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1.结合教材和史料理解宋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列举宋代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和商业贸易繁荣的史实。
2.掌握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以及在南宋完成南移的原因。
3.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学习目标
本课重点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宋朝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看动态《清明上河图》你又看到了宋代的什么景象呢?
说一说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1.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农业的发展
一
材料一 “……中原涂炭,衣冠人物,萃于东南”
——朱熹 《晦庵文集》
材料二 在江南、淮南的一些地区,由于北方早地农作物麦、豆的推广,逐渐形成了稻麦或稻豆连作制……这样,从战国以来延续了千余年的一年一熟的单作制,到宋代已经向一年两熟的复种制过渡,这实际上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也增强了农民防灾抗灾的能力。
——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材料三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兴修水利,推广灌溉的最盛时代……凡有可以利用的江河湖泊,凡有可以开凿沟通的陂塘渠道,必尽量加以修治,力求使全国河网化,以尽量扩大土地灌溉面积,提高农产品数量。
又今江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稻。
——整理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纪昀《钦定四库全书》
结合教材阅读史料,分析宋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促进生产工具的进步和耕作技术的提高;政府兴修水利、引进优良品种,重视生产;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农业的发展
一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通史》
2.粮食作物增产
苏湖熟,天下足。
苏常熟,天下足。
——宋代谚语
宋代南方以水稻为代表的高产粮食作物和种植带来怎样的影响
粮食产量大大提高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已
成为全国的重要产粮区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仔细观察宋代《耕获图》,图中那些人尝试想一下他们在干什么?
《耕获图》
耕田
插秧
收割
打场
入仓
灌溉
堆秸
课堂讨论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农业的发展
一
3.经济作物推广
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示意图
观察宋代棉花和茶树的种植示意图,说说宋代棉花在南方发展的情况?
南宋:江淮、川蜀一带
宋代南方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兴盛和商业贸易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北宋:广东和福建一带
棉花等经济作物在南方地区得到广泛推广
黄道婆纺纱壁画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手工业的兴盛
二
1.纺织业的进步
纺织业是宋代最富盛名的手工业行业,宋代纺织业发展情况如何呢
南宋棉毯
蜀地丝织品
宋代丝织业水平和产量都超过前代,南方丝织业的崛起;宋代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棉纺织品增多。
1021年(真宗天禧五年)收入丝织品1100万匹、丝绵2300万两,而唐代庸调收入最多的749年(天宝八载)丝织品才740万匹、丝绵1100万两,北宋显然有了很大增加……宋代丝织技术迅速提高,各地都出现了一些享有盛誉的名特产品,如“东绢”和“蜀锦”,号称天下第一。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手工业的兴盛
二
2.制瓷业的辉煌
为何说宋代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定窑娃娃枕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钧窑水仙花盆
官窑青瓷贯耳瓶
哥窑米黄釉葵花式洗
制瓷业大规模发展;江西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宋代是我国陶瓷业繁荣昌盛的朝代,瓷窑遍布全国……当时全国有瓷窑超过10000座。宋代有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宋代在制瓷工艺方面有许多革新和创造,如复烧工艺的发明、“火照”的应用、煤燃料的出现等,但最主要的贡献在于为陶瓷美学开辟了新境界。宋代不仅重视釉色之美,而且追求釉的质地之美。
——颜惠崇《宋代陶瓷业兴盛的原因》
五大名窑
开封
广州
泉州
明州
宋代经济分布图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手工业的兴盛
二
3.造船业的领先
开封宋代海船复原图
北宋开封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泉州宋代海船复原图
推动海外贸易繁盛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产品大量剩余成为可能,这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宋代商业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
1.国内市场扩展
《货郎图》局部
打破市坊界限,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夜市和草市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宋代国内市场发展中还有哪些变化呢?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
1.国内市场扩展
材料一 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南宋临安)“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行诸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宋·吴自牧《梦梁录》
商业活动种类繁多、活动频繁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开封城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
2.海外市场拓展
海外贸易兴盛繁荣
看视频结合教材说一说宋代海外贸易发展如何?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商业贸易的繁荣
三
3.交易媒介发展
当时在商品流通领域出现了怎样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货币流通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一 北宋货币以铜钱为主、铁钱为辅,金银作为货币的流通量不大。当时每年铸造的铜钱已是唐朝的一二十倍,大约有1.5万多吨,仍旧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商品流通的需求,出现了“钱荒”。
川界用铁钱,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街市买卖,至三五贯文,即难以携持。
——樊树志《国史概要》、李攸《宋朝事实》
材料二 “(北宋时)初蜀人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
——马端临《文献通考》
金属货币短缺且难以携带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经济重心的南移
四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简述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南北朝时期
江南开发
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
唐朝中后期
经济重心
开始南移
南宋时期
经济重心
南移完成
材料 秦汉时北方为全国经济重心所在,南方十分落后,自永嘉之乱,大批中原人口随晋室南渡,推动了南方的开发。不过降及唐朝前期,南方开发尚较为有限,北方尽管屡经战乱破坏,而旧基未隳,潜力犹存,恢复亦较迅速,故经济重心仍在北不在南。……唐末大动乱中,南北方经济均受到严重破坏。但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恢复较为顺利,而北方朝代更迭较频繁,战乱不休,故南北经济差异继续扩大。……至“靖康之难”,北方再遭战火蹂躏,大批人口南渡,则又一次促使南北经济差异扩大,完全奠定了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经济重心的南移
四
宋代经济分布情况图
看图说一说宋代南方和北方哪个地区农业、手工业相对发达?
南方相对发达
2.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经济重心的南移
四
时间 北方户数 南方户数 南方占总户数比例
988-989年 236 416 63.8%
1078-1080年 544 1120 67.3%
材料一
宋代南北人口分布统计表(单位:万户)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
说一说你从以下两则材料得出怎样的认识呢?
材料二 宣和元年(1119年)上供钱物共计一千五百零三(贯匹两),其中北方诸路只占六分之一,南方占六分之五,仅两浙一路就占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九,若加上江东、江西、淮南东、淮南西、福建这五路,共达一千一百四十六万多,占总额的百分之七十六。由此可以看出,至北宋末年,中央财政收入无论是漕粮还是钱物,都已依靠南方,东南财赋构成了宋朝财政收入的基础。
——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北宋时南方人口数量已超过北方;北宋末年,南方经济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人口分布、财政收入来源等指标是经济格局划分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两则资料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到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1.一位学者说:“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人们如此心仪宋朝的原因有( )
①社会经济繁荣 ②国家统一、强大 ③文化生活丰富 ④都市生活繁华热闹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有学者认为: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一座顶峰”。下列史实是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 )
A. 城市经济繁荣,商品买卖昼夜不绝
B. 文人地位较高,文化教育事业发达
C. 国家统一稳定,各民族间和谐相处
D. 海外贸易兴盛,海上丝路远至非洲
C
C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3.宋朝“神舟"是宋代为使节出使外国而专门建造的大型豪华海洋客船,显示出宋朝卓越的造船技术。下列对当时中国造船业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领先于日本 B.落后于欧洲
C.居世界领先地位 D.比阿拉伯发达
4.某班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史实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是( )
①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②东京是当时最大城市,商业繁荣 ③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④南方的棉纺业、丝织业等手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B
C
粮食作物增产: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已
成为全国的重要产粮区
宋代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商业贸易的繁荣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北方战乱、南方安定、政府重视、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手工业的兴盛
经济作物推广:经济作物茶树、棉花在南方地区得到广泛推广
纺织业的进步:宋代丝织业水平和产量都超过前代
制瓷业的辉煌:南宋时,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造船业的领先:推动海外贸易繁盛
国内市场扩展:商业活动种类繁多、活动频繁,打破坊市界限
海外市场拓展: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交易媒介发展: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为南移奠定基础,唐中后期南移
课程导入
布置作业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知识讲解
此图为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图,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看图说一说这家店铺是如何宣传自己的商品呢?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