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认识人民币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3-16 09:1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数学 年级/册 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认识人名币
难点名称 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1.虽然人民币是生活中非常必要也常见的东西,但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用的经验较少(如买文具、买票等多是大人代劳了),即使用也是用小面额的人民币(20元以下)。2.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较为抽象,学生还未经历动手实操,很难进行换算。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人名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更多的接触了人民币,一年级的孩子年龄虽小,但是对于要用人民币才能买到东西这一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有的。大部分孩子都认识人民币,都有购买的经历。但对于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还不清楚。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换钱”活动 ,在换钱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每种人民币的认识,理解不同面值人民币之间的关系。 2.通过模拟付钱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人民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谁能说说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地方要用使用到钱?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的最后一幅(一位小朋友存钱)问:你们有零钱吗?是否会将它存起来?大家要合理安排自己的零用钱,不要乱花钱,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这些钱都是我们国家发行的,我们国发行的钱叫人民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有关人民币的知道(板书课题:认识人民币(一))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认一认 1.认识人民币 我们国家的人民币有这么多呢!有些是纸做的,叫纸币,有的是金属做的叫硬币。 2.特征辨认 这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 生:认识 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取出一张1元的纸币),这种人民币的面值是多少?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可能回答:上面写着数字“1”(回答不确切,结合其他特征说明) 可能是1角、1分啊。(启发补充,还要看单位) 对,有壹圆的字样。(每说出一个就把方法归纳出来) 认识人民币,咱们可以看字样、颜色、图案。 这一张呢?(取一张1角纸币) 生:1角。(你是怎么判断的,然后让个别学生说说他判断的依据) 对了,同学们说的很好,认识人民币可从图案、字样、颜色、数、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那么,关键是看什么呢?(单位) 3.认识其他的人民币 真是聪明的小朋友,我要考考大家,看谁认识得最多。 (二)分一分 1.分类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这么多的人们币放在一起,多不整齐,请同学们按规律分一分。 你是怎么分的? A、按单位分:元、角、分(板书) B、按材质分:纸币、硬币。 C、按数大小分。 (三)换一换 1.元、角、分之间关系 人民币就像是一家人,它们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还有一些有趣的关系。 (出示一张1元纸币)看,这是-—— 你能拿出和我一样价值的人民币吗? 生1:一个1元的硬币。 对一元有纸币,还有硬币。 生2:两张5角的纸币(硬币) 为什么两张5角和一元一样多呢? 生:因为两张5角合起来就是10角,10角就等于1元。 可见,一元就等于10角。你真是太聪明了! (板书:1元=10角) 同学们学得很好,老师手里拿着10个一分的硬币,不太好拿,你能为她想想办法吗?谁能想到好的办法。 生:可以换一个1角的硬币那样就方便多了。 你是怎么想的? 生:10分是1角,1角就是10分。 你太棒了? (板书:1角=10分)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摆出买下面物品所需要付的钱 袜子:2元5角 水彩笔:16元 钢笔:3元3角 鞋子:58元 要求:学生在课桌上摆出应付的钱(任选其一),再同桌互相检查摆出的钱数是否正确,完成后再集中交流。学生会有不同的摆法,教师让学生说明理由,只要摆放的钱数正确就给予表扬。 【设计意图:学生借助学具币,通过购物付钱的形式,提高对人民币面值辨认的熟练水平。】 拓展提高: 有一些1元和5元的人民币,老师需要10元,可以有几种拿法?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在汇报讨论结果时,教师把结果有序的呈现出来。 第一种:2张5元 第二种:1张5元,5张1元 第三种:10张1元 【设计意图:通过人民币的兑换活动,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在例举所有取法时,指导学生有序思考,渗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小结 让孩子了解人民币一些简单的互换,从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利用生活情境,让孩子感觉到人民币之间的一些互换是用来服务于生活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合作与交流,生生互动,轻松、愉快地掌握了人民币间的一些互换,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直观教具的演示,通过看、想、拿、换、说、用等手段,让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学生在愉悦的学习气氛中掌握了一些互换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迁移规律,设计购物练习使学生乐学、爱学。 通过这节课我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特点,着重突破重难点,在游戏活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在玩儿中有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