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金孔雀轻轻跳》 ︳人音版 (五线谱)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音乐教案-5 《金孔雀轻轻跳》 ︳人音版 (五线谱)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3-15 23:2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孔雀轻轻跳》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下册《金孔雀轻轻跳》
教材分析
窗体顶端
本课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课《快乐的舞蹈》。这是一首具有西南少数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2/4拍,一段体,五声f宫调式。曲调清新、优美,旋律多以三、五度音程进行,配以xx xx | x — |为主的节奏,旋律自然、流畅,似傣家小孔雀那轻巧的舞步,姿态翩翩……整首歌曲如同描绘了一幅秀丽的图画,给人留下美好的遐想与回味。
三、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并用自然、和谐、优美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初步了解傣族音乐的风格,掌握二拍子的节奏规律。
3.通过歌表演,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难点:通过歌表演感受孔雀优美的形象特点。
五、教学方法
聆听法 感知法 模唱法 表现法 创设情境法
六、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1.课前律动:
学生随音乐走进教室,并练唱音阶。
2.师生问好歌
4/4 1=C-D
1 1 1 3 5 - |6 6 5 4 5 - |
同学 们你 好, 老师 您 好,
2 4 3 2 5 - |2 4 3 2 1 -‖
大家 来唱 歌, 越唱 越 好。
3.发声练习
2/4 1=F
6 3 3 | 1 2 2 | 3 1 6 1 | 1 - ‖
1. 小 花猫, 咪咪 叫,咪咪 咪咪 叫。
2. 小 朋 友 们,哈哈 哈哈 笑。
(二)新课导入(看孔雀)
1.教师表演孔雀舞,设问引出课题。
2.了解孔雀外形及生活环境,引导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
(三)新课教学
1.初次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情绪。(听孔雀)
设问: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心情或感受?
2.复听歌曲,引导学生随歌曲节奏进行律动,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并交流分享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说孔雀)
3.节奏练习:“ XX XX | X - ” ,感知长音与短音的区别。
● ○ ● ○
4.学唱歌曲:(唱孔雀)
(1)引导学生听琴音,用“lu”音模唱单句旋律。
(2)引导学生跟音乐伴奏整体模唱旋律。
(3)教师弹琴范唱,学生学唱第一乐段。
(4)利用旋律线唱准重点乐句。
(5)学生自主填词演唱第二乐段。傣族语:小卜少(小姑娘)、小卜冒(小伙子)。
(6)完整演唱歌曲,并指导学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音乐表现(跳孔雀)
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争当小孔雀翩翩起舞。
2.学生优美、柔和的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谈话交流,激发学生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的情感。
(六)下课再见歌
4/4 1=C
6 6 4 6 5 3· | 5 4 3 2 3 -|
下课 铃声 响了, 我们 说再 见,
1 1 3 3 5 5 1 1| 1 5 3 2 1 -‖
再见 再见 老师 再见,同学们再 见。
(学生有序走出音乐教室。)
七、板书设计
XX XX | X -
● ○ ● ○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选用二年级下册教材第五单元中的《金孔雀轻轻的跳》,这是一首二拍子的节奏规律浓浓傣族舞蹈风格的歌曲,课堂中不仅教会学生用优美准确的声音演唱歌曲,还启发学生用身体动作感受傣族舞蹈的风格。通过看孔雀、听孔雀、说孔雀、唱孔雀、跳孔雀各项音乐活动进行师生互动,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孔雀之美贯穿整节课,和学生展开一系列的互动,从而使学生真正地全身心地参与学习活动中去。
(一)课堂亮点
1.通过新颖的舞蹈表演进行新课导入,直切主题,不仅可以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对孔雀舞的表演欲望,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欣赏来感受舞蹈带给我们的美感和乐趣。
2.课堂中运用手划旋律线的方式带领学生直观的感知音高,帮助学生很快掌握歌曲旋律走向,唱准歌曲。
3.拓展环节带领学生边唱歌曲边进行舞蹈表演,学习简单的孔雀舞步伐和基本手位,学生充满学习激情,课堂氛围热烈。
4.在反复听唱、学唱歌曲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学习兴奋点的降低,让学生模仿孔雀走路、孔雀开屏等动作,边做边唱,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气氛浓厚。
(二)不足之处
1.学唱歌曲和技能扩充两个环节的时间分配不够均匀,歌曲学唱环节所占时间比列较少,舞蹈表演环节时间过多,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突出重难点。
2.发声练习不够深入,今后会加强学生的发声方法和技能训练,更好地表现歌曲柔美的歌唱特点。
小学音乐课的情景教学,是培养少年儿童审美情趣,增强少年儿童审美意识,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对孔雀及傣族都更加熟悉,从而明白了爱护动物保护自然的道理。实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