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汉族民歌《箫》感受歌曲流畅、起伏的情绪,体验歌曲所表的抒情、愉悦的情感,体验歌曲所蕴含的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能用连贯、有支持的气息和舒展流畅、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箫》。
3、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乐器、渗透传统民族音乐,培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能唱好歌曲中出现的一字多音处。
2、渗透传统民族音乐。教学准备课件、器乐图片养成教育训练点引导学生上课养成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哈哈笑》
3、节奏练习
X· X︱X X X X︱X—‖
二、新授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来看看它是谁?(出示“箫”介绍)
2、看视频后说一说笛子与箫有什么不同?(生自由回答)
3、介绍笛子与箫
笛、箫是同族同源、都是源于远古时期的古哨,新石器时代开始竹制,在汉代时期箫称之为“羌笛”,羌笛原为古代居住在四川、甘肃一带的羌族人民的乐器。唐代以前笛、箫不分,至唐代后笛箫概念基本分开、横吹为笛、竖吹为箫。中国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希望同学们都喜欢我们的民族乐器。
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和箫有关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5、这首歌曲是不是很有趣?下面我们来按照节奏读一读这首童谣吧!
6、歌曲欣赏完了,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中表达什么内容呢?
7、再次聆听歌曲,说一说歌曲中的哪个词可以代表箫所发出的声音。
8、认识附点和附点音符。
9、下面我们来认识两个附点音符,附点四分音符和八附点八分音符。
10、整体感知学唱歌曲。
11、完整的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不但学会了一首有趣的歌曲,还认识了乐器王国里的两个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箫、笛子,知道了两者乐器的不同之处。课后同学们可以上网查找了解更多的我国民族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