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
1、18 世纪后期,澳洲的财富和机遇令英国人刮目相看,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英国移民,导致了澳洲积极生产的出现和发展,这一切使得澳洲各地的社会面貌发生变化。以悉尼为例,1804 年时,这是一处“遍地都是树桩和枯树”的营地;而到 1810 年, “来到悉尼湾的人会认为自己置身于一个大城市”。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移民素质的不断提高 B.英国光荣革命的影响
C.工业资产阶级的逐渐壮大 D.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2、“18世纪,英国棉花产业生产力爆发,极大地降低了棉花价格,从而使穷人在历史上首次能够穿上漂亮迷人的棉制衣服。”此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穷人财富收入的大幅增长 B.英国海外贸易的急剧扩大
C.棉纺业中机器的广泛使用 D.英国棉花种植面积的扩大
3、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这种感受的产生反映了她( )
A. 对英国环境污染的感到担心 B. 对化学和医学知识茫然无知
C. 为本国的空气纯净深感自豪 D.工业文明到来而兴奋不已
4、欧洲讨论妇女在社会中的作用始于18世纪,到19世纪时,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就业权、对自己财产的支配权、道德独立,甚至穿更舒服的服装的要求都引起热烈的讨论。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民众观念的不断更新 B.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 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 D. 天主教会影响的减弱
5、“流水作业法的普遍采用推动了汽车时代的到来,从而引起了居住方面的革命……汽车的普及推动了一场社会革命,遏制了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从而使人口得以从饱和的城市向郊区扩散。”其中现代汽车工业兴起于( )
A.本茨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汽车 B.福特发明汽车生产流水作业法
C.美国人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 D.本茨开始生产四轮汽车
6、 从1871年到“一战”前,英国颁行过一系列社会政策,其中有:承认工会合法地位,取消对其活动的限制,禁止强迫工会贴偿企业主因罢工所受损失,承认劳资双方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建立由中央到地方的调解劳资纠纷的专门机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工党政府注重维护工人阶级利益 B. 经济发展推动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C. 英国已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D. 英国开始“福利国家”制度建设
7、在非洲殖民地存在非常奇特的现象,输出花生却进口花生食品、输出咖啡豆却进口咖啡饮料、输出棉花却进口纺织品、输出铁矿砂却进口铁器生产工具、输出铝矾土却进口铝制器皿。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人口丧失 B. 非洲地区物产资源十分丰富
C. 殖民者推行掠夺性经济政策 D. 殖民地缺乏相关的工业技术
8、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以金融资本为网络的世界体系与大工业文明紧密联系在一起,尽管它们的结合充满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对弱小民族的侵略和奴役,但在客观上,它进一步打破了世界各地封闭自守的状态。据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 )
A. 引发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分化重组 B. 开始打破各民族的封闭状态
C. 激化了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 D.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9、“15世纪末各种大发现造成新的世界市场。”“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鸿业和工业空前高涨。”“由于交通工具的惊人发展一一远洋轮船、铁路、电报、苏伊士运河一第一次真正地形成了世界市场。”以上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信息技术的进步 D.民主政治的完养
10、“马克思想要确定的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生产力产生了它的反命题,并不可避免地走向灭亡的过程,就像以前的奴隶制和封建制一样。他最早注意到经济周期是资本主义经济一个常见现象。”由此可知,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灭亡的原因是
A.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专政统治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
C.生产力发展催生周期性经济危机 D.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高度发展
11、圣西门(1760﹣1825年)认为,每一个社会有机体像人的机体一样,有童年、成年和衰老时期。他还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分成开化时期、奴隶社会时期、封建社会时期、新封建制度时期、未来理想的实业制度等五个发展阶段。这说明圣西门
A.思想包含着唯物主义因素 B.将进化论用于解释人类社会
C.揭示了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 D.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不合理性
12、1908年3月,在纪念巴黎公社起义37周年国际大会上,列宁作了关于公社意义的报告,指出公社的失误在于一是没有“剥夺剥夺者”,二是对敌人过于宽大。据此,列宁认为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是
A.无产阶级革命的各项条件并不具备 B.法国资本主义处于上升时期
C.巴黎公社未实行彻底的无产阶级专政 D.巴黎公社颁布的措施太激进
13、1831年11月21日,法国里昂的2000多名丝织工人,为了反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发动武装起义。1834年,里昂再次爆发工人起义,要求释放工人领袖并废除禁止工人结社集会的法令。里昂工人起义
A.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失败 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C.进一步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 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14、在1871年的法国巴黎,“人们带着对1792年巴黎公社的眷恋之情而建立了公社”。不仅公社的名称相同,一些建制和活动也相似,如国民自卫军和治安委员会,活动时演奏《马赛曲》,还恢复了当年的革命日历。这反映出1871年巴黎公社
A.延续了1792年的斗争目标 B.受到法国革命传统的影响
C.只是特殊条件下的城市起义 D.背离无产阶级革命的宗旨
15、2021年3月18目,法国共产党全国书记法比安 塞尔在巴黎公社社员墙前发表纪念演说:(公社)“证明了当劳动者成为决策者时,,一切皆能改变”。法比安的演说
A.推动了当代社会主义革命发展 B.肯定了无产阶级权的要性
C.提示了巴黎公社运动的局限性 D.凸显了资产阶级统治的腐朽性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飞梭的发明提高了织布的效率,也引发了棉纱的供不应求;1764年,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棉纱产量的增加又凸显织布技术的落后,1769年,出身于工匠家庭的詹姆斯·瓦特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改良了蒸汽机,开启了蒸汽时代。为了适应工业运输的发展,1814年,矿工出身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掀起了英国铺设铁路的热潮。
——摘编自程西筠 王璋辉《英国简史》
材料二:德国统一后,德意志中央集权政府成立,国家统一了货币并开始大力推动铁路建设,扶植私人企业,相继领布了“商业法”“营业自由法”等法律。此外,慕尼黑工业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相继建立,柏林机械工业的核心人物玻尔西希就毕业于此类学校;国立物理、化工、机械等研究所也相继建立。
——摘编自李富森《试论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之原因》
材料三:硅谷是全球公认的电子、医疗设备、互联网等尖端领域的领军者,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这里著名的学府,他们与投资者、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坐落在这些大学周边的创新企业数量更是惊人;此外,许多大学的教授都在各个公司担任工程师。
——摘编自王仲立《硅谷的秘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创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心的原因。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认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初期,英国工业城市中约有一半人没有工作,却没有任何失业保险;1842年,英国手纺工每周工资不到3先令,而要维持一家5口的生活,每周至少需要20先令。而资本家的财富却“令人陶醉地增长”,他们生活悠闲,过着奢华的生活。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二: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
--摘自《今天,我们如何纪念马克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
(2)为了改造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8年撰写了哪一篇重要文献?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这一文献对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论述。
1-5DCDBD 6-10BCDAC 11-15ACBBB
16.(1)特点:来自生产实践;受到市场的推动;发明较多,影响较大。
(2)原因:国家实现了统一;政府的大力支持;专门法律的颁布;高等工科教育和科技研究所的成立。
(3)认识:科技和企业的关系更加密切;科技人才和企业合作;跨学科、多领域合作。
17.(1)问题:工业革命以后工人越来越贫穷,富人越来越富有,贫富差距扩大。
(2)文献:《共产党宣言》;
论述:认为资产阶级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是阶级矛盾尖锐,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加深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是剥削工人的工具。号召世界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为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