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检测
一、单选题
1.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一书中指出:“所谓西周的宗法制度,就是用‘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区别把奴隶主贵族联系起来。周王自称为‘天子’,他既是政治上的共主,又是天下的大宗。”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家国一体 B.政教合一 C.君主专制 D.等级森严
2.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一共建立了71个封国。西周中晚期的时候,周王室又陆续分封了许多诸侯,如申国、郑国都是由中晚期时的周宣王分封的。由此可知,分封制( )
A.有效地强化了中央集权 B.实现了西周的长期稳定
C.为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 D.在西周得到持续性贯彻
3.夏商的王位继承,基本上是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商代对神和祖宗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商王事事都要征得神的旨意,“受年”“观黍”“求晴雨”等活动都由商王主持。从中可知
A.商通过继承获得夏的王位 B.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C.已建立了完整的祭祀体系 D.国家大事皆通过占ト决定
4.鲁国是周公长子伯禽的封国,原是商代重要属国奄国所在。周公允许鲁国采用商的一些措施和政策,以便更好地保证政治权力的通达。鲁侯伯禽受封时不仅带去了周人氏族,还随迁了六个殷人氏族。周人允许殷人以宗法大家族的形式对本族人进行管理。这反映出西周分封
A.导致王权衰微 B.淡化了宗法血缘
C.利于族群融合 D.挑战了贵族政治
5.有学者认为,战国秦汉之际,华夏范围内东西之间存在巨大文化差异,秦统一后,将秦的制度强制推行到东方;西汉初年,汉廷与关东诸侯国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汉武帝时局面得以改变。这说明
A.大一统制度消除了地区文化隔阂 B.战国秦汉之际政治格局的连续性
C.郡国并行制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D.政治重心的转移有利于巩固统治
6.有人认为,秦朝为华夏与四夷的交流提供了两大基础:其一谓物质基础,包括建设首都,设立郡县和修治驰道。秦吞并诸侯便将诸侯宫室仿造于咸阳,成为国家象征,起到多民族国家统一精神之作用……其二谓制度基础,包括创立法制和设置机构。云梦秦简有属邦律专门调整归属秦朝的少数民族社会关系。这反映了秦朝
A.开始从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 B.实现了从世官制向流官制转变
C.制度的统一不利于民族的团结 D.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7.廷议(又称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据此可知,廷议制度
A.有助于决策的合理性 B.有效限制了专制皇权
C.体现了民主决策色彩. D.缓和了皇权相权矛盾
8.东汉初年,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由之前中朝尚书与外朝三公九卿一起形成的双轨行政管理演变为“众务悉归尚书,三公但受成而已”。这一变化表明当时
A.外朝在形式上隶属于中朝 B.皇权实现了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C.中朝已成为国家政务中枢 D.中朝构成了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9.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郎中令,负责皇帝禁卫;卫尉,负责皇宫守卫;太仆,负责皇帝车马;少府,负责皇室财政;廷尉,负责司法;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宗正,负责皇室事务。由此可见,九卿制度具有
A.家国同构的特征 B.守内虚外的特征
C.重文轻武的特征 D.地方分权的特征
10.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的结构特点表现在:三省的长官和下级官员之间的隶属关系严格,三省成为独立于皇帝之外的政权机关,三省对政务处理工作进行明确分工。由此可知,唐朝前期的政治体制
A.使决策和行政权分离 B.凸显了皇权专制特点
C.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 D.减少了皇帝决策失误
11.据学者统计,从《晋书》到《唐书》等官修正史,列传中大量记载了家族谱系,而《宋史》以后历代正史的列传部分,多为高级官僚的履历,少有家族的叙述。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史书编撰体例的改变 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重文轻武政策的推行 D.官员选拔方式的变化
12.宋代,在朝廷形成了以中书门下掌行政、枢密院掌军政、三司掌财政的中枢分权格局。这格局旨在
A.实现崇文抑武 B.缓和社会矛盾
C.解决积贫积弱 D.加强君主专制
13.《明会典》载:“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据此,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宰相均为小人控制 B.宰相专权导致政权丧失
C.为了加强专制统治 D.宰相职责不分专权乱政
14.明初内阁本为“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已”;仁、宣时,内阁始得“密封言事”之特权,以致出现“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片语”的情况;英宗时,各部奏章皆山内阁阅览草批后,再交皇帝“朱批”。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朝
A.内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主权力 B.中央权力制衡日趋完善
C.内阁已经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D.封建君主专制得到强化
15.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B.上传下达,跪受笔录,没有实权
C.拥有实权可以左右皇帝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16.在史学界,关于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其成立于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的学者均有其人,而且每种观点都有比较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托。这应该说明了( )
A.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经历了波折 B.历史研究史料丰富难有统一结论
C.军机处历经逐步演化才得成立 D.军机处设置过程具有机密性特点
二、材料分析题
17.中国古代的牵制与制衡机制。
材料一 中国封建统治者较早就尝试建立中枢决策的牵制机制。汉武帝时期,不定期运用宗亲、外戚参与中枢政要,外廷之丞相等重臣受内官压制,往往“大政定方始知”。唐初三省之长均为正一品宰相,唐太宗时以二品官“参知政事”牵制相权,唐高宗以后三品、四品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中枢政要。雍正帝设军机处,如同国家紧急事务办公室,来自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充任“军机上行走”,走马灯似地轮流值班,上传下达。照章办事。
——摘编自陆杰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在效忠和效率这对困扰所有国家官僚机构的矛盾中,中国传统国家一向着意点就是前者。一个庞大的全能式的行政体系,本身存在无限扩张权力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机制制衡,后果将难以设想,这将会导致皇权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即是这种制衡机制的表现之一,如秦朝设立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汉朝设立刺史进行巡视监察、宋朝设置“四监司”和通判对各州进行监控等。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枢决策牵制机制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古代建立牵制和制衡机制的共同目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对“效忠”和“效率”的影响。
18.材料一:据殷墟出土的大量甲骨文辞表明:商朝统治者几乎是每日必卜、每事必卜。许多重要的军国大事都要由神的意志来决定……
材料二:有学者指出,宗法制是在同宗、同祖的血缘亲情基础上区别尊卑长幼,以确定财产、地位的继承秩序以及不同身份的宗族成员各自的权力与义务的制度。
材料三: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成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四: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三概括中国古代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秦朝时期对地方管理采取了什么制度,该制度有怎样的特点及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1.A2.D3.D4.C5.B6.D7.A8.C9.A10.A11.D12.D13.C14.D15.D16.C
17.(1)趋势:人员构成由运用宗亲、外戚等内官到各部门、各品级的官员由无专设机构到成立常设机构官员品级较低,以卑督尊官员流动性不断增强官员的职能由参与中枢政要到照章办事。
(2)共同目的:维护和加强君主专制,巩固封建统治。
影响:中国古代监察系统通过对官员的监督,加强了官僚体系对王朝和皇帝的效忠,强化了专制皇权但是往往影响行政效率,助长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18.(1)特点: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划分政治权利;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
(2)制度:郡县制
特点: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势;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影响:是中央集权的重要环节;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