。忽然,他把衣裳一脱,连同书包擎在手中,“哧溜”下滑进了河里。秋风秋水,他受得了吗?一股同情的潮水从我心头漫过,想喊没喊出声。少年举着衣服、书包,踩着水,一摇一摇地向对岸游去,黝黑的脸蛋冻得乌青。撑船的老人愣愣地望着,忽然大叫:“孩子,上船,快上船!”少年好像没听见。船撑到少年跟前,少年使劲把头别过去。
“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似乎在哀求,“钱一分也不要。”
少年不理他,依然向前游。落满彩霞的河水被少年的臂膀切割成一块块五彩的锦缎,那手中的花格子衬衣活像五彩的花瓣,黄黄的书包真像花瓣中的花蕊。
好一朵开在浪花丛中的奇葩!好一个倔强的少年!终于到了对岸,少年泥鳅一般蹿上了河堤。阳光在他的脊背上滚动,像一条条刚出网的银鱼在蹦跳。他把衣裳一套,捡起书包,飞也似的跑了。河边的沙滩上,留下了一条长长的水线,像一行无限延长的省略号。
后来,我打听到了,那少年考上了对岸的中学,那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有趣的是,以后我每次过河,只要赶上学生上学、放学,总会看到那个圆脸少年在河里游来游去。数年后,少年居然从这条小河游进了大海,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他给撑船老人来过一封信,称老人是他的启蒙教练,要感谢老人。
可惜老人已长眠在河边的沙丘里,没看到这封信。
14.“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理”字在字典中有这样几种解释:①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②事物的规律;③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文中“少年不理他”中的“理”应选第( )种解释。
15.文中画“”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分别运用了_________描写、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描写。
17.撑船的老人开始为什么不让少年上船,后来又哀求少年上船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少年为什么不上老人的船,坚持自己游过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他称老人是他的“启蒙教练”,还要感谢老人,你能说说其中的原因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略
2.C
【解析】
略
3.B
【解析】
略
4.D
【解析】
略
5. 蝴蝶 蚂蚱 拔草 瞎闹
【解析】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蝴、蝶、蚂、蚱、拔”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6. 熬胶 煎熬 双臂 胳臂 脏话 心脏
【解析】
略
7. 一个小毛球。 蝴蝶在菜园里快乐地飞舞。 蜻蜓飞得那么快,会追不上。 因为 所以 因为天气太冷,所以我们户外的活动取消了。
【解析】
略
8. 示例:茄子 长多大 长多大 扁豆 爬到哪儿 爬到哪儿 谷子 长到哪儿 长到哪儿
【解析】
略
9.招 闹
10. 异想天开 缘故
11.笑玫瑰
12.祖父安然得不晓得,“我”一看就想笑;“我”怕祖父训斥“我”
13.表达了作者对园中生活的留恋
【解析】
略
14. L lǐ ③
15.少年很倔强,很有志气,不会上老人的船。
16. 神态 动作 心理
17.开始因为少年没有钱不让上船,后来老人怕少年在河水里冻坏了又哀求他上船。
18.因为少年性格倔强,少年没有钱坐船,而摆渡老人误会、拒绝他上船的言行伤害了少年的自尊心,倔强的少年因此决定自己游过河。
19.因为老人如果让他上船,他就不会赌气游泳过河,这样他可能不会成为游泳健将,是老人给了他一次锻炼的机会。
【解析】
14.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一字多义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少年不理他”中“理”的意思是:对别人的言行做出反应。
15.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画横线的句子突出了少年的倔强,很有志气。
16.此题考查描写手法的掌握。文中波浪线句子对少年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及“我”的心理描写。
17.此题考查短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没钱坐什么船,笑话!竹篙一点,小船离岸而去。”可知老人是因为少年没有钱不让坐船;从“上船吧——别冻坏了。”老人怕冻坏又再哀求孩子上船。
18.此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因为少年性格倔强,少年没有钱坐船,而摆渡老人误会、拒绝他上船的言行伤害了少年的自尊心,倔强的少年因此决定自己游过河。
19.此题考查对主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因为老人如果让他上船,他就不会赌气游泳过河,这样他可能不会成为游泳健将,是老人给了他一次锻炼的机会。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