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闰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扭、胯、厨”等7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祭祀、仿佛、愿心、无端、伶俐、希奇”等词语的意思。
2.联系上下文,结合闰土的外貌、言行感知闰土这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理解“我”对闰土的特殊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的文学成就。
教学重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为感知少年闰土形象,以及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本课教学的难定为:通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我” 对闰土的特殊情感。
学情分析
《少年闰土》选自鲁迅小说《故乡》。通过“我”的回忆描绘了一个知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反映了“我”和闰土儿时真挚的友谊。
教学过程
【导入】一、从图入手,落实初读,理解字词
读,是最简单、最成熟,也是最有效的言语活动,课堂上只有扎扎实实地把课文读通,读顺,才能预约下一步的精彩。
开课伊始,我出示课文插图,结合文中第一段描述:“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凭借生动形象的画面,声情并茂的描述,努力营造一种浓浓的情感氛围,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位与他们相距甚远的同龄人。此时让学生带着一种新奇感初读课文,努力把文章读正确,读通顺。
在交流词语时,我发现本课很多词语比较生僻,我将“獾猪”、“猹”、“鹁鸪”等表示动物名称的词语归为一类,将“祭祀”、“秕谷”等其他生词以及学生朗读过程中出现的难读词语归为一类。将词语进行归类出示,一方面便于学生掌握,另一方面也易于学生积累,提高词语教学的效率。
【讲授】二、以图为脉,细细品读,感悟形象
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才能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脑海中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在一过程中,我较好地利用了文中的两幅插图,以图为脉络,将全文内容重新组合,引领学生细细品读,感悟闰土的性格特征。
1.聚焦插图,学以致用悟方法
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闰土”名字的由来以及这个人物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我”和闰土的交谈图),让学生认一认,谁是闰土?把文中描写闰土外貌的语句找出来,细细品读,学习作者寥寥几笔,抓住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
紫色的圆脸——生活在海边,常吹海风,皮肤呈紫色——健康
头戴一顶小毡帽——绍兴乡下人的常见打扮——忙月的儿子
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亲人的重视、疼爱
在学生细细品读此句之后,不妨让学生当堂演练一番:“如果,也让你来用上一段话向我们介绍一下闰土身边的‘我’,你会怎样写?”引导学生抓住少爷“我”的特征:
白皙的圆脸——生活在城里,很少晒太阳
头戴一顶毛线帽——少爷的打扮
身穿一件蓝色的长袍——读书人
看似非常简单的一个环节,引导学生由阅读走向摹仿,渗透了读——悟——练的教学理念,将小练笔与阅读教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延伸插图,提纲契领品文本
在仿创外貌描写之后,我仍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从图中“我”的眼神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不难发现“我”的“羡慕”之情,直接指向课文第16段的学习。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自由读这段话,理解“希奇”的意思。(非常少见)
(2)闰土给我讲述了哪几件“希奇事”?默读课文6——16段,试着找出描述几件事的具体界限,用小标题概括这几件事。
(3)重点段落重点讲,图文对照明形象
瓜地刺猹是文中的“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我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同桌、男女以及师生对读刺猹的对话部分。在品读中引导学生想象相应的画面,预设学生可能会想象猹的伶俐、闰土的动作。之后,再次出现“瓜里刺猹”图,引导学生读好第一段话,从而使闰土这一人物形象在读文、想象的过程中鲜明地树立起来。
接着,我用引读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其他的三件事。这样的设计,体现了由扶到放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于是,课堂上学生圈词划句写批注,形成了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静静思索的场,一个细细品味的场,之后又出现了议论纷纷交流观点的场。
(4)巧借生活体验,突破理解难点。
这篇文章中有着特殊含义的句子就是第16段,理解了“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条短语的含义,重点句子的意思就会迎刃而解。
此时,我创设情境,让学生巧借生活体验,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
见多识广的闰土给我的生活中吹来了一股清新的海风,他同我往常的伙伴一样吗?
他怎能不让我这样感慨:
指名读。啊!闰土的心里……这段话。
你听出“我”对闰土的——羡慕,佩服,向往……
是啊,闰土在雪地捕鸟的时候,我可能在——
闰土在瓜里刺猹的时候,我可能在——
闰土在看跳鱼儿的时候,我可能在——
闰土在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的时候,我只生活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过着富足而单调的生活,就像一只井底之蛙。
我怎能不这样感慨:齐读:啊!……四角的天空。
以上四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感悟闰土的形象,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脑海中的具体可感的画面。
【活动】三、以图作结,情动辞发,深化形象
在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脑海中的具体可感的人物形象之后,我再次将课件切回到第一幅插图,让学生有感情地背诵“瓜地刺猹”的段落。
在背诵之前,我先请学生读读将要背诵的有关语段,交流背诵的方法。我想,结合以往的背诵经验,学生不难找出抓关键词语背诵、列提纲背诵、想象画面背诵等方法,我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法进行背诵。我想,学生一旦掌握背诵的方法,养成背诵的习惯,天长日久,积累的语言就会越来越丰厚,运用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积累所得的语言仅仅是暂时贮藏在学生的脑海中的,只有经过不断实践的语言,才能被学生真正的理解吸收,从而实现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的言语材料。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练笔。我请学生想象30年后,“我”和闰土相遇的画面,以“30年后,我又见到了闰土。”为开头,写一段话,我想学生很可能从相遇时的快乐、30年后闰土的模样、回忆儿时的友谊等几方面来写。
在学生交流之后,我出示《故乡》中描写闰土模样的句子,让学生在想象的美好与事实的残酷中形成强烈的心理落差,自然也产生了阅读期待心理。于是,顺势推荐《故乡》一文,请学生课外阅读。
《少年闰土》一课的设计,课文插图像一条纽带,将教学环节有机地联结在一起,在看图、读图、品图的过程中初读、品读、背诵文本,努力引导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人文形象,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言语材料,课堂容量较大,气氛活跃,基本上达了预期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