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王进行曲》
教学理念
《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围绕音乐作品的旋律、意境、配器、结构等音乐要素进行,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美、感悟美、表现美。水到渠成地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渗透在审美体验之中,让音乐课堂变得更加本位、扎实、高效。
教材分析
强调音乐实践是音乐教育基本理念之一,《狮王进行曲》是一首极富趣味性的乐曲。教学中,体验、模仿、想象、探究等学习方法的运用,化繁为简,变枯燥为生动,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乐曲,并在理解乐曲的过程中获取欣赏音乐的方法,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提升音乐素养。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喜欢动物是孩子们的天性,这样一首节奏明快、动物形象鲜明的乐曲很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共鸣。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本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聆听、表演,感受音乐中描述的动物形象,用线条、图形、肢体创造音乐要素,并能准确把握主旋律。引导学生爱护人类的朋友—动物,提高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点
聆听感受狮王进行曲
教学难点
模唱狮王进行曲的主旋律,能基本唱准音高,能把握力度和速度的变化,感受力度和速度对音乐形象的表现。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故事导入 播放动画,演绎故事 看动画,初听乐曲,了解故事,感知音乐 动画配合教师的故事,让音乐形象鲜明,拉进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为之后的表现音乐做好铺垫
作者介绍 作者介绍作者圣桑 了解圣桑 让同学们知道作者
二、分析作品,感受体验 引子部分 1、播放乐曲的引子部分 设问:A乐曲的引子部分的力度和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听到了什么乐器?B请同学表现狮王驾到的样子。2、在黑板上提供适合的图谱供同学们选择。 聆听乐曲的引子部分 。思考乐曲的引子部分力度和速度是怎样变化的?听到了什么乐器?3、想象模仿狮王驾到的样子,并进行表演。4、根据老师提供的图谱进行选择。 通过聆听、思考、模仿、图形谱等来感受和体验森林的紧张感觉
A部分 播放主题旋律A部分跟着音乐做动作。分辨演奏乐器(弦乐、钢琴)教师出示谱例,引导学生进行视唱,并且初步接触顿音记号。老师创编:我是一只勇敢狮王,没人能够比我强!请同学创编! 聆听主题旋律A部分 。跟随音乐作出动作。分辨演奏乐器初步跟钢琴视唱主旋律。初步结识顿音记号,感受并能用沉重有力地顿音哼唱乐曲主旋律。在老师创编的基础上进行歌词创编。 聆听模唱主旋律,同学们可以加深主旋律印象,初识顿音记号,用歌声表示狮吼声!
B部分 教师播放主题旋律B部分1、模仿狮吼声2、找出狮吼声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3、刚才这声狮吼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双钢)感受并能模仿出狮吼声的强弱变化。(由弱变强再由强变弱) 聆听主题旋律B部分。2、找出狮吼声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3、分辨狮吼声的演奏乐器。4、模仿出狮吼声的强弱变化 通过感受和掌握音乐的情绪、节奏、速度、力度,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
C部分 播放C部分旋律,感受C部分音乐和A部分音乐的不同 聆听音乐,感知音乐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动作,感受音乐形象 通过狮王脚步声的变化感受音乐的变化,通过动作感受音乐形象
三、拓展活动 完整聆听乐曲 教师分配乐器、歌声、动作沙锤--树叶声脚步--歌声吼叫--动作 完整聆听乐曲,感受音乐形象根据乐曲作出相应的动作 在分部分进行聆听之后,进行完整的聆听
四、观看现场演奏视频 完整观看现场演奏视频 播放现场演奏视频 观看现场演奏视频,对乐曲有整体感受 学生通过观看现场演奏视频了解狮王进行曲,对演奏乐曲的乐器进行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