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分子
第一节 糖类
【课程标准要求】
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2.了解淀粉和纤维素及其与葡萄糖的关系。
3.了解葡萄糖的结构特点、主要性质与应用。
4.知道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1.组成
糖类化合物一般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很多糖类组成可用通式Cm(H2O)n表示,故最早将其称为“碳水化合物”。
2.定义
糖类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3.分类(依据是否水解及水解产物的多少)
单糖 寡糖或低聚糖 多糖
定义 不能水解的糖 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 mol 单糖的糖 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10 mol以上单糖的糖
代表物 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常见二糖有蔗糖、麦芽糖、乳糖 淀粉、纤维素、糖原
【微自测】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糖类物质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所以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 )
(2)糖类的分子组成都可以用Cn(H2O)m来表示,组成符合Cn(H2O)m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糖类( )
(3)CH2OHCHOHCHO、CH2OH(CHOH)3CHO、CH2OH(CHOH)2CH2OH 均属于单糖( )
(4)所有的糖都有甜味,有甜味的不一定是糖( )
答案 (1)× (2)× (3)× (4)×
二、单糖
1.葡萄糖与果糖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甜味 溶解性
葡萄糖 无色晶体 有 易溶于水,熔点146 ℃
果糖 无色晶体 有 易溶于水,吸湿性强
2.几种单糖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分子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葡萄糖 C6H12O6 CH2OH(CHOH)4CHO —OH、—CHO
果糖 C6H12O6 CH2OH(CHOH)3COCH2OH 、 —OH
核糖 C5H10O5 CH2OH(CHOH)3CHO —OH、—CHO
脱氧核糖 C5H10O4 CH2OH(CHOH)2CH2CHO —OH、—CHO
3.葡萄糖与果糖的化学性质
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C6H12O62C2H5OH+2CO2↑。
4.用途: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医药工业等。
【微自测】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不可能由纤维素制取
B.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C.葡萄糖是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来源
D.葡萄糖能与银氨溶液发生反应
答案 A
解析 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水解可制取葡萄糖,A项错误;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可分解为乙醇和CO2,B项正确;葡萄糖在人体内发生缓慢氧化,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C项正确;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D项正确。
三、二糖
1.蔗糖和麦芽糖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C12H22O11 C12H22O11
物理性质 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结构特点 无醛基 有醛基
化学性质 非还原性糖,水解生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还原性糖,水解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来源 甘蔗、甜菜 发芽的谷粒和麦芽
用途 甜味食品 甜味食品
2.水解化学方程式
【微自测】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蔗糖的水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
B.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C.麦芽糖是还原性糖
D.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B
解析 蔗糖在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发生银镜反应,也不能还原新制的氢氧化铜,B错误;麦芽糖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C正确;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均为C12H22O11,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所以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四、多糖
1.淀粉
2.纤维素
(1)组成:通式为(C6H10O5)n,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性质
①溶解性:一般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
②水解反应:
。
③酯化反应:纤维素中的葡萄糖单元中含有醇羟基,可与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
(3)用途:纤维素可用于纺织工业、造纸业等,还可以用来制备硝酸纤维、醋酸纤维等化工原料。
【微自测】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淀粉分子为(C6H10O5)n,是还原性糖( )
(2)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糖类,所以食用淀粉和纤维素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 )
(3)所有糖类均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
(4)淀粉、纤维素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且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
答案 (1)× (2)× (3)× (4)×
一、葡萄糖的结构与主要性质
【活动探究】
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有甜味但甜味不如蔗糖。葡萄糖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中间产物,即生物的主要供能物质。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在糖果制造业和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1.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配制约2 mL银氨溶液,加入1 mL 10%葡萄糖溶液,振荡,然后在水浴中加热。现象是什么?说明了葡萄糖的什么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示 试管壁上形成银镜,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属于还原糖。
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10%NaOH溶液,加入5滴5% CuSO4溶液,再加入2 mL 10%葡萄糖溶液,加热。现象是什么?说明了葡萄糖的什么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
提示 溶液有砖红色沉淀产生,葡萄糖具有还原性,属于还原糖。
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
3.从组成和结构上看,葡萄糖和果糖是什么关系?
提示 互为同分异构体。
4.1 mol 葡萄糖与乙酸反应完全酯化,消耗乙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提示 5 mol。
【核心归纳】
1.葡萄糖的性质
反应类型 试剂或条件 官能团
加成反应 H2/Ni 醛基
氧化反应 银氨溶液
新制Cu(OH)2悬浊液
使溴水、KMnO4褪色
生理氧化 —
酯化反应 与乙酸等 羟基
2.工业制备葡萄糖和酒精
(1)工业制葡萄糖
(2)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
C6H12O62C2H5OH+2CO2↑。
(3)对应转化关系
【实践应用】
1.下列反应中能用于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是( )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
B.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混合后共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与醋酸和浓H2SO4共热,观察是否有水果香味物质生成
D.加入酸性KMnO4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
答案 B
解析 检验葡萄糖可利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将其与新制的Cu(OH)2混合后共热,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断,也可借助银镜反应来检验葡萄糖。
2.以下反应:①葡萄糖与银氨溶液反应;②淀粉在稀硫酸作用下在水中加热;③葡萄糖与钠反应;④葡萄糖在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反应,不包括的反应类型是( )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酯化反应 D.水解反应
答案 B
解析 ①为氧化反应,②为水解反应,③为置换反应,④为酯化或取代反应,所以没有发生加成反应。
3.乙醇、乙酸和葡萄糖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
A.金属钠 B.石蕊试液
C.新制氢氧化铜 D.NaHCO3溶液
答案 C
解析 Na与乙醇、乙酸、葡萄糖均能反应放出氢气,Na不能将它们区别;只有乙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石蕊试液不能区别乙醇和葡萄糖;NaHCO3只与乙酸反应放出CO2气体,不能区别乙醇和葡萄糖;新制Cu(OH)2与乙醇不反应,而与葡萄糖溶液加热到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新制Cu(OH)2溶于乙酸,溶液显蓝色,故C项能区别三种液体。
二、糖的主要性质及其实验
【活动探究】
实验Ⅰ:
实验Ⅱ:
实验Ⅲ:
1.实验Ⅰ试管内有何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实验Ⅰ试管内无明显现象,结论为蔗糖分子中无醛基,是非还原性糖。
2.实验Ⅱ试管内有何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实验Ⅱ试管内产生砖红色沉淀,结论为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3.实验Ⅲ试管有何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 加入银氨溶液的试管中产生银镜;加入新制的Cu(OH)2的试管中出现砖红色沉淀。蔗糖的水解产物分子中含有醛基,具有还原性。
4.从结构和组成上看,蔗糖和麦芽糖是什么关系?若将上述实验中的蔗糖全部换为麦芽糖,实验现象有何变化?
提示 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若将上述实验中的蔗糖全部换为麦芽糖,则加入银氨溶液的试管中都产生银镜;加入新制的Cu(OH)2的试管中都出现砖红色沉淀。
【核心归纳】
1.蔗糖与麦芽糖
(1)比较
二糖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C12H22O11 C12H22O11
关系 同分异构体
属类 非还原糖 还原糖
水解产物 葡萄糖与果糖 葡萄糖
(2)糖类水解产物检验的注意事项
①蔗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均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检验其水解产物时应先加入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或新制氢氧化铜。
②银氨溶液应现配制且要保证溶液呈碱性。一般操作是将氨水逐滴滴入到硝酸银溶液中,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氢氧化铜应现制备,一般操作是将少量硫酸铜稀溶液逐滴滴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③银镜反应需水浴加热,目的是受热均匀;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需加热至沸腾。
2.淀粉与纤维素
(1)比较
多糖 淀粉 纤维素
分子通式 (C6H10O5)n (C6H10O5)n
关系 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
属类 天然有机高分子,非还原糖
水解产物 葡萄糖 葡萄糖
(2)淀粉特性:淀粉遇I2变蓝色。
3.淀粉水解程度的判断
(1)实验原理
判断淀粉水解的程度时,要注意检验产物中是否生成葡萄糖,同时还要确认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用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和碘水来检验淀粉是否发生了水解及水解是否完全。
(2)实验步骤
(3)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A 现象B 结论
1 未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尚未水解
2 出现银镜 溶液变蓝色 淀粉部分水解
3 出现银镜 溶液不变蓝色 淀粉完全水解
【实践应用】
4.下列关于二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
C.蔗糖与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完全相同
D.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 C
解析 蔗糖与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麦芽糖是还原性二糖,而蔗糖无还原性;蔗糖的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而麦芽糖的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
5.若某单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且该单糖是一种三糖水解的唯一产物,那么这种三糖的分子式是( )
A.C18H36O18 B.C18H34O17
C.C18H32O16 D.C18H30O15
答案 C
解析 低聚糖、多糖可以看作多个单糖脱水的产物,这些糖类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可以水解为单糖。三糖可以看作三分子的单糖脱去两分子水的产物,所以这种三糖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6×3=18,氢原子数为12×3-4=32,氧原子数为6×3-2=16,故这种三糖的分子式为C18H32O16。
6.检验淀粉水解产物的实验中,要进行的主要操作有:①加热;②滴入稀硫酸;③加入新制的Cu(OH)2;④加入NaOH溶液中和。以上各步操作的先后顺序的正确排列是( )
A.①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④③①②①
答案 B
解析 加热既是淀粉在酸催化作用下水解反应的条件,也是其水解产物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发生反应的条件。滴入稀硫酸用来催化淀粉水解,加入NaOH溶液是为了中和用作催化剂的硫酸。
核心体系建构
1.对于糖类化合物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B.是碳和水的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
C.有甜味的物质
D.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答案 D
解析 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A选项错误;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可以写成Cm(H2O)n的形式,B选项错误;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C选项错误。
2.关于葡萄糖和果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葡萄糖和果糖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C.二者都易溶于水,且果糖比葡萄糖甜
D.葡萄糖与乙酸作用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答案 B
解析 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而果糖虽然不是醛糖,但它能发生银镜反应;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与足量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葡萄糖五乙酸酯。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蔗糖不是淀粉水解的产物
B.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蔗糖是多羟基的醛类化合物
D.蔗糖与麦芽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C
解析 淀粉水解先得到麦芽糖,然后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A正确;蔗糖水解的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其中葡萄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B正确;蔗糖是一种多羟基酮,而不是多羟基醛,C不正确;蔗糖和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但结构不同,所以互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4.关于淀粉与纤维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B.两者实验式相同,通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两者都属于糖类,且都没有甜味,与新制Cu(OH)2共热都不能出现砖红色沉淀
D.两者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遇碘单质显蓝色,但纤维素却不能
答案 B
解析 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A项正确;淀粉和纤维素尽管通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n值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B项错误;C、D两项正确。
5.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葡萄糖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B.可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验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食品加工、医疗、合成维生素C等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患者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木糖醇与葡萄糖 (填“互为”或“不互为”)同分异构体;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糖尿病患者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被转化成有机物A。已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溶液,发现溶液变红。则A的结构简式为 。
答案 (1)BCD
(2)不互为 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或“能与金属钠反应”“能在氧气中燃烧”“能发生催化氧化”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3)CH3COOH
解析 (1)葡萄糖是纯净物,葡萄糖分子中不含H2O,A错误。(2)木糖醇的分子式为C5H12O5,与葡萄糖的分子式不同,两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木糖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能与金属钠反应,能燃烧,能在铜或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等。(3)根据信息可知A显酸性,是乙酸。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糖类物质的组成都符合Cm(H2O)n
B.单糖就是分子组成简单的糖
C.含有醛基的糖就是还原性糖
D.淀粉、纤维素都是多糖,其分子式相同
答案 C
解析 A项不正确,因为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为C5H10O4,不符合Cm(H2O)n;B项不正确,糖类按照能否水解以及水解生成单糖的数目分为单糖、寡糖或低聚糖和多糖;C项正确,还原性糖和非还原性糖的区别就在于分子结构中是否含有醛基;D项不正确,淀粉、纤维素都是多糖,都可用通式(C6H10O5)n表示,但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
2.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蔗糖本身有还原性
B.蔗糖被还原
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
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有部分水解
答案 D
解析 蔗糖是非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蔗糖在生产和贮存中有部分水解,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
3.下列关于单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单糖不能水解
B.葡萄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C.单糖都是六碳糖
D.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核糖与脱氧核糖也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A
解析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类,A项正确;葡萄糖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B项错误;核糖、脱氧核糖是五碳糖,也是单糖,C项错误;核糖与脱氧核糖的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
4.有关麦芽糖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麦芽糖易溶于水,有甜味
B.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
C.1 mol麦芽糖水解得到1 mol葡萄糖和1 mol果糖
D.麦芽糖和蔗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C
解析 1 mol麦芽糖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麦芽糖分子中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是一种还原性糖;麦芽糖和蔗糖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淀粉遇碘水显蓝色
D.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答案 A
解析 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应在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作催化剂的稀硫酸,然后加入新制的Cu(OH)2,A项错误;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遇碘显蓝色是淀粉的特性,C项正确;麦芽糖及其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中均含有醛基,二者都属于还原糖,均能发生银镜反应,D项正确。
6.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也能发生银镜反应,其水解产物中还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
①乙醛 ②葡萄糖 ③甲酸甲酯 ④蔗糖 ⑤麦芽糖 ⑥纤维素 ⑦淀粉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③⑤ D.④⑤
答案 C
解析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有③④⑤⑥⑦,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①②③⑤,水解产物中有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③④⑤⑥⑦,故C正确。
7.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有葡萄糖,而且病情越重,含糖量越高。所以,在医疗上把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加入病人的尿液中,加热后通过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来判断病情。请分析,以下哪些药品和新制的Cu(OH)2共热会有类似的现象( )
①淀粉 ②福尔马林 ③纤维素 ④蚁酸 ⑤甲酸乙酯 ⑥乙酸甲酯 ⑦甲酸钠 ⑧蔗糖 ⑨白酒 ⑩食醋 麦芽糖
A.全部 B.①③④⑤⑨
C.②④⑤⑦ D.②④⑤⑥⑦⑧
答案 C
解析 能和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醛基,上述药品中: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蚁酸()、甲酸乙酯()、甲酸钠()、麦芽糖中都含有醛基,故都能和新制的Cu(OH)2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淀粉、纤维素、乙酸甲酯、蔗糖、白酒、食醋因分子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8.下列物质中符合Cm(H2O)n的组成,但不属于糖类的是( )
①纤维素 ②甲酸甲酯 ③淀粉 ④甲醛 ⑤丙酸
⑥乳酸(α-羟基丙酸) ⑦乙二醇 ⑧乙酸
A.②③④⑥ B.②④⑥⑧
C.①③④⑦ D.②④⑤⑧
答案 B
解析 纤维素、淀粉属于糖类;甲酸甲酯、甲醛、乳酸和乙酸的分子式可分别变形为C2(H2O)2、CH2O、C3(H2O)3、C2(H2O)2,都符合通式Cm(H2O)n,但都不属于糖;丙酸分子式为C3H6O2,乙二醇分子式为C2H6O2,不符合通式Cm(H2O)n,故B项正确。
9.已知苏糖的结构简式为,以下有关苏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苏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B.苏糖与甲酸甲酯所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
C.苏糖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或取代反应
D.苏糖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 D
解析 有—CHO能发生银镜反应;苏糖与甲酸甲酯的最简式相同,所以含碳量相同;有—CHO能发生加成反应,有—OH能发生取代反应;苏糖与葡萄糖的分子式不相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10.有机物X能实现下列转化,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有机物X→CH2OH(CHOH)4CHO→有机物Y→CH3CHO
A.有机物X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
B.有机物Y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一定发生消去反应
C.有机物Y→乙醛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有机物X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有机物X可以是二糖或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后,再分解为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醛。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至不同温度,可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也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醚,故B错误。
11.下面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的一组实验:将下列四种液体分别取2 mL先后加到2 mL的新制Cu(OH)2悬浊液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表:
液体 葡萄糖溶液 乙醇 甘油(丙三醇) 水
实验现象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混合物蓝色变浅 氢氧化铜溶解,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混合物蓝色变浅
根据上述实验及现象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
B.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
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
D.葡萄糖分子碳链呈锯齿形
答案 B
解析 根据实验现象无法推断出葡萄糖分子中是否含醛基以及分子式和分子中碳链的排列形式;乙醇、水分子中含一个羟基,不能使氢氧化铜溶解,丙三醇分子中含三个羟基,可使氢氧化铜溶解且溶液呈绛蓝色,现象与葡萄糖溶液相同,据此可推得葡萄糖分子中含多个羟基。
12. L-链霉糖是链霉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L-链霉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发生酯化反应
C.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D.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 D
解析 由结构推测该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首先要找出结构中所含官能团,然后再分析作答。L-链霉糖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醛基,因而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反应(如银镜反应),但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
13.根据图所示转化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常利用上述反应中的 (填序号)。
(2)①②的反应类型为 (填字母)。
A.氧化反应 B.加成反应
C.水解反应 D.消去反应
(3)反应⑦可用于检验糖尿病患者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葡萄糖在人体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⑥ (2)C (3)CH2OH—(CHOH)4—CHO+2Cu(OH)2+NaOHCH2OH—(CHOH)4—COONa+Cu2O↓+3H2O (4)C6H12O6+6O2―→6CO2+6H2O
解析 (1)工业上制镜和热水瓶胆镀银都是利用了葡萄糖和银氨溶液反应还原出单质银的性质,所以应为反应⑥。(2)反应①②是淀粉在不同条件下的水解反应。(3)反应⑦为葡萄糖与新制Cu(OH)2的反应。
14.某学生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溶液变蓝。结论:淀粉没有水解。
方案乙:淀粉液水解液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没有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水解液中和液有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
方案丁:淀粉液
结论:淀粉部分水解。
根据上述操作现象,回答设计、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1)甲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设计不正确是因加入NaOH溶液呈碱性后,加入I2,I2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若没有I2存在,不能证明淀粉是否存在;结论不正确原因是若淀粉部分水解,溶液中也会有淀粉存在
(2)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因为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的银氨溶液被破坏,不能与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按方案乙的设计,无银镜现象,淀粉可能是完全水解,也可能是部分水解或未水解
(3)设计和结论都正确。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有银镜现象,说明淀粉已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4)设计和结论都正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淀粉变蓝又有银镜现象,说明既有淀粉又有葡萄糖,淀粉部分水解
解析 在具体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在检验葡萄糖存在时,加银氨溶液之前,要加碱中和溶液中的硫酸,否则银氨配离子要被破坏;二是检验淀粉存在时,不能是碱性溶液,因为碘能与NaOH反应,因此水解液可以直接加碘水检验,不必先中和。若淀粉水解完全时,则在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不会出现蓝色;若淀粉尚未水解时,则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不会出现银镜;若淀粉正在水解中,则既要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又要用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