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树和天空
特朗斯特罗姆
“树和天空”言简意赅,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对象;同时,“天空”为“树”提供了背景,意象鲜明,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间。
【题 解】
【作者介绍】
20世纪最后一位诗歌巨匠——特朗斯特罗姆
特朗斯特罗姆(1931-2015),瑞典诗人,1954年发表诗集《17首诗》,轰动诗坛,他一生共发表诗歌200余首,在20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以凝炼、简洁的形象,以全新视角带我们接触现实”。他善于从日常生活入手,把有机物和科学结合到诗中,把激烈的情感寄于平静的文字里,被誉为当代欧洲诗坛最杰出的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大师。
1931年,特朗斯特罗姆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三岁时,父母离婚,和母亲一起在斯德哥尔摩长大。斯德哥尔摩群岛上的环境是他诗歌的一个重要起点。他很早就对地理和科学,特别是昆虫学产生了兴趣。十几岁时,对艺术表现出兴趣,开始弹钢琴,并很快接触诗歌。在他的诗中,生活世界与大自然关系密切,无须附加理智的连接,生活世界本身就是自发地发生的、具有大自然特征的显现过程;自然本身就需要一个世界才能来照面,自然立足于存在的实体,共在于人们生存的世界,与人们神秘的想象力。
【写作背景】
《树和天空》出自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诗集《完成一半的天堂》发表于1962年。在1960年到1966年期间,特朗斯特罗姆的事业被分为鲜明的两部分:一面是心理医生,另一面则是年轻而富有名气的诗人。瑞典是一个中立国家,长期以来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发展平稳,人们过着悠闲的“福利生活”。他有足够的时间面对大自然——波罗的海的岛屿、落日、船帆,瑞典的车站、村庄、树林、雪橇,等等——沉思,因而他的诗歌有着某种东方式的顿悟色彩,而意象的新奇,来自他的写作理念和在艺术上不懈的努力。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节:描写、感受一棵在雨中走动的树。
第二节:描写、感受一棵夜晚静穆的树。
树
雨中
走动
①_________
雨停
②_________
静静地闪现
③_________
汲取生命
停下脚步
等待雪花
【整体把握】
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怎样的关系?
这首诗的前后两节有着层次与境界上的相承与递进。前者主动,后者主静。前者充溢着生命的搏击与律动,启示着自然间一种积极向上的活力。而当“雨歇了”,世界便进入一种行动后的安宁、强力后的静谧。那曾因为争取而匆匆走过的躯体,也终于有了夜空下神圣而静穆的“挺拔”闪现。
【整体把握】
【阅读探究】
分析诗歌意象
1.如何理解这首诗歌中“树”这一意象?
【参考答案】诗人选择“树”作为观照对象,在于树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包括树丰富的生态和文化内涵。作为生物,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的最隆重和充分的表示。它对生命应有的在地下的深度以及永无止境的向上的高度都作了最为坚实而高贵的诠释。于是,树连接了大地与天空,此岸与彼岸,现世与终极——是树,让我们看清了自身的位置和应有的走向。
【阅读探究】
分析诗歌意象
2.本诗中,所选取的意象“树”“天空”“我们”,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参考答案】①“树”是立足于大地同时又指向天空的最隆重和充分的表示,是生命的主体,是积极向上、蓬勃生长的生命的代表。
②“天空”是“树”(自然生物)和“我们”(人类)共同的家,代表着自然界。所有生物既在“天空”下积极地承受它的所有赐予和挑战,同时又对天空怀抱着最虔诚的爱、敬畏以及等待。
③“我们”在这里代表人类与自然等存在,“我们”既是自然的旁观者和见证者,也是自然的参与者和存在者,“我们”相互关爱与扶持着。
【阅读探究】
分析诗歌意象
3.诗的最后写树与“我们”都在等待“雪花在空中绽开”,那么,“雪花”在这里有什么寓意?
【参考答案】“雪花”在这里有着丰富的含义。作为冬天的象征,它预示着寒冷,然而它又恰恰突显生命的强大意志。另外,“雪花”也象征着一个洁白澄净的纯美境界,一种超越了世俗功利,摆脱了欲望和俗物的牵绊,万物融和无间、和谐共存的世界。
【阅读探究】
赏析艺术手法
4.本诗想象奇特,意境朦胧,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树在这里被作为生命主体,取得了超越于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树与人虽同处雨中,但是“走动”“有急事”“汲取雨中的生命”“停下脚步”和“等待”的却首先是树而不是人。“我们”在这里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见证人、陈述者——一个同路人。而“我”(如果可以这样推测诗人的话)则更是仅仅作为“我们”的一个代言人而已,仅仅是目睹了自然生命律动的一个记录员。树在这里有行动(“走”)、有计划(“有急事”)、有对生命自觉自为的争取与充盈,甚至还有着它的宗教般的静观和对于未来一种唯美的期待。
【阅读探究】
赏析艺术手法
5.本诗最显著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拟人。作者将一切都拟人化了。树怎么会走动?怎么会停下脚步?其实明明是人在走动,人在某一刻停下了脚步。这样写,就让整个林子披上了一层神秘的罩纱,一下子将夜雨中林子的寂静及一种看不见的生长(树木在雨中汲取生命),都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你认为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01
02
这首诗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和人一样,也有情感,也有生命,也会等待美好的未来,人们应该敬畏自然,合乎自然,和大自然和谐相处。
观点一
这首诗歌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很多人忙忙碌碌,急于低头赶路,却忽视抬头看天空。其实,人们在匆忙赶路的同时,也应该偶尔停下来,欣赏身边的美景,静待雪花绽放。
观点二
生命、永恒
【诗歌主旨】
【课堂小练】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一个深秋的雨天,诗人被行走的人打动了,同时还有一棵树,这些触发了诗人的思维。
B.诗歌第二节的主要意思是生命在不停地轮回,不停地追寻着梦想。
C.诗歌从雨一下跳到树,诗人以这样壮丽的句子骤然结束了全诗。
D.诗歌通过对树和雨的描写,构成了朦胧、优美的意境,探讨了自我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参考答案】选C,应为从树一下跳到雪花。
【课堂小练】
2.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采用了想象、夸张的写作手法,把一棵树当作一个雨中疾走的人一样来描写。
B.树虽然每天和我们在一起,但它们完全有另外的梦想,这棵树似乎要急于离开这灰色的场景。
C.在特朗斯特罗姆的视野里,一切都改变了,树匆匆走动,人们停立在树走开的位置上。而树又像鸟儿那样从雨中汲取生命。
D.这在雨水中匆匆行走的形象,突然给世界带来了一种新的秩序,事物之间联系的神秘性显示出来。在这里,诗人隐喻了现代人思维习惯的呆板和他们精神世界的困顿。
【参考答案】选A,诗人采用了视幻如真或视真如幻的写作手法,即十分奇特的想象,并没有夸张。
【拓展阅读】
被遗忘的船长【注】
【瑞典】特朗斯特罗姆 李笠译
我们有许多影子。我走在
九月夜晚的回家路上,Y
从躺了四十年的坟墓里走出
与我结伴
起初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
但他的思想
比时间走得快
并追上了我们
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于是看到战争的海洋他驾驶的最后的那条船在我们的脚底下生长 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有的将幸存下去有的被打上了记号(看不见的记号)
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但与他无关——救生衣穿在油布大衣下他没有回家 一阵内心的哭泣让他的血在加的夫的一家医院流尽他终于躺下变成地平线
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世界史在这里结束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的野地开花 一张世纪初的照片展示一道海岸六个穿盛装的男孩站在那里他们手捧帆船多么严肃的表情!
对他们中的一些人船变成了生死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
(有删改)
【注】本诗描写的是二战初期发生在欧洲北海靠近英国一侧的一场海战,准确地说,是德国空军对一支盟军运输船队发动的空袭。诗中称Y为船长而非舰长,表明他是一名盟军货船船长。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第一句“我们有许多影子”中的“我们”指孤独存在的集合,而“许多影子”则指每一个个体所对应的虚无世界。B.“他空如虚影,只是个名字”一句,诗人借此表明Y并不一定指向某个具体真实的人,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C.“失眠的昼夜竞相交替”“内心的哭泣”写的是遭遇空袭后,Y船长重伤垂死时的无意识状态。D.“他终于躺下/变成地平线”“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从这几句诗中可以看出Y船长的生命结束于1940年。
【参考答案】B,“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军人”错,在这首诗中,Y可以指向任意一个在二战期间牺牲的军人。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前后后爬动着大西洋的船队”运用拟物的手法,将船队当作爬行的动物来写,写出了船队行进的缓慢。
B.诗中说船长“躺下”“变成地平线”,这种写法与陶渊明的“托体同山阿”有异曲同工之妙。
C.“再见,时速十一迈的船队!再见1940!/世界史在这里结束/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的野地开花”,是插叙,交代了Y船长眼中最后的画面。
D.诗歌倒数第二节写了Y船长小时候的纯真理想,其与Y船长的牺牲形成对比,突出了战争、死亡的残酷。
【参考答案】C,“插叙”错。应为“倒叙”。本诗先写Y船长已死在加的夫一家医院里,再写船长遭遇空袭后眼中看到的最后一幅画面(轰炸机悬挂在空中/石南的野地开花),属于“倒叙”。
3.第二节中,诗人说“我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那么诗歌的叙述视角发生变化了吗?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没有发生变化。诗人通过“把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穿越时空,进入了Y船长的视界,看到了他死前的遭遇。但因为是将“他的眼睛放在我的眼睛里”,故主要叙事视角还是“我”,是诗人在替Y船长回忆叙述当年的情景。
4.你是如何理解“而描述死者/也仅仅是游戏/因将到的东西而变得沉重”这几句诗的?
【参考答案】描述、谈及他人之死,对于创作此诗的特朗斯特罗姆、对于读者(我们),固然轻巧如游戏,然而死亡是没人能够回避的“将到的东西”,它如此“沉重”,是每个个体必须面临的终结。