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同类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
2. 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并能进行同类项的合并。
3. 通过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认知规律。
4. 通过观察、比较、交流、讨论等活动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
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
三、教材分析:
《合并同类项》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以及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探索的一节课。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知识的联系非常密切: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是建立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基础之上;同时,在合并同类项过程中,要不断运用有理数的运算,可以说合并同类项是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延伸与拓展。另一方面,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因此,这节课是一节承上启下的课。
四、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进入初中,学习的积极性比较浓厚,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他们理性思维的发展有待加强。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注重知识重难点的把握,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负责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法分析:
选择引导、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营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学生通过观察、探究、发现、归纳等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激活学习的思维。
六、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问题: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罐硬币,你能帮老师数数里面有多少钱吗?
学生思考交流,并尝试用尽可能多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方法较好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生活中,处处有分类的问题,我们常常把具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它使事物更加整齐美观,从而方便于我们研究。数学中也有分类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数学中的一个分类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诱发学生对新知识的需求和期望感,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中体会成功的快乐;也验证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同时,顺其自然的把生活中的分类思想引入到数学中来。
(二)师生合作,探究新知
问题1:观察下列单项式,把你认为同一类的单项式归为一类,并说说归类的依据?
5 ,3a, -ab ,8 , a , 3a2 , -6a2b ,4ab , -a2 , -8 ,2a2b.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分析这些单项式有什么特征,怎么分类,然后请学生回答,并提出为什么这样分类,从而引出同类项的概念。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同类项的概念。
设计意图: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探索、归纳、总结出同类项的概念。
概念1: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师:(1)几个常数项是同类项吗?(2)同类项必须满足哪几个条件?
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
学生归纳:①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②同类项有两个相同:一是字母相同,二是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练习:判断下列各组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为什么?
x与y ⑵a2b与 ab2 ⑶-3pq与3qp ⑷ abc与ac ⑸a3与a2 (6)-3与2
学生独立做出判断,并做出交流.进一步得出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同类项的知识,进一步增强对同类项概念的理解,增强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问题2:(1)3朵花+2朵花 = ( )朵花,
12个苹果 - 3个苹果 =( )个苹果
3 a + 2 a = ( ) a
12 a2b - 3 a2b = ( ) a2b
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回答。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合并同类项,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2)图中的大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求大长方形的面积。
学生思考,尝试从两个角度回答。 n
8 5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思考,进一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得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问题3:观察3a+2a=5a,12 a2b-3 a2b=9a2b,8n+5n=13n
以上三个等式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合并成一项的?在合并过程中,它们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小组交流。
师:引导学生得出合并同类项的定义,合并同类项法则。
概念2.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概念3.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三)例题讲解,应用新知
例1. 合并同类项:
(1)-xy2+3xy2 (2)7a+3a2+2a-a2+3
学生黑板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巩固所学知识,使学生能自然地感受法则的应用,更加清楚明白地理解法则。
(四)练习巩固,强化新知
1. 抢答:
(1)5x2-3x2 ; (2) -8x+8x ;
(3)a-7a+3a ; (4) 3ab2-4ab2.
学生口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同类项的含义和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2. 求值: ,其中a=-1,b=2.
学生分析,并尝试完成。
教师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板演加强对合并同类项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且给予强调修正,增强应用意识。
3.已知 与 是同类项,求5m+3n的值。
学生自主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板演加强对同类项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学生的问题给予纠正,增强应用意识。
(五)课堂小结,反思所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倾听,并对学生发言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谈收获与感受,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六)作业布置:
1.课本76页 习题 2.2 第1 、2题
2.植树节,学校要植树n棵,九年级种了总数的一半,八年级种了剩下的一半,七年级种完了剩下的所有树苗。
(1)用关于n的代数式表示每个年级所种的树苗数;
(2)若七年级种的树苗数为30棵,问全校种树总数是多少棵?
七、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我认为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在思考、交流、相互质疑并且解决问题,教师只是进行适当地点拨,学生通过自学,小组合作交流,把不懂的问题在组内消化完成。题目的设计都是从实际的活动出发,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能发挥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使每个学生在探讨交流中有所收获。最后通过学生谈收获,教师做补充,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的教学新理念。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PPT课件,减少板书的时间,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整节课的教学贯穿了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培养了合作交流的意识锻炼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